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的爱乐厅是最典型的「葡萄园式」音乐厅。(柏林爱乐 提供)
焦点专题(二) Focus 休馆为了走更远.国家音乐厅「微整型」/延伸探索

关于音乐厅的天才十问

为什么有的地方叫音乐厅?有的地方叫歌剧院?不是都大同小异吗?

音乐厅的Size,都要那么大吗?

音乐厅只能听古典音乐,不会缺乏社会正义吗?

音乐厅之所以不是「多功能展演厅」,自有其理由与奥妙,为了满足乐迷的耳朵,专业的音乐厅如何出招,就让我们的资深乐评人李永忻为读者们娓娓道来……

为什么有的地方叫音乐厅?有的地方叫歌剧院?不是都大同小异吗?

音乐厅的Size,都要那么大吗?

音乐厅只能听古典音乐,不会缺乏社会正义吗?

音乐厅之所以不是「多功能展演厅」,自有其理由与奥妙,为了满足乐迷的耳朵,专业的音乐厅如何出招,就让我们的资深乐评人李永忻为读者们娓娓道来……

1. 音乐厅的Size,都要那么大吗?

是的,尽管徐志摩说过「数大便是美」(虽然有点冷,但断句请小心),但是音乐厅的Size大小,跟男性自尊绝对没有必然性。真正有关的,是卖票多几张,客诉尽量少!

话说场馆的极限,就是希望卖出最多张票又不被消费者客诉。所以一个好的场馆,就是在这两大极端中,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不论你的经济学老师是凯因斯马克思还是锁螺丝,当代公认音乐厅的明牌都是:「2000」——斯斯有三种,每个卖两千!

2. 音乐厅是不是都很「高科技」?

太空漫步、瑜伽体操、巨型投影银幕、镭射灯光气象万千……对不起,那是流行音乐会,你走错地方了!

一个严肃的音乐会是不来这些雕虫小技的!合格的观众要讲规矩,要谈气质。演奏得精采不能当场喝彩,感动得泫然欲泣更不能大剌剌地擤鼻涕。这里是受洗圣徒的心灵契合,不是呼群保义的梁山兄弟!舞台上的音乐家渴望的是与你私密对谈,你应该要屏除一切物质欲望,进入冥想的世界——对了!只要不打呼,宁愿你睡著,都不要宛若身上长虫般地坐立难安。

这么说好了,音乐厅里最高科技的,是观众的手机。而且,你还得关机!

3. 为什么音乐会,我连打卡都不行?

别说打卡,想拍照都成问题。一个不小心开了机,工作人员还会不厌其烦地过来让你当场下不了台!

美其名为了照顾每个赏乐者的权益,同时也顾及赏乐多贵人,演出前就是会忘了把手机关机,音乐厅都会针对手机讯号做某种屏蔽。说穿了其实还是为了顾及演奏者的颜面:您想想,万一台上的人荒腔走板,第一时间脸书就公布现行犯,您说让这些国际演奏家的脸往哪儿摆?

让人庆幸的是,大多数的音乐厅采取的是「防卫性」的屏蔽:附近架设的基地台既少且弱,隔间墙壁又厚又重。万一去了少数服膺「攻击就是最好的防守」,譬如某些极权国家或战斗民族,场馆甚至会放出干扰波的方式隔绝收讯——效果真是好得让您耳根清静,连侵犯人权的声音都听不见。

4. 音乐厅只能听古典音乐,不会缺乏社会正义吗?

谁说的?至少在中华民国台北市,我们国家音乐厅的节目一字摆开,绝对符合社会正义的公平原则!

但老实说,这样很无趣耶!您想想,如果不在小酒馆里听爵士乐,烟雾弥漫与杯觥交错还得靠幻想;不在茶馆戏台听戏,茶不能乱喝瓜子更不能乱嗑;不在剧院里看芭蕾,乐团跟舞者挤在一起让人觉得想要改写「目不暇给」的定义……什么?您说也有很多戏剧的配乐不是现场演奏?——听「卡拉」您不会想退票吗?

总之,少理那些古典音乐的基本教义派。好的音乐场馆难求,具有艺文指标意义的圣殿更是万中选一。但是要记得,音乐厅本就不该是「万灵丹」,声学基础就是为了演奏古典乐而设计,话说要是所有的表演艺术都有如此好的场地可以欣赏,谁愿意跟古典音乐瞎凑合!

5. 为什么有的地方叫音乐厅?有的地方叫歌剧院?不是都大同小异吗?

同样叫沙朗,你会去「贵族世家」要莎朗.史东的签名照吗?

既然叫「音乐厅」,里头就是玩音乐的;叫「歌剧院」,那地方就是搞歌剧的。您想想,看歌剧的时候舞台挤了乐团,唱歌的人扯著喉咙跟乐团火拚,台上歌手吹胡子瞪眼,台下观众一样气得脸红脖子粗,成何体统?

来来来,您有没有发现,歌剧院或戏剧院的舞台前面,通常有个洞。那叫「乐池」。人家西方古典音乐传统数百年,早就发现乐团音量常常压过演员的歌声。为了保持两造的势力均衡,人多势众的就通通丢到舞台下面,大的音量往屋顶上冲,舞台上的歌手往台下喊,一来一往不就扯平了吗?

