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多年的「夏至音乐风」,让民众放松休憩,走出户外节能减碳。(台南文化中心 提供)
企画特辑 Special 台南文化中心卅周年特辑Special Feature/创建小史

文化的古都 表演的重镇

台南文化中心创建与发展

一九八四年创立的台南文化中心,是文化古都台南的第一座现代化展演场馆,包含了国际会议厅、音乐厅、展览厅,也是当时极少数能够让表演团体将运输道具舞台的卡车直接开到后台的剧场。走过开拓观众的艰困,卅年来以「以活动养活动,以节目养节目」的营运方式推动票房;○九年更改装国际会议厅为「原生剧场」,让年轻的创作者、中小型演出、团体,有了新的挥洒空间。走过卅年的台南文化中心,如何走向下一个卅年,令人期待!

一九八四年创立的台南文化中心,是文化古都台南的第一座现代化展演场馆,包含了国际会议厅、音乐厅、展览厅,也是当时极少数能够让表演团体将运输道具舞台的卡车直接开到后台的剧场。走过开拓观众的艰困,卅年来以「以活动养活动,以节目养节目」的营运方式推动票房;○九年更改装国际会议厅为「原生剧场」,让年轻的创作者、中小型演出、团体,有了新的挥洒空间。走过卅年的台南文化中心,如何走向下一个卅年,令人期待!

先经济而后文化,物质丰足后提升精神生活。一九七○年代中期,台湾社会开始收成经济奇迹的果实。行政院蒋经国院长继十大建设后,续推十二项建设,「一县市一文化中心」即是该政策下的产物。那时的文化中心,是以图书馆为主,演艺厅为辅,因此多的是由出身教育系统、图书馆的人士负责筹备,台南也不例外,先由教育局长白龙芽先生兼任筹备主任,后交给市立图书馆陈永源馆长,恰好因为台南当时已有市立图书馆,便能集中心力创建一座拥有国际会议厅、音乐厅、展览厅的台南文化中心。

那也是一个台湾各领域文艺再启乡土、本土的年代,如:乡土文学论战、素人画家洪通引发之热潮、李双泽谱写《美丽岛》等,都为下一个十年民间运动的喷发,累积了动能。

以节目养节目  困境中力求突围 

一九八四年,台南文化中心落成,精致的音响设备、气派舒适的空间,让号称文化古都的台南终于有了一座现代化的展演场馆,它也是当时极少数能够让表演团体将运输道具舞台的卡车,直接开到后台的剧场。而这时,文化中心面对的考验才正要开始。根据前主任陈永源对于七○年代的说法:「有很多国内、外高档艺术表演,都是略过台南直接到高雄上演,很少有过艺术经纪公司,会把台南府城列为重要的演出据点,让人觉得市民如果不愿意花钱买票,支持文化艺术活动,又岂能奢望对演出节目有所期待的百般无奈。」

「以活动养活动,以节目养节目」的营运思维,于是成了文化中心推展艺文的指导原则,力图将演出经费变大,卖力推动无法预测的票房,而不坐等场租。隔年十一月,文化中心义工队迅速成立,加成的软体服务,为全国首例。乘府城音乐风气鼎盛之势,文化中心亦创立附设之台南市民族管弦乐团。

新世纪新发展  期待古都艺术风貌再生

历经廿余年的辛勤经营,二○○九年来到新的转捩点,国际会议厅改装为「原生剧场」,让年轻的创作者、中小型演出、团体,有了新的挥洒、实验的空间,外地团队至台南巡演的选择性也增加,几年来,原生剧场的演出频率一直很高。同年,文化中心开始尝试委制节目,每年一部,历年来陆续与廖末喜舞蹈剧场、台南人剧团等合作《灵动运河》、《安平小镇》、《重返热兰遮》等具有在地元素的作品。文化中心的主动性与策划能力,继续在二○一一至二○一四年的「活化县市文化中心剧场营运计划」中获得验证,其中「艺术进区」就是将演出带到各行政区域,一则推广美学教育,也鼓动民众日后进入文化中心看戏的意愿。

最新的阶段,是二○一三年台南文化中心并入文化局,改制成立「永华文化中心管理科」,下辖台南文化中心、归仁文化中心、新化演艺厅。未来,文化中心将发挥大馆带小馆的精神与能量,并随著日后台江文化中心、台南市立美术馆依序落成,为文化古都台南开展全新的艺术风貌,值得众人期盼。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