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中,钱惠丽饰贾宝玉(左),单仰萍饰林黛玉(右)。(传大艺术 提供)
戏曲

海派文化艺术节 缤纷多彩戏曲风

上海越剧院、京剧院接力来台

七月台湾的戏曲舞台很「海」!由传大艺术主办的「海派文化艺术节」,从七月初的上海越剧院揭幕,到下旬的上海京剧院大阵仗来台,两院各自带来自家经典好戏,将让台北的观众看到精采缤纷的海派戏曲美学。

七月台湾的戏曲舞台很「海」!由传大艺术主办的「海派文化艺术节」,从七月初的上海越剧院揭幕,到下旬的上海京剧院大阵仗来台,两院各自带来自家经典好戏,将让台北的观众看到精采缤纷的海派戏曲美学。

海派文化艺术节.上海戏曲季

上海越剧院

《红楼梦》 7/6  19:00

《梁山伯与祝英台》 7/7  19:00

《蝴蝶梦》 7/8  19:00

《西厢记》 7/9  19:00

 

上海京剧院

《曹操与杨修》 7/26  19:00

《成败萧何》 7/28  19:00

《四进士》 7/29  19:00

《红鬃烈马》 7/30  14:00

《法门寺》 7/30  19:00

《四郎探母》 7/31  14:00

《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 7/31  19:0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27715676

 

上海是中国除北京以外最大的戏曲汇流之地,相较于强调正统的「京朝派」,上海自十九世纪经济规模迅速膨胀以来,其戏曲艺术的发展自始就与商业体系紧密结合,是东西方文明碰撞、融合的结果,在表现上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鲜事物,即时反映社会现实,对传统戏曲的革新有很大贡献。时至今日,致力于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仍是中国最重要、与北京并驾齐驱的表演艺术舞台。七月即将登场的「海派文化艺术节」,睽违台湾七年的上海京剧院,还有上海越剧院接力来台,海派京剧的求新求变、越剧的温软婉转,将带国内观众深入认识海派文化艺术的美学特色。

尚长荣领军  上海京剧院推招牌好戏

上海京剧院成立于一九五五年,首任院长为麒派创始人、京剧大师周信芳(麒麟童),此次将由著名花脸尚长荣领衔,带来海派戏的代表作《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以及传统骨子老戏《四进士》、《红鬃烈马》、《法门寺》、《四郎探母》、《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戏曲学者贡敏说,中国京剧院几乎年年来台,天津京剧院也平均两年来一次,但上海京剧院七年未来台湾,这次全员一百卅七人前来,知名老生来了五位,旦角也有七位,包括麒派老生陈少云、梅派青衣夏慧华和梅派旦角史依弘,此行来台的戏码,尤以《曹操与杨修》与《成败萧何》最具话题性。

《曹操与杨修》和《成败萧何》都是戏剧张力十足的三国戏。《曹操与杨修》由陈亚先编剧,首演于一九八八年,廿多年来久演不衰,几乎拿下了中国戏曲界所有的荣誉,被誉为京剧历史上的里程碑。贡敏表示,该剧对曹操与杨修两人的内心世界著墨甚深,尤其最后一场戏,曹操在法场上与杨修促膝谈心的场景令人鼻酸,催人泪下。《曹操与杨修》剧中曹操角色由著尚长荣饰演,杨修由知名老生何澍担纲。尚长荣来自梨园世家,是中国四大名旦尚小云之子,他唱作俱佳,结合架子花脸的表演和铜锤花脸的唱功,将性格复杂的曹操刻划得入木三分。

去年获选为中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的《成败萧何》,是继麒麟童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又一力作。贡敏认为,此剧借由汉代名将萧何与韩信的故事,让人感悟萧何在历史洪流中,遭遇理性与感性的无奈撞击,以及对命运的悲叹。《成败萧何》由麒派老生陈少云饰演萧何,裘派花脸安平饰演韩信,老生何澍饰演刘邦。无论剧本、导演、演员、音乐、舞台美术,皆有可观之处。贡敏强调,上海京剧院充分展现海派京剧力求创新的精神,历年推出的新编京剧,成绩与观众反应不俗。

婉转细腻  上海越剧院搬演经典爱情

越剧在中国是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诞生于浙江嵊县,生根于绍兴地区,声腔婉转动听,表演细腻,真切动人,尤擅于表现才子佳人的爱情戏。上海越剧院成立于一九五五年,由「越剧皇后」袁雪芬出任院长,在表演上吸收昆曲、京剧与话剧的特长,历来创作、改编移植了四百多出古装剧、历史剧和现代剧,此行带来《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蝴蝶梦》、《西厢记》等四出经典名剧,由当红的越剧明星领衔,多位主要演员曾赢得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殊荣,阵容坚强。

《红楼梦》可以说是越剧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戏码,上海越剧院的版本,被称为「中国舞台上演出《红楼梦》的里程碑」。该戏的音乐唱腔极富感染力,舞台设计采明末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写实营造《红楼梦》中大宅院的繁华荣景,独具匠心。《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是该团的改编剧目中,最受欢迎的一出,获奖无数,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茱丽叶」。一九五三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梁祝》拍摄成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轰动一时,也助长越剧的流传散播。。

改编自「庄周试妻」故事的《蝴蝶梦》,以现代观点重新诠释古典故事,注入女性自主意识,扬弃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无论服装、灯光和舞美都有别于传统的表现,连昆剧名家梁谷音观戏之后都撰文赞赏。另一出《西厢记》则根据元代戏曲家王实甫原著改编,著重于表现崔莺莺和张生追求爱情,冲破礼教的曲折过程,一改过去戏曲舞台以红娘为主角的处理方式。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当代剧作家陈亚先  洞见人性幽微

在大陆当代剧作家中,陈亚先的作品可说最受台湾戏曲界青睐。他的《曹操与杨修》数度上演,创下大陆新编戏在台演出最多次的纪录;《无限江山》、《二本刘罗锅》让传统京剧迷趋之若鹜,而国光剧团先后修编、搬演他的《阎罗梦》、《李世民与魏征》,又令人惊艳地开启了京剧新思维。

究竟陈亚先的剧作魅力何在?陈亚先擅写人物,他的作品总能呈现人性每个不同面向,将人际的微妙予以深刻描绘,更精确地说,是以人的心理潜藏为出发点。他以幽默笔调描写君正臣贤的题材,用抒情笔法处理历史剧,把政治事件推向幕后,这种跳脱大事件、「从小处著眼」,专从情感细微面著手的写法,成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

例如《曹操与杨修》中,杨修恃才傲物、实事求是,他与曹操都有著拯救天下苍生的襟怀,因而一拍即合,然而杨修一再露才逞能、逼迫权势,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杨修善尽了知识分子的职责,却躲不过死亡的宿命,可悲的是,造成他死亡的原因不是粗暴的强权,而是潜藏在阴暗深处的幽微心思。人性的真实面,没有所谓的是非对错,唯处理失当便难以收拾。陈亚先刻意挖掘这一面,用放大镜加以检视,却又不说破,留予观众寻味的空间。(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