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曾获话剧金鼎奖。(于善禄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表演艺术比赛面面观/国内现象/音乐

跨不出校门口?

戏剧比赛在台湾

非专业的各级校园戏剧比赛活动相当多,专业的「剧场界」却没有一套评鉴制度,即使拥有戏剧比赛得奖的光环,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实质效益。

非专业的各级校园戏剧比赛活动相当多,专业的「剧场界」却没有一套评鉴制度,即使拥有戏剧比赛得奖的光环,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实质效益。

从计量的角度,略数一下台湾各式各样的戏剧比赛名目,光是以地区的画分来看,就有全国大专杯话剧比赛、地方戏剧比赛、台北市戏剧比赛、高雄市政府戏剧竞赛等;以各级学校校际之间的竞赛来看,也有全国高中英语话剧比赛、青少年戏剧比赛、超级兰陵王等;有各类媒体或社会机构所主办的,譬如公共电视戏剧比赛、3P艺术网站(已停止营运)晶球奖、中国时报娱乐周报年度十大表演艺术节目、扶轮话剧比赛、春晖话剧比赛等等;如果时间再往前回溯三、四十年,民国五、六十年代,当时的「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1961-1984)也会针对每年的戏剧演出,颁发话剧金鼎奖,以张晓风为主要编剧的「基督教艺术团契」便曾以《画》(1969-70)、《第五墙》(1971-72)、《武陵人》(1972-73)等作品荣获多项话剧金鼎奖。当然,还有更多存在于校园里、社团间、机关团体中的戏剧竞赛活动,无法一一列举。

校园中的戏剧比赛

在台湾,戏剧比赛尤其容易在各级学校的校园中看到,但是这个现象的背后原因却不尽相同。最多的一种情况就是,将戏剧比赛放在每学期或每学年的社团成果展当中,所谓的比赛,便成了和其他不同性质社团的竞赛学习成果,借以增加成果展的多样化与精采度,除非某一参赛组别表现特别差劲,否则通常在颁奖时刻,校方会想办法利用各种奖项使各组通通有奖、皆大欢喜,形成一种师生同乐的热闹气氛。学校对於戏剧比赛,多半视之为校务推动的项目,或者将其视为经费核销的名目之一,花样、目的层出不穷。大体来说,戏剧比赛的非艺术目的比纯艺术目的要多得多,有的为了增进语言学习、有的为了宣导正确观念(如增加学生对性教育的认识、交通安全、师生伦理等)、有的为了增进同侪情谊、有的为了使上课方式变活泼、也有的被视为娱兴节目花絮,不一而足。

其中,又以英语话剧比赛(其他外文较少)最冠冕堂皇与传统悠久,尤其是设有英文系的学校,经常会透过班际或校际英语话剧比赛的举办,藉生动活泼的戏剧活动,来训练学生外语能力的表达与胆量,并经由搬演国外名剧的机会,让学生亲炙大师的呕心沥血之作,同时也可以借由戏剧比赛的准备与排练,增进学生对班上(或系上、或学校)的向心力。站在校方或系方的立场,多半是以增进英语教育为出发点,但是对某些有心的学生而言,却可能从此开启戏剧之门,根据笔者对师长朋友圈中非正式的统计得知,有许多人就是在大学时期就读英文科系(如王孟超、赖声川、钟明德、纪蔚然、周慧玲、朱静美、刘守曜、赖慧勋等),因为阅读剧本的机会较别的科系为多,再加上各式各样的话剧比赛活动(Play Contest、迎新剧展、年度大戏、毕业公演、全国英语话剧比赛等等,甚至分组报告呈现也算),从此和戏剧结下缘分。

大专杯话剧比赛

另外一个对莘莘学子影响较深的,则属全国大专杯话剧比赛。自从青年剧展(1967-84)与世界剧展(1967-84)随著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的解体而停办之后,大专杯话剧比赛便取代其位子,提供大专院校青年学生一个可以表达自我的管道,直到两年前停办为止,其所曾产生的效应,在大专院校里头不可谓不小:有人因为参加这项比赛而被赏识,从此坐上电视新闻主播台(谢向荣);有人后来当了电影导演(李安曾获大专组最佳男演员奖);有人因志同道合,共同组成了「临界点剧象录」(注),书写了台湾小剧场运动史的一章;有人从此致力戏剧表演的教育工作,并在多所学校担任话剧指导老师(如方静琦、詹慧玲)。兹举最近一次(八十八年度)全国大专院校话剧比赛为例,整个比赛历经了三个多月的初赛、复赛与总决赛,最后才选出四个团体奖项(冠军、亚军、季军、团体精神奖)和八个个人奖项(演出指导奖、导演奖、表演奖、音效设计奖、舞台设计奖、灯光设计奖、服装与造型设计奖、最佳创作剧本奖),在众多获奖者当中,有人目前就读于台大戏剧研究所(王玮廉),也有人从事相关的剧团与艺文媒体工作(陈雅雯、詹淳惠)。

戏剧比赛的效应

如果我们改从「质」的观察角度来看待戏剧比赛此一现象,不可讳言的是,在九年一贯课程实施之前,长久以来,台湾的教育体制里头,一直只有美术(或美劳)与音乐(或唱游)被纳入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民间也有许多的舞蹈班,可偏偏演戏被视为不务正业,更不用说有体系的戏剧训练;相较之下,即使有上述这么多所谓的戏剧比赛,若从演技面评之,根本无法产生或凝聚某一个标准的共识,而若从技术面评之,紧凑的比赛档期,只会让参赛者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使得技术表现大打折扣。

在音乐界和舞蹈界的竞赛当中,存在著较为普遍客观的演奏技巧或舞步难度等评分参考标准,可是我们却很难在现代戏剧界里找到一个清楚的技术指标。因此,戏剧比赛的获奖者,其实通常只是评审将所有的参赛者比较之后,所商议出来的相对佳者,并非绝对佳者。戏剧界并未如音乐、舞蹈般,透过大赛建立起一套进阶式的、对于艺术表现能力的考核制度或相关的证照制度,也因此,在戏剧比赛当中所获得的奖项,对于未来的升学或就业并没有直接助益。

戏剧比赛对于台湾剧场界的品质提升或人才培养,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提供我们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但不可否认的是,非专业的各级校园戏剧比赛活动相当多,专业(或者应该说经验较为丰富)的「剧场界」却没有建立一套评鉴制度,无法提供一个稳定的技职环境,空有「行业意识」,却无具体行动(譬如戏剧工会),再怎么打拼,还是势孤力单,即使拥有戏剧比赛得奖的光环,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实质效益。

总而言之,不应小看戏剧比赛的潜力与影响,其所牵涉到的结构性环节,包括戏剧教育、生涯规画、升学就业、文化深耕等面向,如果没有完善的配套方案,戏剧比赛就只能是学生在校园里扮家家酒,永远跨不出校门口!

注:

参见拙作〈打开台湾剧展史〉,《表演艺术》第九十九期,P28〜31。

 

文字|于善禄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讲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