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是一座以橡木为材、茅草为顶的多边圆柱形建筑。(John Tramper 摄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 提供)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全球剧场巡礼

重返十七世纪剧场风华—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

被暱称为“Wooden O”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peare’s Global Theatre),恰如其名,正是一座以橡木为材、茅草为顶的多边圆柱形建筑,俯瞰望去就像是一个O字母,圈栖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一隅。黑棂白墙的剧院外观,以及内部的露天舞台、庭院以及三层楼观众席,全都依照史迹打造,力求重现伊莉莎白时期的剧场风貌。每年四月至十月的艺术季,来自世界各地的剧迷蜂拥入内,倚身古色古香的栏杆旁,以天幕为光,沉浸在原汁原味的莎剧声韵对白里,一景一貌,所见所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与莎士比亚同在的十七世纪伦敦剧院。

被暱称为“Wooden O”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peare’s Global Theatre),恰如其名,正是一座以橡木为材、茅草为顶的多边圆柱形建筑,俯瞰望去就像是一个O字母,圈栖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一隅。黑棂白墙的剧院外观,以及内部的露天舞台、庭院以及三层楼观众席,全都依照史迹打造,力求重现伊莉莎白时期的剧场风貌。每年四月至十月的艺术季,来自世界各地的剧迷蜂拥入内,倚身古色古香的栏杆旁,以天幕为光,沉浸在原汁原味的莎剧声韵对白里,一景一貌,所见所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与莎士比亚同在的十七世纪伦敦剧院。

环球剧院的前世今生

事实上,眼前这座落成于一九九七年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是重建又重建之后的「复刻版」样貌。根据史料,最初始的环球剧院早在一五七六年便已落成,位置在现今伦敦城东Shoreditch地区,初名为「剧院」(the Theatre),是文献所记录的英国第一个公共剧院。一五八五年时,年方廿一的青年莎士比亚,背著剧本行囊告别故乡史特拉福(Stratford-Up-Avon),没日没夜徒步走到伦敦(就算今日搭Virgin特快火车最快也要两小时啊)期待大展身手,「剧院」慧眼识英雄,让他机会写剧本同时也上台演出,这个外地小伙子及剧场菜鸟,在泱泱大城中总算得以安身立命,酝酿出此后的丰沛创作能量。据说当时剧团的工作可不轻松,由于人力预算有限,一个演员往往要轧上三十个角色,如果是主要演员,每个星期还有至少五百行的新台词,等著背诵熟记。

十数载过后,一五九六年「剧院」因为租令问题,拆除后迁至伦敦城南Southwark地区重建,以「环球」剧院(the Globe)之名另起炉灶,与当时另一家「玫瑰」剧院(the Rose)打对台,进而使得Southwark地区戏剧风气渐行鼎盛。此时莎士比亚已经晋身为环球剧院的股东之一,陆续写了许多至今响耳的名作,《凯萨大帝》便在一五九九年九月廿一日在此首演。据说莎士比亚有时还上台客串戏分少台词短的角色──例如《哈姆雷特》的鬼魂。从此,「环球」剧院名号在伊莉莎白时代的伦敦城响彻贯耳,成为庶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不料,一六一三年某日演出《亨利八世》时,舞台大砲星火引燃了屋顶的茅草,火势猛烈延烧,两小时后精光殆尽;虽然之后迅速重建,却也迫使莎士比亚重新检视他的理财计划,卖掉股权筹钱整建,一六一四年更乾脆打道回府,与满载他工作甘苦及实现创作梦想的伦敦“farewell”(编按:告别辞行)。失去莎翁坐镇的环球剧院,一六四二年遭清教徒占领及关闭,一度改为民房,后来几经拆修,失去了剧院的原貌及光环,渐被世人所遗忘。

于此,名闻一时的环球剧院,就这样围埋在伦敦浓重阴暗的雾里,在马蹄杂沓的旧黑卵石砖路上,在众人模糊的脑海记忆里,遗忘、蒸发、消失。直到一九四九年,从大西洋另一端远道而来的美国演员山姆.沃纳梅克(Sam Wanamaker)造访伦敦,环球剧院的还魂重生,终露一线曙光。

一九一九年出生的山姆,自二次大战退役后,曾在百老汇与传奇女演员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同台对戏,后来演而优则导,将重心转至好莱坞发展,也曾赴雪梨歌剧院执导《战争与和平》。他在一九四九年首次造访伦敦,了解环球剧院的坎坷前世后,许下大梦,希望这座曾经激发莎士比亚无限灵感、形塑戏场风貌、影响后世文化甚钜的剧院,能再次矗立英伦,继续为世人带来娱乐及沉思。一九七○年,山姆成立「莎士比亚环球信托公司」(Shakespeare’s Globe Trust),努力募款寻地,同时号召历史专家及建筑学者,仔细钻研现存稀少的史料及古迹,试图重现环球剧院原貌。众志成城之下,一九八七年此计划终于突破万难开工,但一九九三年山姆生病离世,未能亲眼见到一九九七年梦想竣工的美好画面,然而他的名字,永远伴随这间复刻版「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万世流芳。

