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50周年
-
光復50周年
他(她)的故事 我們的歷史5 【一個新里程的開始!】
〈光復五十年系列專題〉。從今年八月起,分成「縱墨觀史」及「人物點描」兩大單元,把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縱、橫二面整理推出。雖然五十年不算長,卻是台灣本土文化最重要的一段時期。表演藝術稍縱即逝,因此短短五十年的紀錄、整理,做來卻也備嘗艱辛。在此單元結束之際,我們除了完成一項「歷史」任務之外,也正積極籌備《中華民國八十四年表演藝術年鑑》。希望從今開始,年年為表演藝術做當年的紀錄。這是一項歷史工程,也是一個新里程的開始! 舞蹈:游好彥、劉紹爐、陶馥蘭 音樂:呂泉生 戲劇:吳靜吉 戲曲:張岫雲、王海玲
-
人物點描
一雙推動合唱音樂的手 台灣合唱音樂之父呂泉生
有「台灣合唱音樂之父」之譽的呂泉生是集台灣合唱音樂創作、推廣、敎育於一身的作曲敎育家,除對台灣合唱音樂貢獻卓著外,亦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搖嬰仔歌〉、〈杯底不可飼金魚〉、〈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等,爲台灣近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
人物點描
「戲劇是你們的生命,不是我的」 職業藝術指導:吳靜吉
吳靜吉是台灣最忙碌的「藝術指導」:蘭陵劇坊、當代傳奇劇場和紙風車劇團,都是吳靜吉「藝術指導」的對象。「我最常跟蘭陵人說的是──戲劇是你們的生命,不是我的。是你們自己得去延續你們的生命,不是我。」也許就是因爲這麼一點「是你們的生命、不是我的」的客觀角度,吳靜吉在擔任藝術指導的時候,看事情可以更「實際」、看得更遠。
-
人物點描
台灣現代舞壇的「老兵」、「水牛」及「黑馬」
目前活躍於台灣,觸角並延伸到海外的現代舞團,除了雲門舞集及新古典舞團創立較早,其他皆起於穩定富裕的八〇年代。在此系列專題的最後單元,我們將回顧台灣舞壇的「老兵」游好彦;以(埋頭苦幹的)「水牛」自喩的光環舞集藝術總監劉紹爐;及半路出家的「黑馬」陶馥蘭(多面向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所舞過的足跡。
-
人物點描
豫劇兩皇后─張岫雲、王海玲
「水上策飛馬,灘頭建奇功」。近四十年在台灣已建立穩固灘頭堡的飛馬豫劇隊,是台灣唯一的豫劇專業表演團體和人才培訓基地;而令河南梆子在此間梆響腔傳,連年登演的關鍵人物,是飛馬的前後兩位豫劇皇后張岫雲和王海玲。師生倆一獲終身藝術成就奬、一得傑出藝人奬,誠是實至名歸。
-
光復50周年
他(她)的故事我們的歷史4
戲劇:金士傑 戲曲:劉玉麟 音樂:蔡小月 舞蹈:蔡麗華、黃麗薰、李巧
-
人物點描
他(她)的故事我們的歷史3
-
人物點描
用散文在劇場內傳道 張曉風和基督敎藝術團契
張曉風十年的劇作家生涯(1968〜1 978)雖然已經吿一段落,但是,我們從她創作型式的多方嚐試,以及她和基督敎藝術團契的合作過程中,可以淸楚看到前輩劇場工作者的特質。
-
人物點描
爲小提琴撫育一生 台灣弦樂之母李淑德
