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德东歌剧的重镇—

德勒斯登萨克森国家歌剧院

座落于德勒斯登易北河(Elbe)畔的萨克森国家歌剧院(Sächsische Staatsoper Dresden),它的歌剧院厅本身还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塞帕歌剧院」(Semperoper);塞帕(Gottfried Semper,1803-1897)是这座歌剧院建筑师的名字。已有近一百七十年历史之久的塞帕歌剧院,经历了两次劫难被毁后又再度重建,今年正好是它战后重建的二十五周年。

座落于德勒斯登易北河(Elbe)畔的萨克森国家歌剧院(Sächsische Staatsoper Dresden),它的歌剧院厅本身还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塞帕歌剧院」(Semperoper);塞帕(Gottfried Semper,1803-1897)是这座歌剧院建筑师的名字。已有近一百七十年历史之久的塞帕歌剧院,经历了两次劫难被毁后又再度重建,今年正好是它战后重建的二十五周年。

拥有巴洛克城市之称的德勒斯登,又被称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斯」。在十七、八世纪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一世(Friedrich August I,1670-1733)(注1的建设下,奠定了德勒斯登成为文化之都的基础。一八〇六年随著神圣罗马帝国的瓦解,开启了萨克森王国(Königreich Sachsen)的历史,而塞帕歌剧院就在这个王国里诞生了,并在此展开了音乐史与歌剧史的新页。

建筑呈现早期文艺复兴风格  可惜毁于祝融

萨克森国家歌剧院─塞帕歌剧院的历史,可以从德勒斯登超过三百五十年的歌剧传统追溯起。一六二七年四月十三日,当时萨克森的宫廷乐队已成立近八十年,为庆祝选帝侯的大婚,宫廷指挥舒兹(Heinrich Schütz,1585-1672)在德勒斯登上演了第一部歌剧《达芙妮》Dafne,因而开启了德勒斯登歌剧史的首页。一六六四年,德勒斯登的第一座歌剧院开始兴建,历时三年完工,约有两千个座位,虽然这座剧院并不是每个视区都良好,但于当时已让德勒斯登享有如维也纳、慕尼黑,在德语区里重要艺术之都的名声;自此之后,歌剧院从未在德勒斯登的城市历史中缺席过。

第一座塞帕歌剧院的诞生,可以从一八一七年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被任命为德勒斯登宫廷乐队指挥及剧院总监谈起;在他任内,歌剧的地位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再加上中产阶级(Bürgertum)的兴起与人数上的增长,兴建新的歌剧院逐渐成为一个必要的需求。一八三八年,由当时在德勒斯登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resden)担任建筑教授的塞帕接受委任设计兴工,历时三年于一八四一年落成,并命名为「皇家剧院」(Königliches Hoftheater),塞帕歌剧院的历史由此正式揭开序幕。这座有四层楼高、可容纳约有一千七百五十个座位的歌剧院,以义大利早期文艺复兴风格为其建筑特色,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剧院」。在这所谓的「第一座」塞帕歌剧院里,曾经首演了三部华格纳(Richard Wagner)的歌剧:《黎恩济》Rienzi(1842)、《飘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1843)与《唐怀瑟》Tannhäuser(1845)。不幸的是,这座歌剧院只短短在世人面前呈现了二十八年,一八六九年的一场意外,剧院工人为了想要覆盖橡胶瓦斯灯管所发出的臭味而点了薰香,却因失误而酿成了无可挽回的燎原大火,这座当时被称作世界最美丽的歌剧院就在转眼间付之一炬。

在歌剧院被烧毁后的四个礼拜,便立刻在歌剧院的旧址后方,以短短八个礼拜的时间,搭建了一座由木材所造的临时剧院(Interimstheater),约有一千八百个座位,成为在第二座塞帕歌剧院完成前的演出场所。

