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文化广场」原属老上海的法租界,承载著无数上海人文化记忆,历经各种角色转变,现在又重归文化了。二○○五年起改建,现在打造了高科技舞台,并定位为音乐剧的专属演出场地。九月底的开幕演出即推出《极致百老汇》,邀请多位国际音乐剧明星共襄盛举。
「上海夏季音乐节」七月底在上海「文化广场」拉开序幕。被茂名南路、陕西南路、复兴中路、永嘉路围成的这一地块,称之为「文化广场」,原属于老上海的法租界区域,承载著无数上海人文化记忆的地方,盛夏里,终于迎来了二○○五年改建后试营运的第一场演出,曲目安排得颇为轻松,亲民路线成了今年上海夏季音乐节的重点。重新上阵再度走回到市民的生活之中,一位老乐迷说:「回到这里看演出,对我们来说真的非常有意义。」文化广场的角色转变,从一九三○年代起,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代表著截然不同的历史记忆。这个当年能和「人民广场」共享广场声誉的地方,曾经扮演了下列角色:逸园跑狗场、政治集会场所、精文花市、最大的电影院,还有临时证券交易市场。你会发觉它是领先社会新潮流的一大指标,也展示这座城市曾经的文化生态。九月廿三日,上海首家以音乐剧为定位的剧场——上海文化广场,就在这里迎来开幕的首场演出。
音乐剧的专属殿堂
历经八十三年变化,文化广场几经浮浮沉沉,原来的老建筑被拆除,一切推倒重建。上海市政府对这一历史文化地标的再利用进行重新研究评估,最终诞生了建造下沉式巨型音乐剧场的专案。
华丽「复出」的上海文化广场,高科技装置可说是独步上海,除了有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地下剧场,剧场的深度为卅六公尺,座位数超过两千;还有高科技、多变幻、多功能的舞台,为适应变化多端的音乐剧剧种,它的舞台不仅有平移、推拉、旋转的功能,还有首创的喷水、制冰装置等设施。另还有室外舞台作为大众演艺观赏的平台。而此处亦是绿化丛中的艺术殿堂,绿化率占55.6%,建筑高度廿三公尺,建筑和绿化面积的比率接近二分之一。
该建设总指挥乐胜利表示:「既然叫文化广场,那就肯定和大剧院、音乐厅不同,文化广场还应该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并强调这个场地将更多承担起文化教育的功能,户外绿地、培训中心和露天场馆,今后会全部公开,不能再走「帕华洛帝+卡瑞拉斯+多明哥」的老路。
开幕演出《极致百老汇》
以音乐剧为演出重心,它的开台戏是《极致百老汇》,运作采取了「全球制作、上海合成」模式,跨领域的合作,并将演唱卅八首各个时期著名的音乐剧选段,包括《剧院魅影》、《猫》、《妈妈咪呀!》、《芝加哥》、《悲惨世界》等,连演廿场。此外,特邀多位音乐剧明星演出,如○五年在上海大剧院、○六年在台北国家戏剧院《剧院魅影》中饰魅影的布莱德.利托,目前最当红的百老汇音乐剧《女巫》中饰女巫伊登.埃斯皮诺莎等,都将参与。
文化广场的不断转型,也印证了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的上海人,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和诉求。这座广场的神奇经历,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如今重归文化,也因应了分众消费的趋势,话剧的归话剧中心,看音乐剧则将是文化广场的另一个印记,或如传媒宣传所言在上海「可以走路去纽约看音乐剧」,文化广场也将扮演都市文化里又一个市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