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音乐演出,配上变化万千的多媒体与灯光变化,吸引你的,是音乐,还是眼前的奇幻景观?就像以前歌剧、乐剧、音乐剧的美学争论,到今天则存与音乐与其他领域结合的演出中,孰轻孰重?如何不反客为主?成为参与制作的艺术家的重要考量。可是当音乐作品被写出后,诠释者在舞台上的演出,原本就是他们对乐曲理解后进行的再创作,多媒体与灯光的呈现,是否也可如是观?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从古至今欲与其他艺术媒介结合,都很容易被抢其丰采,削弱其能量。以已属音乐类型的歌剧为例,观赏歌剧时,台下的观众必然被舞台上感人的情节所吸引,被夸张的演员动作所迷惑,此时音乐部分占记忆的比例,相信绝对不及情节与演员夸张的动作。音乐剧是最亲民的音乐戏剧作品,例如演出数百场不坠的《歌剧魅影》,无人能拒绝的迷人音乐,但是如果没有原先的戏剧演出与感人的歌词,会有多少人可以一直听纯音乐的部分?
如何不让视觉抢走听觉?
这是古典音乐与其他艺术领域及媒材合作的难处,也是西洋音乐史上讨论了两百多年歌剧中文字与音乐孰轻孰重的议题,所以产生了「华格纳乐剧vs.义大利歌剧」的歌剧美学争论。今日,这个议题已经延伸到音乐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产生纯音乐与其他媒介跨界合作的问题,例如利用多媒体装置艺术、电脑、灯光设计与其他媒材等等。虽然利用电脑运算程式与多媒体科技今日仍属实验性质,但是早在一九四○年代,巴黎的皮耶.雪佛(Pierre Schaeffer)等一群电子工程师已经进行名为「具象音乐」的电子实验音乐,运用录下周遭环境的声音来进行音乐上的创作。
今日的科技更为进步,运用的手法更为娴熟,已经可以利用感应器(Leapmotion)捕捉舞台上演奏者的动作,立即投影在舞台上的布幕,配合由电脑程式运算或电子合成器发出事先预置的声音,但是这样的做法,的确吸引了观众观看萤幕上演奏家的画面,或是可以了解音乐的氛围,但同时音乐的实际演奏是否瞬时沦为配乐?这倒是值得深思的议题。
台北数位艺术节首奖得主、新媒体艺术家王连晟与灯光艺术家邓振威,将为二○一五年两厅院「新点子乐展」的三场当代音乐演出,设计灯光与多媒体的装置艺术。曾参与国外多个艺术节与里昂艺术村驻村的王连晟表示:「在『收藏心事』的第一部分运用感应器,捕捉了演奏者在空中虚拟演奏钢琴的动作,但是音乐是透过合成器之后发出的变形声音,音高与音色都有可能随著场景的变化有所改变,而不是现场乐器演奏所发出的实际乐音。」这样的手法,突破传统音乐演奏的概念,让真实的演奏家站在台上虚拟地在空气中演奏乐器,却挥舞出非乐器的声音,此时台上的表演者是演员,还是演奏家?