塞帕二度操刀设计  二战又毁终于重建

第一座塞帕歌剧院被烧毁后,重建工程不断地被提出讨论;由于塞帕在他所支持的「五月起义」(Dresdner Maiaufstand)(注2失败后被迫流亡,因此宫廷并不愿意委托塞帕再度设计歌剧院。然而在公开竞图没有满意的成果下,与德勒斯登市民及其他建筑师的联合签名请求下,塞帕被准许再次设计当时的第二座皇家剧院。「第二座」塞帕歌剧院就在一八七一年开始重建,施工则是由其子曼弗雷德.塞帕(Manfred Semper,1838-1913)带领执行完成,为了与座落一旁的茨温格宫(Zwinger)在建筑视觉上拥有整体性,此次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经历长达七年的建筑工程,终于在一八七八年二月再度重新开幕,由此展开了第二座塞帕歌剧院的辉煌历史。第二座塞帕歌剧院最为人所津津乐道之处,莫过于德国作曲家理查.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曾经让他的九部歌剧作品在此举行世界首演,其中包括著名的《莎乐美》Salome(1905)、《艾蕾克特拉》Elektra(1909)与《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1911)。此外,一八九五年对于塞帕歌剧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戏剧仍是剧院里演出节目的一部分;但在这之后,戏剧演出被独立分出并拥有自己另外的表演舞台,从此歌剧院里的演出项目仅限于与乐团有直接关连的歌剧、芭蕾舞剧和音乐会。

一九一八年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Kaiserreich)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萨克森王国的历史也随之结束,「皇家剧院」成了历史名词;萨克森王国的覆灭,与萨克森自由邦(Freistaat Sachsen)的诞生,萨克森国家歌剧院(Sächsische Staatsoper)也成为塞帕歌剧院的新名衔。然而,写下六十七年辉煌历史的第二座塞帕歌剧院,却也躲不过无情的战火: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三日夜晚,第二座塞帕歌剧院在德勒斯登大轰炸下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牺牲品;为此每年的二月十三日都会在塞帕歌剧院里举行纪念音乐会,悼念在轰炸中丧生的人们,并提醒世人战争的残酷。

战争结束后,塞帕歌剧院重建工程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终于在七〇年代决定依照第二次的原型重建;为加强剧院视觉与音响效果,以及适应现代舞台技术上的可能性,于第二次重建中,在设计上做了些许的变动。歌剧院的观众厅在三面都做了两公尺长的拓宽,以及调宽座位的宽度与前后的距离,并且放弃传统的包厢设计(注3,让声音能有更好的混合与回响;但也因此相对于第二座塞帕歌剧院原可容纳约一千六百个座位的数量,在重建后却减少至约一千三百个座位;又为了符合现代剧场技术的需求,剧场舞台宽度增长为十二公尺。经过为时八年的重建,在歌剧院被炸毁的四十年后,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三日以韦伯的歌剧《魔弹射手》Der Freischütz重新开幕。两德统一后,为希望能上演华格纳或理查.史特劳斯编制较大的歌剧,而再度施工拓宽了歌剧院乐池,也因此,华格纳著名的歌剧《尼贝龙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在经过六十余年的停演后,终于可以于二〇〇一年在此地再次重新制作演出,原本预定在二〇〇三年完成这四部歌剧新制作的首演,却因二〇〇二年八月的「百年大洪水」使歌剧院必须重新整修,直到二〇〇四年才全部完成。

遍布精采雕塑  艺术之神驻场眷顾

塞帕歌剧院现位于易北河畔的剧院广场(Theaterplatz),走到剧院广场,可以看到在广场中央有一座萨克森国王约翰(Johann von Sachsen)铜像;再往前走到歌剧院正门口,可以看到左右两边各有一座雕像,面对歌剧院方向的左边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右边则是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另外歌剧院的左右两侧上下亦各有一座雕像,这六座雕像为兴建第一座塞帕歌剧院时就设置的雕刻,于重建后再被置入。面对剧院右下方的雕像为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右上则是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左下方为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Molière),左上方则是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向正门口上方望去则有一大座铜像,其典故源自于古希腊神话,酒神(亦是戏剧之神)戴奥尼索斯(Dionysus)与他的妻子亚莉阿德妮(Ariadne)共同驾著豹拉的双轮战车,此铜像象征著经由戏剧艺术可以使人类的命运升华,也说明著剧院存在的目的。

