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专业的艺评人才,国艺会首度启动「表演艺术评论人专案」,通过补助机制,鼓励长期观察、书写,提升知识、评论实力的累积,培植有志于评论书写的老将新秀,共同为表演艺术评论领域深化耕耘。不论剧评、舞评、乐评,乃至跨域评论,都能提升其自身涵养,扩充自我认识,在创作与观赏者之间,扮演引介、论述、教育、传播的知识功能。
在欧美艺坛,一篇评论可以左右一出戏的评价,甚至决定一出戏的生死。反观台湾,艺术评论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艺评人的角色与功能,常常为人忽略。评论不仅难以影响一般大众的看戏品味,连发话的对象都显得模糊。然而,演出与评论机制的双向互动,在表演艺术的生态链结中,又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专案启动 培育艺评
有鉴于评论之于表演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国艺会自二○○九年起推动「台湾艺文评论征选专案」(艺评台),著眼于艺评书写人才之培育,鼓励年轻艺文工作者能够对于当前艺文生态,借由深入的观察与分析,以不同的观点在艺评台激荡交流。二○一一年九月开站的「表演艺术评论台」,则以更积极的态度,加强全面、大量、多元、即时的公开评论,采用与大众生活贴近的网路经营,两年多来累积近九百篇评论文章,七十三万浏览人次,成为目前最聚焦的网路评论平台,亦开启了论述、讨论之风气。
今年,国艺会首度启动「表演艺术评论人专案」,通过补助机制,鼓励长期观察、书写,提升知识、评论实力的累积,希望培植有志于评论书写的老将新秀,共同为表演艺术评论领域深化耕耘。
专业发声 建立价值
表演艺术评论台台长纪慧玲说,「表演艺术评论人专案」期许的是一种「专业的发扬」的实践,「评论看似人人会写,也遍地发声,不仅实际上未必一定要建立一套架构框限发言者的姿态与模样,在风云乍起阶段,反而更多的投入者可能可以激荡出更多思辨。但不同的思维与写作,仍会将评论带往不同层次;不同的实践成果与过程,将浮凸出台湾表演艺术评论所累积或匮乏的面向。」
纪慧玲强调,「表演艺术评论人专案」最高理想境界不在扩充自由化,而在树立专业态度,建立专业价值。「为何写?如何写?」是极为关键的问题意识,通过评论人的养成与持续书写的经营、深化,相信不论剧评、舞评、乐评,乃至跨域评论,都能提升其自身涵养,扩充自我认识,在创作与观赏者之间,扮演引介、论述、教育、传播的知识功能。
「表演艺术评论人专案」将于今年五月收件,七月实施,针对各类表演艺术或跨域活动,提出写作计划参与征选。获补助者可于一年的计划期程内,获得最高廿四万元补助,书写廿篇以上之评论文章,并发表于「表演艺术评论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