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蛰》灵感虽撷自汤显祖剧作《牡丹亭》,却以大陆中生代作家余华《古典爱情》,极尽残酷的手法示人爱情的另一面。(体相舞蹈剧场 提供)
舞蹈新讯

李名正狂想曲,电音版《牡丹亭》

体相舞蹈剧场《惊蛰》

体相舞蹈剧场《惊蛰》

2006/12/5~7 7:30pm 台北新舞台

2006/12/16 7:30pm 宜兰演艺厅

INFO 02-33939888

继二○○四年《城市.数据》让歌仔戏、现代舞、诗歌同台后,睽违两年,年轻编舞家李名正再出奇招,新作《惊蛰》灵感虽撷自汤显祖剧作《牡丹亭》,却以大陆中生代作家余华《古典爱情》,极尽残酷的手法示人爱情的另一面,口白、戏剧情节、多元意象拼贴、混血的舞蹈语汇,配上年轻世代的电音,全然颠覆了古典文学的动人凄美。

李名正震慑于两文本之间的冲突与差异,引发对爱情的一种情殇,他强调,此作无意诠释《牡丹亭》或《古典爱情》之桥段,但就个人观感,提出「爱情看似有情却是无情,以抒情手法横越古典与现代之间,表现怅然若失的创痛,及难以为继的恐惧,并流露一种情殇症状。」《惊蛰》既有东方想像,也揉合西方思维,「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无奈春情似虫儿般蠢动,现实中被压抑的情感紧紧缠束,不论时空,沉睡千年,只为一梦,竟惹得终生寻觅。(廖俊逞)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