塞帕歌剧院内大致可分成四个部分:楼下弧形门厅(Unteres Rundfoyer)、前厅(Vestibüle)、楼上弧形门厅(Oberes Rundfoyer)与观众厅(Zuschauerraum)。进入歌剧院后到达楼下弧形门厅,这里也是歌剧院售票处(Abendkasse)所在,主要以木造的弧形门厅呈现巴洛克式风格。从门厅的左右两侧楼梯往上可到达前厅,分为左右两侧,由楼上弧形门厅连结起;前厅天花板上的绘画,多源自于古希腊神话典故,并常有静态的展览在此呈现,可以在开演前或中场休息时观看。另外,于易北河侧的前厅外有一观景台,从这可以欣赏到如诗如画的易北河畔风景。连接两侧前厅的楼上弧形门厅,具有节庆般华丽的装饰,常被用来举行记者会或演讲等活动。进入观众厅后,若是歌剧演出则可看到舞台上仍未揭起的布幕,这条文艺复兴绘画风格的布幕是当时在建造第二座塞帕歌剧院时经过竞赛所选出的作品,在这幅画中呈现的是掌管各种艺术形式的缪斯女神们齐聚一堂,也代表戏剧舞台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呈现。在布幕上方有个艺术时钟,两个小框框,左边显示一到十二的罗马数字,右边则是以五为倍数的阿拉伯数字,五分钟转动一次,这艺术时钟是在第一座塞帕歌剧兴建时就有的设计,也是塞帕歌剧院的独有特色之一。

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  歌剧院镇院之宝

极富盛名的萨克森国家歌剧院,除了拥有一个富有历史性、具有绝佳音响效果的歌剧院厅外,它的声望,更是建立在它拥有一个超过四百六十年传统的管弦乐团——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是目前世界顶尖乐团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支。二〇〇七年荣获「欧洲文化基金会维护世界音乐遗产奖」(Preis der Europäischen Kulturstiftung für die Bewahrung des musikalischen Weltkulturerbes),至今仍是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乐团;二〇〇八年被英国《留声机》Gramophone杂志票选为全球十大最佳乐团之一。

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的历史,可以从一五四八年九月二十二日萨克森选帝侯莫里兹(Moritz von Sachsen)成立他的宫廷乐队谈起,当时乐团只是为宫廷与教堂演奏音乐。自一六二七年当时的乐团指挥舒兹为德勒斯登开启了歌剧史首页后,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从此与皇家剧院,以至现在的萨克森国家歌剧院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乐团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当时知名的音乐家及指挥家带领,使得乐团在每个不同时代都能于音乐领域有著卓越的地位与声望,其中包括十八世纪洛可可时期德国作曲家哈塞(Johann Adolf Hasse),在他担任宫廷乐队指挥的三十年间(1733-1763),在德勒斯登首演了他的十四部歌剧。德国浪漫歌剧之袓韦伯,虽然他任宫廷乐队指挥只有十年(1816-1826),却为皇家剧院开创了新局,他当时在歌剧上所实行的改革与建立的原则,直至今日都有深远影响。一八四三至一八四八年间,华格纳担任宫廷乐队指挥,并建立了在「棕枝主日」(Palm Sunday)演出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传统,他曾经说道这乐团是他的「神奇竖琴」(Wunderharfe)。一八七二年成为宫廷乐团指挥的舒赫(Ernst von Schuch,),在一八八九年成为皇家剧院的音乐总监后,一手建立起德勒斯登维护理查.史特劳斯作品的传统,直到今天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也被乐界誉为「史特劳斯乐团」(Strauss-Orchester);理查.史特劳斯最后一首交响诗《阿尔卑斯交响曲》Eine Alpensinfonie op. 64正是作曲家献给该乐团的作品;舒赫执掌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直到他去逝为止一共有四十二年,横跨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

其后重要的历任的常任指挥(Principal conductor)如布许(Fritz Busch)、贝姆(Karl Böhm,1894-1981)、肯培(Rudolf Kempe)、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都为乐团带来不同的新气象。从一九九〇年起,柯林.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成为乐团的荣誉指挥;一九九二年义大利指挥家辛诺波里(Giuseppe Sinopoli)接下了指挥棒,曾经在一九九五及二〇〇〇年带领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来台演出,此后却成为绝响;二〇〇一年四月二十日辛诺波里应邀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 Oper)指挥演出歌剧《阿伊达》时,突然心脏病发而猝死在指挥台上,享年五十四岁。隔年海汀克(Bernard Haitink)接下常任指挥之职两年后卸任;即使在接下来的三年间缺少常任指挥的带领,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仍然活耀于国际乐坛;在这期间,他们曾于二〇〇六年在韩国指挥家郑明勋的率领下再度造访台湾。

