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评论逐渐转入网路平台各自发言,可谓众声喧哗。(林韶安 摄)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我的专业是评论人/现象观察

网路时代 评论舞台开阔更多样!

近十年台湾表演艺术评论生态观察

台湾的表演艺术评论从报纸专栏首开先例,平面媒体没落后,逐渐转入网路平台各自发言,从个人感性抒发到培养专业理性批判,可谓众声喧哗,各有立场。评论的累积、演后讨论形成的文本,都是建构台湾表演艺术立论的知识档案,如果我们不当评论的生产也是匆匆流逝观后感而已,则更多好文的产生将足以协助我们观视著台湾的创作力如何、为何,迈向未来。

台湾的表演艺术评论从报纸专栏首开先例,平面媒体没落后,逐渐转入网路平台各自发言,从个人感性抒发到培养专业理性批判,可谓众声喧哗,各有立场。评论的累积、演后讨论形成的文本,都是建构台湾表演艺术立论的知识档案,如果我们不当评论的生产也是匆匆流逝观后感而已,则更多好文的产生将足以协助我们观视著台湾的创作力如何、为何,迈向未来。

因担任国艺会「表演艺术评论台」「台长」之职,这两年我常被邀请写下关于评论、评论台的操作、写作伦理、生态观察等文章,但这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为,在缺乏对话与研究基础上,上述观察或论述,几乎是闭门造车,单人独白,且缺乏理论脉络。我迫切认为,相关论坛或研讨、座谈有其必要性,不仅因为评论方兴未艾,潜力可期,也因为多所学校也渐次开辟学门或课程,关注于表演艺术评论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显见不论运用或研究,均足以受到重视,并不再是冷门或偏门课题。

报纸评论专栏首开先例  网站、杂志延续精神

话说一九九七年之前,平面媒体未尝见固定表演艺术评论专栏,《民生报》「民生剧评」首开先例,起因是当时在《民生报》文化版担任记者的我有次向纪蔚然老师邀约为某出戏写评,纪蔚然很「冷」地回答我,要写,就固定版面写,不然没用。

登时,被泼了一盆冷水,但也轰轰然觉得「有为者亦若是」。承老师看得起,身为媒体一分子,在可施力范围内应尽力改善这类环境。于是在当时文化版主任林英喆大力支持下,「民生剧评」每周一固定专栏版面平空诞生,纪蔚然、周慧玲、王墨林、林鹤宜、陈正熙、傅裕惠是主力评论人,间再邀约其他特约评论人,堂而皇之撑了四、五年。

随后媒体生态每下愈况,文化版自身难保,评论「文章深奥难读」、「只写小众戏剧谁看?」的上层批评压力与日俱增,二○○二年前后,专栏版面还是消逝了。紧接著是平面媒体整体产业的衰亡。再回过神的时刻,已到了上穷碧落下黄泉、扑天盖地漫身而来的网路世代。最先注意到的是一群无酬志工自建自营自写自编,囊括演前预报、演后评论、剧场交流、活动日志看板的「每周看戏俱乐部」网站(www.mjkc.tw),以及长期经营、隶属两厅院的纸本杂志《PAR表演艺术》因应阅读习惯改变,评论文章从过去两千字缩短为一千两百字,写字人「积习」难改,但可容篇数扩张,无异增加评论分量。

专业「表演艺术评论台」积极发声  网路媒介成主流

国艺会于二○一一年九月开办的「表演艺术评论台」当然是这几年最受瞩目的「版面」,在〈如何攻略评论台〉一文我曾写下下述资料:过去两年,评论台分别登载正式评论两百五十七篇(二○一二年)、一百九十七篇(二○一三年),接受并刊登投稿文章一百廿五篇(二○一二年)、一百卅九篇(二○一三年),由于表演节目多数集中于周末档期推出,上述篇数如以一年五十二周平均估算,每周登载的正式评论均四至五篇,投稿文章至少两篇。以全国各地演出量来看,每周四至五篇当然不足以涵盖全部节目,但史上迄今为止,表演艺术评论台应该是演后评论容量最多、生产力最高、节目覆盖率最高的言论平台。

