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小剧场目前是「第三代」当家,引领人物有野田秀树、鸿上尚史,还有推行「现代口语戏剧」的平田织佐,他们的作品颇受年轻观众欢迎,也让小剧场成为大流行。期待同侪认同的年轻人前仆后继加入剧团,剧团也认真传承经验。但独特的团员「业绩制度」,都是亲朋好友「帮忙来看戏」,也让观众似乎形成一种自投罗网的循环……
随著急速的近代化欧美风潮,日本的演艺界从明治以后开始了一连串的转变。
因为反「歌舞伎」而产生了「新派」,因为反「新派」而产生了「新剧」,一九六○年,在安保斗争的背景下,又为了反「新剧」而产生了「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的第一代,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寺山修司、铃木忠志、蜷川信雄、唐十郎、太田省吾等人。第一代的小剧场充满了强烈的反体制运动、反新剧运动,以及前卫运动的思考与实践,观众大多是赞同这样理念的人们。
七○年代开始了第二代,最具代表性的便是つかこうへい(Tukakouhei),他是在日韩国人第二代,韩文名为「金峰雄」,在日本则用「金原峰雄」。「つかこうへい」是从「いつか公平」(总有一天会公平)而来。这位「公平先生」以一种「当你为自己感到骄傲,任何人的欲望便都能获得肯定」的自虐性喜剧煽动人心,把小剧场戏剧当作是一种娱乐来享受,开拓了年轻的观众族群,对下一代的剧作家们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八○年代以学生剧团为基础,以饶舌的语言游戏及飞跃式空间的戏剧构造开始了小剧场的第三代,引领时代潮流的代表有野田秀树及鸿上尚史,还有推行「现代口语戏剧」的平田织佐,这种破天荒的叙事方式及个性丰富的演技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支持与拥戴,小剧场在此时形成了大流行。
参与剧团 以获得同侪认同
从日本近几年的流行风潮可以发现,只要一有流行趋势,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就会跟随,感觉上如果跟别人不同就会没有共同话题,而一旦没有共同的认识,就会像校园里的异类被排挤,所以年轻人很怕自己跟不上别人,因为他们需要同侪的认同。小剧场的流行给了很多没有特殊才艺、看似平凡的年轻人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只要你有热情,只要你愿意表现自己,你就可以在在剧团里得到同侪的认同,甚至得到观众的认同。
虽然小剧场的活动相当频繁,小型剧团的数量也逐日增加,但是以目前东京小剧场的生态来看,如果想要待在小剧场打拚,那就绝对没办法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只能去打零工赚钱,甚至有时要负责卖出廿、卅张的戏票换取收入,卖不出去的票券便要自行吸收。到了演出前密集排戏的那几周,几乎会没办法再去打工,同时还要忍受前辈的严格教训,排完戏之后还要留下来听导演永无止尽的笔记,直到赶不上最后一班电车为止。那为什么年轻人却还是如此趋之若鹜,独独就爱这一味呢?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在辛苦了两三个月后,站在舞台上,接受掌声,接受赞美与肯定,重点是让我们有存在感,而这种「认同感」与「存在感」便是现下日本年轻人在集体意识之中最亟需的自我肯定。
经验传承 形成剧场风潮
小剧场生态里,最经典的就是「学长学弟制」,几乎是与漫画里画的一模一样,进了剧团之后,便是要接受「前辈」的磨练,但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学长学弟制」,让剧团的经验能够得以传承,目前剧场界里似乎有一股「传承风」,资深的剧场人正积极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下一辈。