二〇〇七年,义大利指挥家路易西(Fabio Luisi)受命为乐团常任指挥与萨克森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于今年二月提前卸任。目前最受国际乐坛瞩目的德国指挥家提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将于二〇一二年接任乐团常任指挥。十九岁就担任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助理的提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一九八八年以二十九岁之龄成为全德国最年轻的音乐总监,他最经典的曲目为华格纳与理查.史特劳斯歌剧,并在乐界享有「华格纳专家」的美誉;因此成为以演出德国浪漫与后浪漫时期作品著称的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常任指挥的最佳人选。

新乐季将揭幕  精采节目迎宾

萨克森国家歌剧院每年约有两百六十场歌剧与芭蕾舞,以及约五十场的交响暨室内音乐会。以二○一○/二○一一新的乐季为例,歌剧院将会推出二十六部歌剧、十出芭蕾舞剧,其中有六部歌剧、四出芭蕾舞剧为萨克森国家歌剧院的新制作。聘请时下优秀当红的导演、歌者,针对不同的剧目邀请作品权威担任客席指挥,配合上乐团本身的精湛技术,使得萨克森国家歌剧院能一直维持极高的演出水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因为他们极好音响效果的歌剧院厅使得演出更加相得益彰,其中特别值得推荐的是他们演出韦伯、华格纳与理查.史特劳斯的剧目。

在芭蕾舞方面,德勒斯登塞帕歌剧院芭蕾舞团(Dresden Semperoper Ballett)的剧目包含了浪漫、古典、新古典及现代舞码。二〇〇六年新的芭蕾舞团总监沃特金(Aaron S. Watkin)上任后,重新制作了经典舞码如《吉赛儿》、《天鹅湖》与《睡美人》,另外也委托创作现代舞剧码,力求消弭传统古典与现代舞蹈间的界线,为萨克森国家歌剧院的芭蕾舞艺术灌注新活力。

在音乐会方面,除了每年固定的交响暨室内音乐会之外,德国电视台ZDF从一九七七年开始与柏林爱乐(Berliner Philharmoniker)合作的「ZDF除夕音乐会」(ZDF-Silvesterkonzert),从二〇一〇年开始改由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于塞帕歌剧院演出;另外二〇一一年为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两百岁冥诞、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与辛诺波里逝世十周年纪念,都有相关的纪念音乐会。

 

注:

  1. 奥古斯特一世也被称做强人奥古斯特(August der Starke),他在一六九七年登上波兰王位之前,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克森选帝侯。
  2. 五月起义(Dresdner Maiaufstand,1849)为德意志1848/1849年革命后期所发生的运动,为推翻当时奥古斯特二世(Friedrich August II. von Sachsen,1797-1854)政权与希望建立共和所发起,最后以失败告终;华格纳也同样因为参加这场起义而被迫离开德勒斯登。
  3. 虽然重建后的塞帕歌剧院放弃了传统包厢设计,但是仍在一楼(1.Rang)留有一气派非凡的国王包厢(Königsloge)。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如何买票?

平均票房高达九成六的萨克森国家歌剧院,歌剧演出的观众有超过五成为观光客,因此在订票与购票方面,都设计了许多方便国际游客订购票券的方式。在每场演出开演前四个月即可透过官方网站直接在网路订购票券;取票方式有两种选择,可到当地售票处取票或者是自行在家列印票券;另外也可以电子邮件或电话预订票券。日间售票处Schinkelwache位于剧院广茨温格宫旁;另外演出前一个小时可在歌剧院里的售票处Abendkasse购买当晚演出的票券。座位的选择若以听觉效果为考量,歌剧院厅四楼(4. Rang)的音响效果最佳;若以视觉观感为主,由于塞帕歌剧院的舞台较为深长,从大厅(Parkett)到二楼(2. Rang)的中间位置较不会有观赏上的视觉死角。

 

如何参观?

若适逢七、八月,正好是歌剧院休假的期间,虽然无法体验萨克森国家歌剧院的表演节目,仍可进入塞帕歌剧院参观,「体验塞帕歌剧院」(Semperoper Erleben)是萨克森国家歌剧院从二〇一〇年甫为观光客设计的导览规划,除了建筑物的参观导览外,每个月还会提供不同的导览主题,让游客能够对歌剧院有多种面向的认识,以德、英语为主要导览语言。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