去年,台新艺术奖在过去与平面媒体合作的「新艺见」专栏之外,也扩充另外专设「Artalks」网页,邀请年度观察人固定撰文。于是,目前可见表演评论主舞台显然都转向了网路媒介,包括个人脸书、部落格文章的披露或转贴、分享,《PAR表演艺术》电子书阅读形式及网路「抢先看」手法等等,网路媒介主流位置已站稳,从中体现的新的评论动能及批评风格颇值得观察。

网路平台取代专栏  个人感性抒发转入专业理性批判

首先可以提出的是,「平台」概念已取代了「专栏」框架形式,亦即过去因版面所限(同时也独揽)形成的诠释权力的忧虑或批判(在「民生剧评」时代,创作人不满无法提出回应,或私下抱怨文章观点过于武断的声浪所在多有),在网路时代,因私有空间与公众空间不断混同、让渡、位移的结果,个人与评论作者拥有的发言位置与权力已不再稳固,或至少不再是形式上的独一。不少演出团体频于贴出观众回响,以与评论文参照即为一例。同时,上述网路平台(表演艺术评论台、Artalks、每周看戏俱乐部)均开放投稿机制,鼓励公众参与讨论或回应,如此开放性设计有效地鼓励了更多诠释或文字的书写,形成某种广泛讨论的氛围。

其二,网路容量大幅扩增、书写量随之也激增的结果,形成不同面向的评价/评论风格。由于表演艺术浓厚的「在场性」特质,书写者参与(观赏动机)的方式、认知,书写的对象,对话的他者,都形成评论文不同的文本特质。投稿人或个人部落格多发抒观后感,感性介面居多。「表演艺术评论台」邀约的驻站或特约评论人,被赋与(也自我期许)专业评论人角色,多具有表演艺术相关背景,从编导、表演、舞台等呈现面向交叉分析,试图建构结构性认知与分析架构,比单纯的感性介面更进一步深化为理性介面。值得一提的,「Artalks」年度观察人涵纳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背景,视觉艺术评论人经常取用美学艺评语言加以论述,形成不同的评论风格。上述现象如何一步步形构台湾的表演艺术评论论述?这部分正是有待研究的主题之一。

三、承上,不同来源、作者的评论风格、语言,最终仍带有终极评价,这是表演艺术评论与视觉艺术评论极不同的特质,后者主要在赋予意义及诠释,前者却多带有优劣评价意识。之所以不同,或可归因于表演艺术的本质并不只是创造性的自我完成而已,而更多的带有与观者(有效性的)沟通、诉求目的,因此其展示手段本身就具有「交换价值」(不管有价或无价)。作为观赏、被诉求的对象,写评人提出感想或评价,不仅作为回应,也是这场「参与」的最终完成(而这个仪式是透过文字来描绘的)。然而,既涉评价,往往也触动创作人与评述(评论)之间的松紧关系。目前来看,上述较具即时性的网路平台虽然时效上非常贴紧节目上演节奏,但还不致像英美报评一样在演前即「判生判死」进而影响售票,但相对的张弛仍是有的。而从评文被转贴、分享次数来看,只要有评文产生,流通速度往往很快,显见观众非常乐于分享观赏文,这也是表演艺术高度参与感的特质的显见之一。

最后,评论的目的、价值、意义,究竟是什么?套用美学语汇,评论的行动伦理及其内涵是什么?为谁写,为何写,如何写?持续发生中的评论书写现象,现在/未来会对台湾的表演艺术产生什么影响吗?除了关切评论本身的知识/论述生产机制与生态现象,我们可能还需更多「评论的评论」或「表演艺术的深度评论」,如此才算真正完构表演艺术这门艺术的理论建构。换句话说,评论的累积、 演后讨论形成的文本,都是建构台湾表演艺术立论的知识档案,如果我们不当评论的生产也是匆匆流逝观后感而已,则更多好文的产生将足以协助我们观视著台湾的创作力如何、为何,迈向未来。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台湾艺评哪里看

《PAR表演艺术》杂志  par.npac-ntch.org
Muzik  www.muzik-online.com/tw
art plus  www.facebook.com/pages/art-plus-Taiwan
表演艺术评论台 pareviews.ncafroc.org.tw
台新艺术奖 Artalks  talks.taishinart.org.tw
每周看戏俱乐部 www.mjkc.tw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