因为想要加入剧团的年轻人突然大量涌进,二○一二年开始,以平田织佐所主导的「青年团」决定停止招募新团员,取而代之的则是隔年新创的「驹场AGORA演剧学校.无邻馆」。这是一个培育年轻剧场人的机构,今年新入学的学生与青年团的新人一样,实施「集体创作课程的戏剧创作」,秋季则进行由青年团导演部及相关团体导演的工作坊,然后紧接著进行于隔年三月演出的毕业公演排练(二○一四年三月的剧目是《从S高原》),而这整整一年的课程都是免费的。
「驹场AGORA剧场」虽然名为青年团专属的剧场,但只要是团员,都可以提出企划来雇用演员进行创作。「青年团串联」(青年団リンク)就像是剧团释出加盟权,开放给年轻人成立加盟的小剧团,如此不仅能培养出优秀的导演及演员,还提供平台让新手有展现才华的机会。目前「青年团串联」共有五个加盟小剧团,而从青年团独立出来的剧团也有八团之多,在平田织佐有心的培育之下,青年团串起了更多年轻人的凝聚。
企业支持 剧场空间经营有道
在东京,小剧场的数量就有两百多个,很多剧场为了多方经营,举办了各式各样的艺术节或是独立戏剧奖,「王子小剧场」的「佐藤佐吉赏」就是颁给当年度在王子小剧场进行公演的团体,以这样的方式间接地鼓励剧团来使用自家剧场的方式,不但使剧场的收入可以增加,也可以使新人有崭露光芒的机会。
王子小剧场的由来要从一间电器行开始说起。佐藤电机株式会社是一个经营电器工程的公司,老板佐藤佐吉先生在战争前是经营电器行,赚了一些钱之后买了一些地,旗下便开始发展不动产部门的管理「佐藤商事」,而佐藤电机因为拥有东京北区王子的不动产,为了支持艺术创作活动便将一部分的不动产经营成剧场模式,虽然经营者是佐藤商事,但是剧场的管理则完全是由艺术总监来负责。二○一○开始担任艺术总监的玉山悟(他留著一把茂盛的山羊胡,看起来像是五十岁的仙人,但事实上他今年才卅八岁)为了要进王子小剧场任职,他必须先进入佐藤电机株式会社成为正式社员,并享有与工程师一样的劳健保,这是一个民间企业财团支持剧场很好的典范。
结合都市发展 造就年轻人舞台
近几年在官方结合都市发展的提携下,也造就了年轻人更多的舞台。
「巢鸭」素有「欧吉桑、欧巴桑的原宿」之称,也就是所有阿公阿嬷流行的东西都在这里找得到,巢鸭车站里的手扶梯速度很慢,走在巢鸭的街头,会发现绿灯也很久才会变红灯,因为这里有很多老年族群。日本逐渐走向老年化社会的同时也面临了少子化的情况,因为少子化所以有些学校不得不废校,「西巢鸭创造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
二○○一年丰岛区立朝日中学校废校,校舍与体育馆维持原状被保留了下来,○四年八月便以艺术工场的形式重新开幕,作为丰岛区文化艺术创造支援事业的一环,包含「ART NETWORK JAPAN」与「艺术家与小朋友们」两个NPO组织共同管理经营,其中「ART NETWORK JAPAN」所举办的「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每年都吸引了很多的新人来大展身手。
除了艺术节之外,「西巢鸭创造社」还提供教室作为排练场,让年轻人能够以很低的价格来租用,教室还可以用来当做制作道具间,或是小型的演出场地。一楼还有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咖啡厅,常常都在这里举办艺文相关活动。总体来说,对于普遍无法拥有自己排练场的众多剧团,这实在是一个创作展演与艺文交流两相宜的好去处。
帮忙看戏 相互支援的「观众循环」
不过小剧场的潮流看似已经到达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但是观众群的组成却没有日渐扩大,小剧场的生态开始出现了一种「剧场朋友之间才会互相捧场的自我满足」状态。
日本的小剧场界存在着一种不成文的「业绩制度」,演员必须负责卖出规定的票数才能换取收入,否则就要自行吸收票价,在这样的业绩压力之下,只能请亲朋好友「帮忙来看戏」,或是邀请同是剧场界的朋友情义相挺来帮忙。于是「今天你来看我的戏,改天换你演出时,我再回去替你捧场回礼」的不成文礼数,便在这样的诡谲之下,使得看戏的观众形成一种自投罗网的循环,而且永远都会是这一群人在轮回,这是剧场界普遍的现象,连台湾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