什么?音乐厅有时也会演歌剧?这……是啦,谁规定莎朗.史东不能去贵族世家吃牛排……

6. 听说有活的(live)音乐厅,难道音乐厅会说话吗?

活的音乐厅,让你仙乐飘飘处处闻;音乐厅如果是死的,神仙难救无命鬼!

残响(reverberation time),姑且就当作是唱KTV的echo好了。残响愈长,表示声音回荡在音乐厅中的时间就愈长。我们洗澡的时候不是歌声特别好听吗?这就是残响的妙处!

通常残响超过两秒的音乐厅,就被叫做是一个“live hall”,低于两秒的就是“Dead hall”。但这玩意儿不是愈长愈好,还得看演奏者是否知所进退,不能冒然躁进。否则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样搞音乐,再活都会被搞死。

下次你想知道一个场地是生是死,拍个手,听听声音持续多久就知道了。不过可别因此在音乐演出之中乱拍手,这种行为只能证明死的是自己!

7. 还听说当代音乐厅的设计师,不是种葡萄的,就是卖鞋的……

那是两种音乐厅的空间形状,正确名称叫「鞋盒式」跟「葡萄园式」。

「鞋盒式」,顾名思义就像个鞋盒一样。短的一边放舞台,长的盒底坐观众。这种音乐厅,牌子老信用佳,一试成主顾。维也纳爱乐的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的大会堂、美国波士顿的爱乐厅,就是人称三大鞋盒之王!

至于「葡萄园式」,有点像是救国团围著营火玩团康。音乐就是营火,观众跟著台上乐手扶乩降坛。当初设计师一句话:「这就好像在山坡上,种了一片片葡萄园一样。」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葡萄却酿成了音乐的美酒。像是柏林的爱乐厅、洛杉矶的迪士尼音乐厅、日本的三多利音乐厅,都是此道中「厅」。

8. 听说如果观众少,音乐会就很难听。这样演奏者也太不敬业了吧?

话可以乱说,音乐会可是不能乱缺席的!如果是一个声音效果很好的音乐厅,满座时跟票房凄惨时,声音的品质真的会是大为不同——因为少了在场数千个肉体,被吸收掉的声音太少,互相干扰的情况就会严重起来。所谓「票吾票以及人之票」,用在音乐会上还真是利己利人。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音乐厅,会在天花板上放上一片片的弧形板。这种通称叫「反响板」的工具,调的就是音乐厅的音色。没有反响板的音乐厅,当然不是就逊掉了。,凹凹凸凸的墙壁,甚至墙边或是角落的雕像或花束,都是调音的工具。

不过你也不能怪人家演奏家,好不容易登台演出,台下空荡荡的一片,换成是我,心情也很难好起来……

9. 每次看到舞台后面那一根根的馆子,听说叫做管风琴。要有管风琴才能叫音乐厅吗?

似乎每个音乐厅,都得有一座管风琴。这里有土豪的奋斗,以及上帝的恩赐。

话说世上还不存在音乐厅的时候,除了你是土豪可以赞助作曲家,否则听音乐只能上教堂。因为音乐是神的恩赐,作曲要奉献神——既然需求决定供给,所以早在十八世纪之前,盖教堂的时候就顺便装管风琴。未料土豪发现音乐能赚钱,想跟上帝分一杯羹,乾脆自己盖音乐厅来传爱人间——问题是,人们只会盖教堂,音乐厅该怎么盖没人知道。土豪们一不做二不休,乾脆盖一个没有神坛的教会,权充音乐厅——前面说的鞋盒式音乐厅,就这么来的。

所以不是有每个音乐厅都得有管风琴,而是没有管风琴,卖鞋的跟种葡萄的还未必能涉足音乐产业。

10. 听说,音乐厅常闹鬼……

三千多年前,孔子不谈怪力乱神;今天民国一百多年,且用文明来说服!

跟冰箱里剩菜没密封会互相窜味儿一样,音乐厅同样会窜音。好似万籁俱寂的失眠夜晚,抽水马达与大楼锅炉的共振往往令人抓狂!万一土水抓漏的搞不定,安眠药或百忧解的药厂便等著坐收渔利。

最常根治音乐厅窜音的方法,通常会用「屋中屋」的概念,用一个外面的房子,把那个鞋盒或是葡萄园给悬挂著包起来。千方百计无非是希望世世代代传香火,但结果却未必子子孙孙永保用:想当年卡内基音乐厅,被不断经过的地铁搞得胃口尽失,最后改建了事。可是伦敦有个Kinsway录音室,反而因为经常录到地铁经过的声音,还变成音响发烧友斗机的最爱呢!

觉得音乐厅真麻烦,不如在家听唱片来得身体愉快精神健康吗?学学那些死忠的棒球迷吧,他们舍弃各种角度的特写镜头,慢动作的一再精采重播,一个劲儿地往球场跑,所谓何来?

因为啦啦队穿得很火辣吧!

这……不光是这样啦……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