古色古香的露天舞台

重建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其实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一来是经费庞大,募款耗时;再来是史料损缺不全,究竟古环球剧院真面目为何,没人捏得准。直到一九八九年「玫瑰」剧院出土,呈多边形建筑,专家学者们才终于对十七世纪伦敦剧院的建筑外观,有了较精确的掌握;紧接著,古环球剧院的断垣残壁,也被挖掘出来重现天日──是一栋二十边形圆柱体(直径约为100英尺)的露天剧院──总算寻得了可靠的复刻范本。

于此,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一梁一砖,从建筑外观的建材与色调,到内部的舞台设计及空间配置,全都「遵照古法」按步依循。全栋采用英国橡材及木工榫接,不用钢骨;芦苇草舖成的屋顶,在摩天大楼竞立的伦敦闹市里,特有其朴拙怀旧的风味,草料个别添加了防燃材质,以免重蹈大火悲剧。圆柱形剧院建筑一侧,连接著一个现代大厅,是游客中心以及附加的后台区域。

剧院内部里,地下二层楼规划以「莎翁眼中的伦敦及剧场」为主轴的展览区。一旁的木工室,摆设著手绘设计图、布料、染剂及各式器材,原貌呈现莎翁时代的剧场后台样貌。透过电脑动画,你可以知道四百年前,技术人员如何把舞台上餐桌菜肴一秒钟变不见的诀窍,也可以翻阅当时的莎剧配乐乐谱,摇起古琴,即席演奏一段。声音墙区,按下任一按钮,可以聆听马龙.白兰度饰演《凯萨大帝》时的独白,或是茱蒂.丹区在《维洛那二绅士》里的精采念词,或著,你也可以握紧麦克风,自己录上一段,看能得到几个灯!此展览区成人票价十点五镑,全年开放,每半小时都有专人现场导览。

循著展览路线,爬上楼梯浮出地面,著名的露天环状剧场,此刻矗立眼前。三层楼的木建观众席建筑,包围著中间庭院,庭院中的长方形开放式大舞台前,有一大块空地区域,是从前要价一便士的便宜站票区(open yard/pit),可以近距离欣赏三面舞台上的莎剧演出。在古环球剧院的庭院地层里,考古学者挖掘到坚果壳,古伦敦人边嗑瓜子边看演出的鼎沸画面历历在目,现在,英国佬则仍喜欢花上五镑钱站票,捧杯清凉大啤酒,沐浴暖阳之下,好整以暇欣赏表演。

以原木建成的长方形舞台,楼高两层,二楼阳台可做现场配乐演奏,也可上演《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楼台会。两条大柱支撑的天花板,彩绘著天空及云朵,极具华丽古典气息。和四百年前一样,观众们一排一排坐在长条木椅上,前靠著栏杆看戏,每个角度都能清楚看见台上演出。舞台没有任何灯光装置,须就露天撒下的自然阳光演出──恰如十七世纪的莎翁剧场;当然,身著历史服装的演员也不使用麦克风及扩音器,坚实的发声念白功力令人佩服,真可算是原汁原味的莎剧演出。

集表演、展览、教育、研究功能于一身

英国四季日照时间「差很大」,夏日晚上九点太阳下山,冬天下午三点半则天幕全黑,因此,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演出限于4-10月,每年打出的主题及戏码不同。去年二○○九主题为“Young Heart”,几出莎翁著名的爱情剧,广邀各方精英参与:由年方廿五岁黑人新秀Adetomiwa Edun和主演BBC电视剧「安妮的日记」女主角Ellie Kendrick的文艺复兴风格《罗密欧与茱丽叶》、因《恋马狂》一剧轰动全英的新锐女导Thea Sharrock首次莎剧之作《皆大欢喜》、以及《爱的徒劳》等剧,全部搬出来痛快淋漓地演上一轮。今年二○一○主题为“Kings and Rogues”,把莎士比亚最擅长的两种角色故事:君王及痞子──一个权贵加身,个性却往往偏执愚昧;一个疯狂脱序,行为却表露善意美德──巧妙呈现两种角色心境的对照及互换变化,排出的巡演剧目包括了经典的《马克白》、《亨利四世》以及《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等。

除了表演及展览的功能外,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也肩负重教育推广及学术研究角色。除了平日开放给各年龄层的读剧、肢体、剧本课程外,官方网站上也放置了许多丰富的艺文教学资源,供教师及社会人士下载使用。据统计,去年有超过七万五千名英国学童参与过剧院举行的工作坊,Southwark行政区的小学生们,在馆方戏剧教师的带领下,还曾经上台演出全本的《哈姆雷特》,另外也有一万名德国学童,经由跨国教育合作计划,来此参加讲座及工作坊。莎士比亚环场剧院也与伦敦国王学院合办硕士学程,每年邀请世界各地学者,莅临剧院发表专题及交流。

