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国家歌剧院(郭苓玉 绘图)
特别企画 Feature 涵洞中,与美相遇—台中国家歌剧院正式揭幕/建筑巡礼

世界建筑竞技场 大师美学在台中

历经十年岁月,台中国家歌剧院终于正式落成,即将揭幕启用,让台中市「再」添一座指标性建筑!其实,台中值得建筑迷关注的大师级建筑还真不少,除了东海大学校园内由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路思义教堂」外,台中还有不少精采地标值得造访,在此特地介绍五处,让你一览大师美学、品味其中巧思!

历经十年岁月,台中国家歌剧院终于正式落成,即将揭幕启用,让台中市「再」添一座指标性建筑!其实,台中值得建筑迷关注的大师级建筑还真不少,除了东海大学校园内由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路思义教堂」外,台中还有不少精采地标值得造访,在此特地介绍五处,让你一览大师美学、品味其中巧思!

台中国家歌剧院/伊东豊雄

一九四一年生于韩国首尔的伊东豊雄,求学执业至今都以东京为根据地,他的建筑语汇从风中的叶、流动的水、血管的脉动……近年的作品的「衍生式格子系统」(注1)有别于一般现代建筑强调均质的格子系统,而以无组织的构造,有时甚至是扭曲的,形塑出如台中国家歌剧院内部没有任何锐角的结构,与方正的铝板、玻璃帷幕外观形成极大的反差,伊东豊雄以人体为喻,解释这栋内部曲折与外部相连的奇妙建筑。

他曾在一次访谈中分析当代身体的两种型态——原始的、自然的身体/电子的、虚拟的身体——并将之作为其设计思考之源:「我认为建筑应该像人类的身体一样,跟自然之流与电子之流都有所关连。」(注2)

若说其生涯转捩之作的「仙台媒体中心」是两者的交界之所,尝试将连接内外如自然身体的「管」与楼板结合,台中国家歌剧院则近乎偏执地将管彼此交叠,以五十八个曲墙单元结构组合,打造出让人如行走于人体体腔内的不规则连续性空间,「我不仅只是要创造出一栋融入都市涵构的建筑,而是打算让这些管状的建筑空间和都市同化,成为都市中的都市,建筑于是与都市完全融溶在一起。」(注3)

台中国家歌剧院能否与七期重划区的豪华通天大厦同化,大概还需要些时间验证,但它试图与步入其中的观众们同化的企图不言而喻,走在特殊的曲墙结构打造的建筑奇观中,在各形各状的洞窟中移动别有一番奇特的身体感知。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栋共有两千零七席的大剧院、七百九十六席的中剧院、两百席的小剧场及连接小剧场的小型户外剧场空间,另有餐饮空间与空中花园,占地共57,685平方公尺的歌剧院尺幅不小,却是标榜低耗能的绿建筑,智慧型冷幅射地坪让一楼大厅离地面两百公尺的范围内都保持适宜的温度,却又不会让能通透到天顶的结构耗费太多电能。

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安藤忠雄

位于台中亚洲大学内的现代美术馆室内面积一千两百四十四坪,二○○七年进行设计,二○一三年完工,包含九个展间、咖啡馆、贩售空间、演讲厅、会议室等,作为台湾首座安藤忠雄作品,该馆虽小但精致,且安藤素朴兼具力道的建筑标志一样也没少,他以错落交叠的三个正三角形为主要结构,「虽然这是极度单纯并带有象征意味的造形,但是由于在立体向度的位移与重叠,复杂多样的空间序列及场景就能自然产生变化。」安藤忠雄曾这样说道。(注4)

拳击手出身,自学建筑的「野武士」安藤忠雄与伊东豊雄同年出生于大阪,但与东大菁英教育背景的伊东有著截然不同的气质。他在一九七九年以「住吉的长屋」获得日本建筑学院的年度大奖,自此以光滑如丝缎的清水混凝土材质、简洁的纯粹几何造形结构、利用光影创造繁复多变的空间等手法崭露头角,此后便以这种强烈的签名式「日本味」风格一剑走江湖,横扫全球建筑迷。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是安藤以三角形作为建筑结构的首度尝试,不仅建筑外观,连钢架都有别于一般建筑的直立柱式,而以V型作为支撑,近乎固执地不断重复三角结构,并在天顶仿罗马万神殿在三角形的交叠处预留了被暱称为「神圣空间」的透光屋顶,天光打下,艺术殿堂不在展间,而在每个引进光与风等自然抽象元素的转角,安藤忠雄将偶像柯比意(Le Corbusier)「只追求光线也能产生建筑」(注5)的教诲发挥得淋漓尽致。

台中绿美图/妹岛和世&西沢立卫SANAA

原名为「台中城市文化馆」的台中绿美图,座落于水湳经贸园区北端,由日本的妹岛和世和西沢立卫的SANAA(Sejima and Nishizawa and Associates),与台湾刘培森建筑师事务所在二○一三年共同获得国际竞图首奖,结合了市立图书馆总馆、市立美术馆,目前仍在规划中,预计于二○二○年启用。

