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行销人士建议,有效行销策略建立于知己知彼,各个剧团的规模资源或异,但是若能洞悉环境的趋向与脉动,弹性调度内外在相关资源,一样可以为剧团创造行销上的佳绩。
台湾的媒体环境近年来有著不小的改变,除了政策开放后一连串的蓬勃发展效应之外,网路的出现更造成一股革命性的冲击,网路人口成高倍数增加,普及率一日千里,更重要的是网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资讯传递模式,直接、开放。
媒体一向是剧场处理行销的重要课题,面对网路新兴媒体,是不是可以激发出剧场在行销上的新方向?3P表演艺术资讯网的行销顾问邱哲政表示,网路与其他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主动权的拥有,只要剧团愿意,随时可以制作自己的网站,传达自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讯息,不像其他媒体受限于版面、时段、作业流程与取向筛选等问题;此外,网路的好处是「一直在那里」,一个演出讯息能出现报纸版面几次?电视或广播上的新闻只会在播出时段出现,观众错过就错过了,网路却不受到这些限制,每个剧团可以因此拉长宣传期,甚至在制作期间就开始与观众互动,呈现剧团的制作情况、进度或是与观众进行讨论等等,这对于观众认同感的建立,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根据邱哲政的观察,网路人口与剧场人口有相当的同质性,譬如女性、上班族居多,以及普遍年龄较低的倾向,所以剧场利用网路行销可说是相得益彰。
除了媒体的部分,目前国内单凭票房维持的剧团终究有限,而国家补助又僧多粥少,因此争取民间赞助成为许多剧团在行销上的重要工作。曾多次担任剧场制作人现为广吿公司负责人的孙天珍,因为经常半义务地担任艺术家朋友的经纪人,介于企业与艺术之间的「桥梁」经验非常丰富,她认为剧团不能有需要时才想到向企业募款,尤其是规模有限知名度不够的团体,企业在所知有限的情况下,赞助意愿自然有限。因此,孙天珍建议剧团应该有计划地向企业介绍自己,譬如定期主动地邀集企业的公关,向他们说明剧团的属性与发展计划,形成长期的往来与沟通,在这样的基础上,募款的动作才不显突兀,也不会一次定生死,即使没有获得赞助,关系仍在。另外,剧团对于寻求赞助的对象也要下功夫了解,与企业的理念是否吻合,类型是否相关等等,都应在接触之前预先做好判断与准备,否则冒冒然只会白费力气。
然而,这些工作是否是一般剧团所能负担的呢?「相谈室」广吿公司负责人李永喆以剧场过来人的角度认为,除了少数中大型剧场得专门与专业地处理行销工作之外,许多剧团的资源有限,如果真把行销当回事做,恐怕吃力又不见得有效,他的建议是,既然每个剧团都有行销的需要,相似规模与属性的剧团何妨组织联合团队,共同聘用一组工作人员,既可达专业要求,又不致成本过高。
事实上这些种种建议的背后更重要的指向是,有效行销策略建立于知己知彼,各个剧团的规模资源或异,但是若能洞悉环境的趋向与脉动,弹性调度内外在相关资源,一样可以为剧团创造行销上的佳绩。
文字|赵文琪 剧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