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瓢,但对台湾这个孤岛来说,政治变化的诡谲与坎坷,一路行来竟是风、是雨。
「表演」是生活的投影,「艺术」是智慧的累积,五十年的表演艺术史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代人刻凿出的文化轨迹。
在台湾脱离日本统治五十年的今天,我们企划了「纵墨观史」及「人物点描」两大单元,从七月起依序推出,探向台湾近史发轫的「一九四五」,细索其中沈淀的经验与智慧。
念舞事五十
四〇年代台湾舞坛的四旦一生是谁?五〇年代兴起的舞界全民运动民族舞蹈比赛,盛况又是如何空前?而六〇年代至九〇年代,如何从西潮狂流中退归本土?半世纪的舞步,急缓轻重自成韵律,它的毎一步皆落在台湾脉动的节奏上。
黄花依旧笑春风
把量传统戏曲的生命韧度
贴著历史走,寄艺于人身的传统戏曲、偶技,这五十年正也是顚沛流离,在政治及社会的潮弄中萎、挽,萎、挽。大陆剧种和台湾曲剧本是一脉同源;「资」优班的不巧由资所囚,放牛班的兀仍在野地生灭。台湾光复五十年了,顚与沛依然在权威地筛沥。谁为东方不败呢?一把売仔弦轻吟一段歌仔七字调:
淸早起来啊闹猜猜
店主起来啊挂招牌
坐在店中直等待
候等客官从这来
客官从这来
从统一口径到百花齐放
五十年的台湾剧场
台湾近五十年来的戏剧活动,几乎和五十年来的台湾社会发展、官方政治活动紧密的结合成「生命共同体」。
光复初期至五〇年代,由于大陆失据的伤痕,加上「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的鼓励,台湾的舞台出现了四百种以上的「反共抗俄」剧。
六〇至七〇年代,因为西方思想的逐步传入、李曼瑰的大声疾呼、政府释出新演出场地……剧场界开始求新、求变。
八〇年开始到今天,随著政治紧箍咒的法力渐失、参与剧场活动的演出者与观众日渐增加,台湾剧场界呈现著一幅多元且活力四射的景象。
从军民一心的同力「反共抗俄」,一直到今天各剧团百家齐鸣、大胆的创新题材、勇敢表现。台湾剧场界的这出五十年大戏到底是怎么演的呢?我们不妨一同来倒带回顾。
委婉曲折的「台湾之歌」
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社会历经光复初期、国民政府迁台,乃至退出联合国后的本土意识觉醒,根植台湾的原住民音乐、通俗歌曲与渡海来台的汉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及西方古典音乐,随著各时期的特殊政经环境,而呈现命运各异的发展面貌。
五、六〇年代因种种政治因素致使台湾通俗音乐遭受打压、而奠基于大陆的中国音乐开始于台湾土地扎根;七〇年代经济起飞,汉族民间音乐逐渐式微;八、九〇年代政治解严,各类音乐纷纷回归本土,对传统与现代重新思考……
五十年来这首频率不一的「台湾之歌」袅袅唱出它的委婉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