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上舞台的戏剧作品,多半从完成剧本开始,《战马》的创作过程则是从创造台上的戏偶开始,导演汤姆.莫里斯与翻筋斗偶剧团透过许多尝试,打造出关节灵活、可以载人的马偶,并透过多次工作坊的训练,让操偶师与演员掌握操偶及与偶对戏的技巧与默契,为偶灌入生命,也让台下观众完全入戏。
二○○七年,伦敦的国家剧院推出《战马》,剧中使用与真实马匹、家鹅同样尺寸的戏偶,在出神入化、娴熟的操偶中,戏偶在舞台上有了自己的生命,无论是大小朋友,都目不转睛,随著它一起呼吸。动人的故事,精采的戏偶,加上民谣风格的吟唱,也使它票房长红,不仅转往西区商业剧院演出,也跨海到百老汇勇夺多项东尼奖,剧中主角战马乔伊(Joey)也成为国家剧院的明星,在二○一二年女王钻禧的游船庆典上,乔伊在国家剧院屋顶向船上的女王及皇室成员致敬。隔年国家剧院庆祝五十周年时,女王再度造访剧院,乔伊和一位男孩向女王献上花束,乔伊不仅嗅了女王手上的花,还一路护送她上车离开,架势十足。
从「偶」出发的制作历程
如今已在世界多国演出的《战马》,此出作品根据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麦可.莫普格(Michael Morpurgo)的原著小说改编。莫普格在一九八二年写就此书,故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据考证,一战期间约有一、两百万匹战马投入战场,而莫普格希望从描绘一匹战马的经历中,特别是由牠的双眼,看待战争。故事主角乔伊原先与主人亚伯特住在乡间,过著平淡的日子。然而战事爆发,乔伊入伍成为战马,少年亚伯特决定加入军伍,希望能够找到乔伊,与其相逢。故事中叙事的马儿,并不对战争胜败下评判,而像是中立的参与者。
尽管故事设定在英国乡下,莫普格并非只站在单一国家的立场来叙说故事,而是企图传达无论战胜或战败,战争对人们带来的伤痛。写作过程中,莫普格也访问曾参与一战的老兵,尤其是曾在英国德文郡接触过战马的饲养人员,借此让书中的场景描述更贴近现实。
搬上舞台的戏剧作品,多半从完成剧本开始,《战马》的创作过程则迥异于这样的模式。导演汤姆.莫里斯于一九九五年曾在巴特西艺术中心看过南非翻筋斗偶剧团演出的《高大的马》,为其中长颈鹿的操偶所著迷,并且思考与翻筋斗偶剧团合作的可能。于是从莫普格的小说出发,加上戏偶,再由中改编剧本。改编过程最大的挑战便是 原本马儿为主角的叙事模式,将乔伊的自述转化为流畅的故事。
每匹「马」都独一无二
如果拆解戏偶乔伊,材料包括皮革、金属、竹枝,拆开来看,物件本身并没有生命,是透过组合,加上人的操纵,使它开始动作、赋予它呼吸。在实际的演出中,乔伊并没有台词。舞台上,看见三位操偶师来「扮演」乔伊。两位藏身马腹,而一位操控马头,最重要的是——马背上还会有人骑著。谈及创造乔伊的过程,翻筋斗偶剧团的两位总监——艾居恩.寇勒(Adrian Kohler)及巴索.琼斯(Basil Jones)先尝试用木棍模拟马身,再横架梯子,让成人试著坐上去,测试人实际坐在戏偶上的重量。经过反复尝试和修改,设计原型经过国家剧院同意,才由偶戏团在南非的工厂逐一手工制作,也因此,每匹马都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乔伊并不会说话,但它在舞台上是生动的,借由它的呼吸、喘气声,及耳朵、眼睛等五官细微的动作,赋予马儿个性与生命。马儿的耳朵、尾巴则是最重要的部位,它们特别展现了乔伊的情绪,无论它此时是紧张、焦虑,或是放松,都可以从耳朵的转动得知。剧中演员的训练过程由一连串的工作坊开始,先从最简单的道具出发,让演员回想与马相处的经验,揣摩与真实马匹的互动,战马的两位导演莫里斯和玛莉安.艾略特(Marianne Elliot)也同时尝试用偶戏来叙事的效果。在工作坊中,发现观众很快地就忽视了操偶师的存在,转而专心地观看戏偶。尤其在台上其他人物静止的时刻,观众也更仍够专心欣赏乔伊的各种动作。
战马乔伊的身上藏有许多精巧的机关,让操偶师能够操纵各个不同的关节、身体部位。对于扮演乔伊的操偶师而言,需要仔细研究马的各种行为跟情绪,也必须反复练习,拿捏各种情绪、不同意义的马叫声,因为每个人的音域不同,每场演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一开始所设计的马儿原型,是以两人操控为设定;然而制作完成后,发现因为难以从马腹中操纵马头与颈部,于是加上第三人从侧边来操作。也正是因为三人同时操偶,彼此的默契十分重要,尤其是操控马身的两位操偶师,需要专注其中,跟著乔伊一起呼吸。无法在演出中交谈,留心自己与对方细微的呼吸及动作,便是在马身中两人相互沟通的方式。对于扮演亚伯特的演员来说,也必须熟悉与戏偶互动的感觉。相较于一般剧本里以对话来沟通的模式,亚伯特与乔伊间的「对话」,则并非纯然用语言来表达,乔伊的理解与回应,端看操偶师如何呈现马儿的敏感与灵性。
舞台与配乐精心打造时空氛围
除了吸睛的戏偶们,舞台上方的投影呈现了亚伯特在战场上的素描。为了呈现素描本跟著经历烽火而损伤的真实感,舞台设计刻意将投影做得有破损和手撕感。另外,在灯光设计上,温暖色调的舞台灯光,呈现小村庄中祥和、与世无争的气氛,对比残酷沙场上的杀戮战役,冷冽的舞台灯表达肃杀的气氛。战马乔伊的双眼以深色玻璃制成,透过光的折射,也忠实反映这强烈的对比。
值得一提的,还有剧中的配乐。战争爆发,改变的不只是乔伊和亚伯特的命运,也牵动了原本安宁的小镇。配乐作曲家苏顿(Adrian Sutton)与歌曲创作田姆斯(John Tams)合作,将民俗歌曲穿插剧中,并且安排吟唱人悠然唱出村人们的心情。透过考据,舞台和音乐编曲都参照了一战时期的艺术和民谣,以求更加贴近现实。
《战马》的大受好评,让伦敦国家剧院首度将制作转往商业剧场,此举所带来的商业收益,不但补足剧院因补助删减而短少的经费收入,也进一步为后续计划带来财源。尽管偶戏常给人「儿童专属」的刻板印象,《战马》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大型戏偶所带来的趣味与震撼,也吸引大小朋友同进剧场,甚至一看再看。从今年度开始,为了服务唐氏症、自闭症,或是对噪音、闪光较为敏感的观众,国家剧院也从《战马》开始,推出「无障碍演出」(Relaxed Performance),微调演出中的音效、闪光等舞台效果,观众如有需要,也可以自由进出观众席,不必拘泥特定时机才能入场的规则。如此以来,相信也将带给更多观众亲近乔伊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