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音乐家故意搞怪!随著音乐家们愈来愈丰富的想像,传统的五线谱早已不敷使用。不信,想想传统记谱法要如何应付用指甲刮弦、用手肘压琴、在钢琴琴弦里边弹边「加料」,甚至加上电音、边弹边玩游戏……没有作曲家的绞尽脑汁、重新设计,又如何将抽象变成纸上的具像?再说,五线谱最初也只从一条线,加到现在的五条线。如果传统线谱是这么衍生而来,那么谁说,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加入「发展」的行列?线条、色块、空间、几何图形……怎么看、怎么玩,就让精选的纸上乐谱展,引您进门道!
乔治.克朗《直上山岗》Unto The Hills
选自美国作曲家乔治.克朗于二○○二年创作的一首为女声、预置钢琴与打击乐器的作品《直上山岗》。此页为九首歌曲中的第五首〈也是轴心曲〉。这个中心圆的乐谱由打击乐者I与II演奏,不断反复圆圈上的音符,而至这首段落结束;而圈外放射状的的八短行乐谱,以A至H标记,由打击乐者III、IV与扩音钢琴演奏两种交替的音乐内容。斜角短句ACEG以极慢速地(八分音符等于44)、疲倦阴沉地进行著,钢琴家需要手持打击乐器古钹去刮弄钢琴内的琴弦,「刮」出那个慵懒的旋律;而相对的,正角短句BDFH则是晶莹剔透、活泼的旋律,钢琴以正常的方式「弹」奏。
作曲家标示,中心圆声部先演奏一圈,而演奏第二圈时,外圈的八短行乐谱开始演奏,如此,两种时间,圈内与圈外同时地运行著……
拉亨曼《刮葫》Guero
选自德国作曲家拉亨曼作品《刮葫》(一九七○年创作,一九八八年修订)的首页。作曲家说明,垂直的空间表示钢琴由低至高全部的琴键范围,水平的刻度,一格代表一秒。每一个弧线,表示每一次以手指尖的指甲滑「刮」动的乐句,从头至尾没有一个正常「弹」奏的音。
弧线开端如果是正方框,表示该句须刮动靠近钢琴家的白键侧面;如果是圆圈框中加一圆点,表示该句以一指尖之指甲刮动白键面。全曲共有六种演奏的位置,例如黑白键交接之处、调弦轴等。弧线中途如果有圆点,表示该处须稍停顿再继续,或甚至依指示刮动出渐快或渐慢的颗粒节奏……
史托克豪森《混合》Mixtur
德国作曲家史托克豪森作品《混合》,为管弦乐团与电声,此页选自一九六七年修订,为小型乐团的版本。《混合》是史上最早为乐团与即时电声的作品之一,就现场电声技术而言(主要是四个正弦波震荡器与四个环形调变器),是当时的创举。当然,现在以一台电脑与简单的程式就能轻易呈现!
管弦乐团分为五部分:SCH为打击乐、H为木管、B为铜管、P为拨奏、S为弦乐。电声的四个震荡器(oscillator)则以「~」表示,在拍频0-4200Hz之间,依据谱上的拍子进行而调动。乐谱顶端的数字8代表8个单位拍,每一页乐谱可由指挥决定一种演奏速度(因此换下一页乐谱就可以换另一种速度)。每一种乐器须选择三种小节内的「几何图形」,然后当该图形存在于那个拍点时,才须演奏。演奏的音高可依据图形的高低位置自行决定,但皆须如同短促粒状的声响。
此作品虽为创举,然而在演奏实务上极为困难,布列兹自七○年代以来,数次指挥演出此作品,也于一九八二年指挥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演出(二○一五年新点子乐展邀演之法国首席乐团),但因演奏沟通上有困难,两位大师级作曲家因此渐行渐远。
李给替 Artikulation
匈牙利作曲家李给替(György Ligeti),于一九五八年在西德广播电台(WDR)电声中心创作了实验电声作品Artikulation。而后在七○年代,艺术家 Rainer Wehinger为此作品制作了一份他所谓的「听觉乐谱」(aural score),目的在让大众透过谱面的视觉效果「读懂」这些声响。
每一个方框的横轴为时间,下方的刻度每格一秒,而纵轴为音高。上方的圆形表示声音出现的方位(前后左右),正方框数字代表段落或乐句。框内的声响内容,以各式各样的图形表示「声响的形状」,大小点、方形、圆形、长线、曲线等,直觉地代表短音音色、长音、滑音、强音、和声等音响质地。谱上一片片云雾般的背景,表示该处有回响(reverberation)的加入,而各种色彩表示的是声部与层次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