:::
PAR表演艺术

时间过的好快(……这似乎是个很俗,但在年初写东西时往往无法避免的开头),二○○七年,罗伯.威尔森应两厅院之邀,首度来台办大师讲演会,这是国家剧院舞台第一次破例当作「演讲厅」之用,也足以证明这位「当代前卫剧场大师」的分量。转眼间现在已经踏入了○九年,浑噩如我,汲汲营营的一下子就晃过了七百多天。而「大师」呢,他却又要带给我们震撼,即将带我们唤醒东方的欧兰朵。

犹记得○七年演讲前,罗伯.威尔森下午在下榻的饭店开完记者会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进国家戏剧院看场地。虽然,只是一场长度近三小时的讲演会,但他仍以一贯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如同是把这场讲演会当成一个舞台演出来做。包括台上的座椅要离舞台前缘几公分、投影片如何放、灯光如何打等等,威尔森都一丝不苟地要求。

如果你只见识过这个一辈子只穿黑色衣服的大师,在工作时严厉的尖锐眼神与不疾不徐的肢体动作,以及作品中演员缓慢低限如塑像的表演风格,永远冷凛纯净仿佛洁癖般的舞台构图,就以为他是个理性严肃、难以亲近的人,那你可就猜错了。私底下,威尔森可是个相当幽默感性的人,据去年夏天前往水磨坊参与驻村计划的莎妹剧团成员说,他热情好客,喜爱结交朋友,常常会有远道而来的艺术家老友到访;晨会时常分享令他感动的回忆往事,时而感伤、时而风趣;晚饭之后,威尔森更是喜欢留下来跟驻村的学员聊天,而学员结束长达五周的驻村要离开之际,通常会得到他一个异常温暖的拥抱,就像是他与魏海敏在排《欧兰朵》的时候,每天总是由一朵温柔的玫瑰开始。

我想,也就是外在的理性与内在的感性,不断地冲突、辩证,交织出威尔森那令人惊叹的剧场美学。一如在他戏中,几乎所有舞台视觉、灯光效果、表演元素都被精准地计算和设计,演员的每个姿态的角度、力道、质感、线条,都如同雕刻家经过精雕细琢出来,如机械品管般精准控制,然而吊诡的是,在理性统驭背后,为的却是营造一个近乎梦般潜意识的感性世界。又如同,他经常让演员在情绪强烈高亢时刻,利用身体与声音相抵触的技巧,制造矛盾、疏离感,稀释掉演员的情绪浓度,透过对比和反差,却意外达到一种高度的戏剧效果,这何尝不是理性与感性拉扯所形成的张力。

自从两年前那次演讲之后,罗伯.威尔森就与台湾有著密切的互动,先是他邀请京剧界梅派传人魏海敏担任他首次与台湾跨国合作的女主角,历经多次美国与台湾来回的往返排练,而在这期间他也带来了《加利哥的故事》,深获观众的喜爱,如今与两厅院跨国的新制作《欧兰朵》终于要搬上舞台。于是在本期我们独家追踪了罗伯.威尔森和魏海敏的排练过程,将以重量级的企画、多元的角度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大师的作品与美学思维,并有第一手的排练场目击观察。而本刊企划发行的【遇见大师】书系,由台北艺术大学讲师耿一伟所著作的《罗伯.威尔森:光的无限力量》也将问世,从剧场演出到出版品,这将是台湾读者全方位认识大师的绝佳机会。

最后,在向大家介绍大师的同时,我也要先向各位拜个早年,盼望每位读者在来年,都能万事如意、心顺安平。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