一年一度的莎翁庆生大典

四月廿三日是莎翁诞辰,每年逢四月中下旬,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都挑定一个周六,举行盛大的庆生Party,节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光是免收门票就是个利多大优惠,同时还有许多趣味导览及工作坊,一早就有莎迷绵延排队,欢呼著:“Let us in!Let us in!”齐声呐喊剧院开门。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文口音不尽相同,崇爱莎士比亚的心情却是一样愉悦满盈。

工作人员沿著候门队伍,发送绘有剧院标志的红色小旗,以及印有常识问答的游戏卡,大人们读著上头的测验题,交头接耳讨论著莎士比亚那一年生、哪里人、四大悲喜剧有哪些、经典台词填空……等答案,若是来自英语系国家的游客,此刻大都是苦笑著忏悔,说自己国高中时没努力好好念英国文学,孩童们则顽皮地跟在伦敦市警座骑马屁股后面,喜孜孜地摇旗说笑──初春煦暖的四月天,在泰晤士河畔等待莎士比亚,多么英国味的浪漫。

随著人潮首先进入地下展览区,大厅早已变成莎剧游乐场。穿著复古睡衣的滑稽演员,挤眉弄眼地朗诵莎剧台词,把众人逗得哈哈笑,突然间,灯光渐暗,三公尺高的精灵女王人偶,在乐手拥促下,绕场一圈接受凡人子民膜拜。台上接著出现戴著暴牙活像稻草人的Pyramus和挺著气球假奶反串的Thisbe,把《仲夏夜之梦》殉情桥段颠复成无厘头喜剧。音乐响起,众人齐唱生日快乐歌,祝贺莎士比亚又长了一岁。

在户外剧场区,露天屋顶上的午后三点阳光,恰成了自然温暖的Spotlight(聚光灯)。舞台中央的木板门开启,刚结束读剧工作坊的游客学员,一一出列朗诵莎剧名段,八岁小女孩拿著气球宝剑喊道:“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之名句),也有七十岁奶奶捧著胸口温柔呼喊著罗密欧。接著全场观众分边进行「羞辱大赛」,互飙莎剧中的骂人字眼;那一方先叫嚣「Brassy Bosoms!」,这一方也回敬「King of Codpieces!」,你来我往十分过瘾。

最后,专业演员示范堪称最经典的“Shakespeare stage dead”慢动作标准流程,首先反握短匕,慢慢插入腹中的同时,双眼及嘴巴张开到极致,接著左跨三蹲步,右跨三蹲步,转头,回至中间面对观众,跪下,痛苦貌倒卧左方地板,接著短暂死而复生,重新跪起,凄厉嘶喊:“I die!I die!Die…”再次倒卧左方,抬抖右腿意味垂死挣扎(切记整段双手不可偏离腹前位置),几个自告奋勇观众的模仿演出,为这场生日派对划下热烈爆笑的句点。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如何订票?如何抢到折扣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表演都在白天进行,庭院站票每人五镑,三层楼的座席曾因视线差异,票价从十二至卅二镑不等,团体票同场次满十张,可享一人免费,不妨在排队时凑人数顺便交朋友练英文。地下展览区的门票成人十点五镑,学生凭证八点五镑,若你当天刚好也入内看演出,别忘了出示表演票根,可扣下二镑钱优惠。当然,如果恰好在莎翁庆生大会当天,则全面免费入场。

想知道该剧院最新消息,除了上官方网页,也可加入Twitter、FaceBook粉丝,及时掌握及欣赏精采画面。

 

如何抵达?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位置,恰在千禧桥与Southwark桥两桥之间的南岸中段,并与与泰德美术馆为邻,并与邻近的伦敦眼、河岸艺廊(Bankside Gallery)、国家剧院等著名景点,串绵成一道风华万千的城市艺文纵线。

若是搭乘地铁,可搭黄色及绿色的District and Circle线,在Mansion House站下车步行十分钟可达;或是搭乘黑色Northern线在London Bridge站亦可。若是搭乘灰色Jubilee线,则在Southwark站或St Paul's站下,再步行十五分钟可达。若是从英国其他城市前往,邻近的火车站共有四个:London Bridge火车站、Cannon Street火车站、Blackfriars火车站及Waterloo火车站,下火车后再步行十到廿五分钟不等。

别觉得走路很累人!沿著河岸,迎风缓步前行,放眼望向泰晤士河畔的各样建筑,仿佛诉说著这个古老国家的荣衰变迁,那是全世界最棒的享受(寒冷的下雪冬天除外)!尤其是艺文景点群聚的南侧沿岸,表演、展览、电影、古迹应有尽有,弥散一股闲适的文化气息,看完戏走出来后,若时间允许,再漫步一两个小时,看著日沉大河,灿亮的伦敦眼在夜空中流转,远方西敏寺也点起了亮灯,保证谋杀掉不少相机记忆体。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