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河的舞台 生命之书.云门舞集《听河》 恒常真我?无常无我?

从「恒河」与「尼连禅河」看印度文明之生命观

从生物学来看,每滴水都蕴含著无量生命的循环故事。而河水是人类最易得到的淡水。因此,河流也是人类各种「大河文明」的摇篮,从文明史来看,河水各种性质与现象启发许多哲学思辨与宗教行为。特别是河水的洁净力与与相续性,对印度人的生命观启示,孕育为恒河文明的特色之一。

从生物学来看,每滴水都蕴含著无量生命的循环故事。而河水是人类最易得到的淡水。因此,河流也是人类各种「大河文明」的摇篮,从文明史来看,河水各种性质与现象启发许多哲学思辨与宗教行为。特别是河水的洁净力与与相续性,对印度人的生命观启示,孕育为恒河文明的特色之一。

河水、生命与文明

河流是地球上多样性生态系统中基本的形式之一。河水是人类最易得到的淡水。因此,河流也是人类各种「大河文明」的摇篮,例如︰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恒河文明等。

从生物学来看,每滴水都蕴含著无量生命的循环故事。地球表面含量最丰富的液体是水。生命起源于海洋水中,当我们的原始祖先从海洋生物演化成陆地生物时,也带著水登上陆地,保存在细胞中,以及包围细胞的液体中。生命的细胞中有70%是水,各种生命之间形成以水为媒介的物质循环。在每一个循环中,植物和动物交换生产能量和基础建材所需的化学物质。

从文明史来看,河水各种性质与现象启发许多哲学思辨与宗教行为。特别是河水的洁净力与与相续性,对印度人的生命观启示,孕育为恒河文明的特色之一。

婆罗门于恒河的追寻︰恒常真我之生命观

恒河文化之吠陀时代昌盛于纪元前一千八百年到六百年间注1)。「吠陀」是梵文veda的音译,意为「知识」或「智明」,特指与婆罗门教祭祀仪式之神圣知识,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赞歌、祭词或咒句,在中国古籍中则依次意译为《赞诵明论》、《歌咏明论》、《祭祀明论》和《禳灾明论》。

对于大自然和社会所带来之利益与灾难,吠陀诗歌表达对这些力量的崇拜与祈求。例如︰天界之太阳神苏利耶(Sūrya);空界之雷神因陀罗(Indra);地界之火神阿耆尼(Agni)、酒神苏摩(Soma)等。此外,河流也是吠陀诗人经常讴歌的对象。

广义的吠陀文献,还包括《梵书》Brāhmaṇa、《森林书》āraṇyaka、《奥义书》Upaniṣad等类别。「梵」(Brahman)的原义是指吠陀诗颂。由此意义发展,念诵吠陀诗颂的祭司叫做「婆罗门」(Brāhmaṇa,意译为「梵志」),解释吠陀颂诗的典籍叫做「梵书」(Brāhmaṇa)(注2)。《梵书》分仪轨、释义二部,前者规定祭祀之顺序方法、赞歌之用途;后者解说赞歌及祭祀之起源与意义。《森林书》以森林遁世者所读诵之义而名,他们摒弃世俗祭祀仪式,重视探究内在精神面祭祀之神秘意义。《奥义书》则静思追寻宇宙人生之真理。

《奥义书》主要传授宇宙本体「梵」与个人本质「我」为一体之「梵我一如」思想,在变化莫测的宇宙存在中知道恒常不变的「梵即是我」。例如,《歌者奥义书》说:「我内心深处的这个自我,小于米粒、麦粒、芥子粒、黍子粒……。我内心深处的这个自我,大于地,大于空,大于天,大于一切领域。一切行动,一切希望,一切气味,一切滋味,全在自我中 ……。我内心深处的这个自我就是这个梵。」(注3)

若不明了「梵我一如」,个人本质「我」(灵魂),则因为善恶「业」(行为)的累积,生死轮回。若经由禅定与苦行来认识「梵我一如」之真理,则可解脱生死轮回之束缚,达到恒常不灭之梵界,此即是婆罗门教之人生最高目的。

佛陀于尼连禅河的觉悟︰无常无我之生命观

「沙门」(śramaṇa)的语词,最早见于婆罗门教《森林书》文献,意指婆罗门经过学生、家主时期,进入林隐、云游时期之「勤劳苦行者」。纪元前六世纪之后,于恒河流域,有反婆罗门教的沙门团体流行。他们不受婆罗门教的局限,不分阶级,老少不限,出家云游乞食,专心从事修行。于是,各种思想类型或实践方法纷现,百花齐放,或是刻意苦行或是任性享乐,或是无因论或是偶然论,或是道德怀疑论或是宿命论。此时代的宗教思想界,虽然活跃,但陷于混乱。

当时,释迦族悉达多(Siddhartha)王子乔答摩(Gautama)出家,成为沙门。曾向阿罗逻仙人与郁头罗摩子仙人,学习「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等最深层的禅定,虽都学成了,却不能解脱。所以又到优楼频螺村,专修停止呼吸、节食、断食等精严苦行,乃至于濒临死亡边缘,还是不能解脱。所以舍弃苦行,恢复饮食,在尼连禅河中沐浴,疗养身体。于河畔附近之树下,敷草作座,禅思「缘起」︰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生死等众苦集起(流转);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生死等众苦息灭(解脱)(注4)。

乔答摩觉悟「缘起」,贯通生灭与不生不灭,成为佛陀(Buddha,觉悟者)。他不同于传统的婆罗门教,不同于「一因论」,不追寻「恒常真我」以契入梵界,因为「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他也不同于新兴的沙门团体,不陷于「无因论」或「断灭论」,虽主张「无我」,但不否定道德伦理,或流于宿命论。如此「缘起」是中道︰不常不断,不作无益的苦行或是任性享乐。

观河听水、渡人自渡

于恒河、尼连禅河岸,古印度婆罗门与沙门对真理的探索之旅。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传到欧洲,激发出东西文明交流的涟漪或旋涡。其中,以获得一九四六年诺贝尔文学奖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之一九二二年出版著作《流浪者之歌/悉达求道记》Siddhartha最富诗情哲理,流行全世界。书中叙述婆罗门之子悉达多探索生命的三部曲︰沙门苦行、世俗享乐、渡人自渡。他从苦行、享乐之间,经由「观河听水」,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对于摆荡于禁欲与纵欲之困惑,他感到绝望,将投河自杀。此时,被一个来自他的灵魂与疲惫生命深处的声音「oṃ」(唵)唤醒,身心脱落,脱胎换骨。

新生的悉达多对潺潺相续的河水产生深切的感情,成为圣者般的老渡船夫婆薮天的助手,靠摆渡、种稻采集维生,渡人自渡。他从观河听水学习到︰河水在同一个时间遍存于源头、中流、瀑布、渡头或河口,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不来不去,一切皆真。因而摆脱了时间的束缚,远离了人类苦恼的根源。雨季时,河水奔腾怒吼,悉达多学习到:河流述说著成千上万──君王、战士、公牛、夜莺、孕妇和哀伤者──的声音,同时又收摄于一个「oṃ」(唵)音,非一非多,一切皆妙。从变而不变的声音,绽露纯真的喜悦。

如此之生命缘起观,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龙树(Nāgārjuna,二、三世纪顷)菩萨于《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则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注:

  1. 「印度历史-史前印度」。中国大百科全书。
  2. 黄宝生「吠陀时期」。季羡林(1991)编《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p. 34
  3. 黄宝生「吠陀时期」。季羡林(1991)编《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p. 38
  4. 印顺法师(1988)。《印度佛教思想史》p. 23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