作为伊东豊雄嫡系的妹岛和世(她曾在一九八一年进入伊东豊雄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六年),伊东早期的「风之变样体」轻构筑、模糊内外界限的建筑思想对她影响极深。媒材的选用向来是妹岛和世回应地方风土的方式,她惯常以玻璃、细柱、铝板、混凝土墙,呈现出一种轻透、柔软、流动、反重力的漂浮质感回应不同的都市纹理。

这个以八个或圆或方高度十二公尺到四十八公尺不等,水平连接组成的古怪量体——台中绿美图,以轻铝材质包裹,纤细的半透明感穿透建筑内外,妹岛和世在二○一四年秋以「环境与建筑」为题,来台演讲时提到因刘培森提醒台中气候的炎热,使得「遮蔽空间」非常重要,「遮蔽空间若是创造在较寒冷的欧洲或纬度较高的地方,当地人也无法享受所谓『遮蔽的乐趣』。但是在日照强、气候炎热的地区,反而可以透过遮蔽系统进到室内,在这个慢慢移动的行进过程,会有个连续性的空间序列,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挑战。」(注6)

进一步来说,妹岛和世作品的流动感不仅来自于建筑体本身的结构,也在于她思考使用者的空间体验,将建筑体与户外环境连成一气,从中拓展日常空间使用的风景。另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知名的资深策展人长谷川祐子亦作为博物馆的国际顾问,参与台中绿美图的规划。

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潘冀

甫获二○一六年国家文艺奖的潘冀,执业四十余年,除了是台湾最早涉猎科技厂房设计的建筑师外,也有许多大型公共空间的设计作品,位于台中南区的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便是其一。(注7)

该馆采自由立面的曲线外观设计,灵感源于贯穿台中市区的柳川、绿川,以「莫比乌斯环」与「克莱茵瓶」之无限延展的形体为设计联想,象征知识与人流的汇聚,并以鹅卵石组成外墙,大面积的天窗与水平带状窗引入自然光,如河床折射阳光,以减少人工照明。

知识向大众开放,大众朝知识汇流,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的流体建筑型态是相当具有说服力的意象。问题在于流体并不容易,姑且不论台中国家歌剧院让营建单位吃足了苦头,花了十年才完工,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也为了实现立面自由形状的弯曲表层及树干状的梁柱,采用了3D立体设计与现场实体模型,打造出这样一座自由伸展的有机建筑,不仅没有一片玻璃的大小形状是重复的,自由曲线的骨架也是靠土法炼钢式的一段一段衔接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台湾首座以数位文献典藏与媒体传播为主的图书馆,因应科技载具的普遍和阅读习惯的改变,馆方在与数位结合上有许多创新巧思,目前约有十九万册的馆藏电子书,每本书有三本授权馆藏,读者可透过电子书服务平台线上借阅,相当便利。

基督救恩之光教会/廖伟立

生于苗栗的廖伟​​立,自二○一一年于台中成立Ambi Studio(立建筑工作所)后,不仅在全台有精采的公共建筑、美术馆作品,比如台南南瀛天文星象馆、云林劳工育乐中心,与今年刚开幕的南投毓绣美术馆等,也因为他的信仰背景,作品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宗教建筑相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的首座教堂建筑——台中基督救恩之光教会。

救恩之光教会保持廖伟立作品一贯多元素交会的特质,不仅有受日式极简风格影响下的清水模外观,还有乍看之下格格不入的钛金属圆弧形的屋顶,这是阮庆岳评为「混建筑」的廖伟立对台湾铁皮屋顶文化作的回应。

此外,曾自言「如果没有信仰,就无法做建筑」的廖伟立,也善于将《圣经》经文融入设计概念之中,他以诺亚方舟为设计原型,主要量体以清水模的厚墙包覆,切割为左右两个空间,左为「感性空间」,包括会堂、教室、办公室;右为「理性空间」,电梯、楼梯、厕所、管线等功能性的设施都装置于此,两栋以七座桥相连,创造出暧昧、松散的空间,让使用者停留。此外,采用大量的强化玻璃作为窗户、栏杆和廊道地板,其强烈的透光性,也让建筑物自然地贴近周边都市纹理。 

小提醒:若读者想参观该建筑,请务必电话预约。

注:

1. 伊东豊雄建筑塾,《伊东豊雄的建筑冒险记10则》,田园城市,2009。

2. 罗兰.哈根伯格,《职业/建筑家:20位日本建筑家侧访》,田园城市,2009,页118。

3. 谢宗哲,《美声涵洞:台中国家歌剧院应许未来》,天下,2014,页35。

4. 刘育东著,杨丽玲采访整理,《十年苦斗:亚洲大学安藤忠雄的美术馆》,天下,2013,页8。

5. 安藤忠雄,《建筑家安藤忠雄》,商周,2009,页89。

6. 黄毓莹,〈4个关键字:流动、飘浮、透明、去物质化,让你更深入看懂妹岛和世的建筑!(下篇)〉,MOT TIMES,2014.10.31。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682&type=1

7. 潘冀执业生涯设计的图书馆,除了2012年落成启用的国立台中公共资讯图书馆外,还包括中原大学张静愚纪念图书馆(1 9 8 5)、海洋大学总图书馆(1 9 9 0)、彰化师范大学总图书馆(1993) 、中正大学总图书馆(1994)、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图书资讯大楼(2014)等。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