这概念来自于互动商业中行之有年的做法。曾经在互动多媒体商业公司工作的王连晟,首次将此概念运用在音乐上,是二○一四年与作曲家赵菁文在中国音乐学院参与北京「传统音乐节」时,将其运用在古琴演奏家黄梅的演奏上。当黄梅演奏古琴曲《梅花三弄》时,王连晟用感应器感应她肢体上的演奏,然后在萤幕上投影梅花树,当感应器感应演奏家的演奏动作时,萤幕上的风就会随著演奏家的手势将花瓣吹落至同一方向,目的在呈现乐曲的氛围,现场效果奇佳。于是今年的乐展再次运用感应器,虽是同样的手法,但是过程中,王连晟不断地思考如何运用感应器来辅助音乐,让表演构成的形式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夺其音乐的丰采。
「今年三月到法国里昂的国际艺术中心驻村时,他们使用自行开发的感应器,也计划用多支手机组成交响乐团演奏管弦乐曲。所以这类多媒体的科技运用,在全世界各地不断有新突破。但是是感应器的运用,还是要看各地观众的接受度。」王连晟说。同时他也同意不管是运用感应器或是手机,即使是利用新科技,只要是音乐会的实际演出,仍要以音乐为发想的主轴。
让抽象的音乐具象化
灯光设计是舞台上变化氛围的关键,也是最抢眼的,向来只要有灯光变化设计的音乐演出,往往会抢掉音乐的丰采。灯光艺术家邓振威更是深谙其中之道,因此在与音乐团体合作时,虽用剧场角度看待新制作,却也小心翼翼地不让音乐与灯光失掉彼此。「这是我第四次与音乐家合作,与王连晟是第二次。第一次与音乐合作是在二○一三年与台北室内合唱团合作类剧场的人声媒体的跨界制作《无》,那一次也是至今最满意的一次。当时,我结合视觉与表演艺术,入围当年度的『台新艺术奖』,是少数能够入围的音乐演出。」邓振威说。
所以这次「新点子乐展」的第一个制作、法国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的演出,他尊重音乐家的想法,所以只有基本的音乐会灯光。第二场的音乐会,与音乐家沟通之后,将会与王连晟在某些乐曲上作出灯光色调的变化,因为灯光是非常抢眼的,会抢掉音乐上的表现,所以秉持音乐会还是要回到音乐本身的理念,以音乐为主,视觉为辅 ,视需要才出现, 因为两者是在为同一件事说话。
然而在装置艺术上,可运用的方式更为广泛,所以在与音乐家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更多概念上与实际演奏上的磨合。因此在第二个制作「收藏心事」的第二部分,虽然与音乐家在概念性的问题上有了共识,但是讨论的过程,发现不同领域,的确需要更多的沟通与磨合。王连晟说﹕「音乐家比较难以想像其他材质发出的声音,例如电子合成器的声音或是现成容器中装水,之后发出的水声,或是在第二个制作第一部分中,在巨大的贝壳内装入麦克风产生巨大的回音。这些实验性的作法,他们需要有实际上的实验,真实地听到声音,才能接受,是比较实物派的。」
所以在这次「新点子乐展」中,策展人赵菁文的角色就显得非常重要。赵菁文能够快速地吸取新观念与想像媒体创作者所提出的概念,虽然也有「音乐家著重的是时间,媒体艺术家著重的是概念」的差异,但是她仍大胆启用年轻一辈的多媒体与灯光艺术家,结合音乐会的表演方式,在演奏家与多媒体艺术家之间成为沟通的桥梁,才能成功、具象地诠释抽象的音乐,也为音乐演奏的方式走出一条新路。
多媒体与灯光对音乐的诠释
在第二场的第二部分,当1002打击乐团的三位打击家在舞台上演奏日本当代作曲大师武满彻与光有关的作品《雨树》时,邓振威与王连晟为了符合音乐中的情境,呈现乐曲的氛围,设计模拟真实雨滴的光之雨滴。当打击在舞台上奏出声音时,光之雨滴也会随著音符的声音自空中落下,配合地面上的投影,最后三位打击家已经站在由光组成的湖面上,呈现了武满彻音乐中光与水的关系,颇有日本庭园「禅」的意境,这是音乐家与多媒体艺术家讨论之后,大胆创新、精采的演出设计。
「但是这首非常有意境的乐曲,我曾担心在作出具体画面的呈现之后,是否会『框住』观赏者的想像?」王连晟提出质疑的同时,相信这也是许多不同艺术媒介与音乐演奏跨界合作时,所产生的疑惑。可是当音乐作品被写出后,诠释者在舞台上的演出,原本就是他们对乐曲理解后进行的再创作,所以同一件作品由不同艺术家诠释,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增加了视觉多媒体的新科技与灯光设计,绝对会有更多不同新作的产出,甚至有可能削弱音乐的力量,因此音乐在整个制作中的分量,才是策划者与执行者必须拿捏清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