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音乐说「再见」
专栏 Columns

用音乐说「再见」

说再见,是个很普遍的人类经验。无论是上学前挥手跟妈妈说再见,还是要离开夏令营必须和相处很多天的朋友告别。那种分离前、正要分开,还有离别后的心情常令人感到五味杂陈。不过离别,也常给艺术家们带来灵感,他们可以因此创作出歌曲、绘画或是诗。这篇文章中,我要描述的就是这种感觉。离别,也刺激到巴赫和贝多芬,让他们无法避免地脱离了绝对音乐的准则。

说再见,是个很普遍的人类经验。无论是上学前挥手跟妈妈说再见,还是要离开夏令营必须和相处很多天的朋友告别。那种分离前、正要分开,还有离别后的心情常令人感到五味杂陈。不过离别,也常给艺术家们带来灵感,他们可以因此创作出歌曲、绘画或是诗。这篇文章中,我要描述的就是这种感觉。离别,也刺激到巴赫和贝多芬,让他们无法避免地脱离了绝对音乐的准则。

当巴赫和贝多芬这两位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创作器乐曲时,他们通常写的是所谓的「赋格」、「交响曲」或是「奏鸣曲」的标题,但那只是在指示乐曲的结构。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是标题音乐。那是一种从乐曲标题就可以让听众清楚了解到音乐到底在描写著什么特定想法、人物或事件的乐曲。像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就是在描写拿破仑战败在俄国。

说再见,是个很普遍的人类经验。无论是上学前挥手跟妈妈说再见,还是要离开夏令营必须和相处很多天的朋友告别。那种分离前、正要分开,还有离别后的心情常令人感到五味杂陈。不过离别,也常给艺术家们带来灵感,他们可以因此创作出歌曲、绘画或是诗。这篇文章中,我要描述的就是这种感觉。离别,也刺激到巴赫和贝多芬,让他们无法避免地脱离了绝对音乐的准则。

写给哥哥的道别随想曲

巴赫家族,是历史上有名的音乐世家。有两百年,巴赫家族主导著某部分的德国音乐,他们一家人几乎都没离开过德国地区。唯一例外的,是大巴赫三岁的哥哥——雅各,他在一七○四年接受了一份为瑞典国王的军乐队吹奏双簧管的工作,所以搬到了斯德哥尔摩。在雅各离开前,十九岁的巴赫写了一首乐曲叫《离开他亲爱的哥哥随想曲》Capriccio sopra la lontananza del suo fratello dilettissimo(bwv 992)。在谱上,巴赫用文字写了对这首乐曲的描述——「朋友们聚在一起试图劝阻他离开,他们跟他述说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朋友们很感叹,因为无法阻止他,最后,他们给了他一个快乐的告别,响起的号角声,代表著司机已经来接他,并把他带走。」当巴赫写这首随想曲时,他并不知道他的哥哥将会在海外度过余生。

贝多芬并不是个容易相处的人,尽管他有令人高度尊重的艺术才华,但他的固执、傲慢与自大,害他知心好朋友没几个。唯一例外的是皇帝的第二个儿子——鲁道夫大公。年轻时的鲁道夫对于音乐比军事或政治事务有兴趣,所以他找上了贝多芬教他钢琴与作曲。其实,贝多芬只愿意教少少几个学生,但为了金钱与声望,他教了鲁道夫。这位皇家子弟很有才华,贝多芬一教就教了他廿多年,而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最后也变成了坚深的友谊。那段时间,鲁道夫也是贝多芬最慷慨的赞助人,为了作为回报,贝多芬写作了十四首不小的作品献给他。其中一首是《告别》,那是贝多芬唯一下过标题的奏鸣曲。

从告别到再见面的三乐章

一八○九年,法国对德国宣战,当拿破仑的军队接近维也纳时,鲁道夫和家人被迫逃到匈牙利去。贝多芬不知道何时可以再见到鲁道夫,所以在他要离开的那天写了一首乐曲送给他。在标题页,贝多芬标示了「告别,维也纳,一八○九年五月四日,鲁道夫大公起程……」在乐曲中,你可以听到很多的号角声和马蹄踱步声,还有在结束时,可以感觉到马车愈离愈远。和巴赫不同的,贝多芬没有只写道别的部分,在鲁道夫离开维也纳之后,他又写了整首奏鸣曲接下去的两个乐章。忧伤、慢速的第二乐章有著标题叫做「不在时」,而最后一个充满欢乐与活力的乐章则是叫做「再见面」。这首完整的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鲁道夫回来一年后献给他的。也因此,贝多芬为后人留下了这个极其个人经验的音乐记录。

今年八月,我的大女儿离开台湾到纽约读大学。在机场,我们说再见,但气氛有点尴尬。我试著用自认幽默的言语去改变那种感觉:「别担心,这不是巴赫作品的那种永别;如果是贝多芬的,我们也只是第一乐章!」对于我的这种「幽默」,我女儿的回答就像任何正常的十八岁孩子一样:「你是有什么毛病吗?老爸!」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