民國七十八年,台灣樂壇大事之一便是已享譽國際的小提琴家林昭亮、胡乃元、辛明峰、劉怡曼、施維中、余道昌等人聯合演出的音樂會,而促使他們聚在一塊兒的理由是爲他們共同的小提琴老師慶祝六十歲生日,並爲老師籌募基金以購買名琴供新秀使用的心願盡力。這位讓他們口中念念不忘的恩師,其實也是台灣許多小提琴家的共同啓蒙老師,一位爲台灣小提琴音樂敎育奉獻了三十餘年的敎育家李淑德。
-
人物點描
戲狀元──許王 雙手舞出小西園的掌上功名
四歲學打鼓,五歲踩在板凳上當父親的助手演布袋戲。二十歲當家接掌小西園掌中劇團之後,許王編演的才分展露無遺,他能即席創編,爲同行「電話解幕」,觀衆爲他成立小西園椅子會。在已逾半百的掌中歲月裡,他國內外奔波推廣布袋戲,並堅持用樂師現場伴奏。
-
人物點描
穩立於古今中外的舞蹈家 第一位舞蹈博士劉鳳學
位於新生南路龍安國小對面的四樓公寓裡,投入舞蹈創作、硏究及敎育近半世紀的劉鳳學,正在和新古典舞團的年輕團員進行明年新作:劉風學第一百零九號作品《曹丕與甄宓─權利vs.女性》(暫定)的排練。這位第一個獲得舞蹈博士學位的中國人,自民國七十九年從敎職及行政崗位退休後,大部分時間不是在舞團編舞,就是在家裡的書堆中埋首硏究。是什麼力量支撑她一輩子不停地爲舞蹈付出?
-
光復50周年
他(她)的故事,我們的歷史2
音樂:郭芝苑 舞蹈:林懷民 戲劇:姚一葦 戲曲:王金鳳
-
人物點描
側記郭芝苑
古老的三合院,座落在苑裡閙街上,門前人車喧嘩,四周樓房林立,襯得紅瓦古厝格外沈靜。郭宅佔地寬廣,頗具書香氣,中堂寫著「汾陽世澤」,右邊是「翰墨林」,左邊是「圖書府」,院前滿植花草,還有二株當年引發創作藝術歌曲靈感的紅薔薇。除留日期間,郭芝苑一生大都在此渡過。位於「圖書府」內的工作室,除了書桌、鋼琴、便是一璧的書和音響CD,陳設簡潔,井然有序。郭芝苑熱心的在統鋪上爬上爬下的找資料、照片供筆者參考,並不厭其煩且略帶靦腆的指著一張張斑剝照片訴說過往。郭芝苑有重聽,和人說話習慣傾身前聽,大半時間都待在家中創作,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不善交際,也不太與鄰居往來,走路頭永遠抬的老高,寧守著孤寂也不願與人做無謂的攀談。 自重人重的人生態度 「他總是凡事認眞,一視同仁,每次作品發表前老師就不由的流露出緊張的神態,一直持續到演出,而且無論是音樂會大小均如此,這種處事態度常讓我這個已因經常演出、偶而會出現怠慢心的晚輩當頭一棒。讓我體悟到祇有尊重自己,別人才可能尊重你。」靑年聲樂家阮文池表示。在紐約學習聲樂的阮文池在眼見日本、韓國同學均有其代表歌曲可唱,唯獨他無,回國後便到處找尋,在一次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郭芝苑,立即爲郭芝苑豐富的台語歌曲創作吸引,現正有計劃的演唱、發表郭芝苑的作品,「唱老師的作品感覺很好,以往唱德奧、義大利歌曲時,咬字再淸晰,演唱再投入也都覺得像隔了層紗般不眞實,但唱自己的東西就很踏實。」阮文池說,現在他常在華陶窯後山大樹下唱老師的歌,前往聆聽的民衆常向他詢問這些歌的錄音在那兒買得到,「可見只要是好的作品,就會有人想聽,作曲家需要的祇是被演出的機會。」 除了計劃性的唱老師的歌,阮文池並和台北市立圖書館西湖音樂分館的主任楊珍慧合作,收藏、整裡郭芝苑作品及相關報導,並爲老師作品爭取演出機會。「今年四月十五日是我們一周年館慶,我們便在四樓音樂廳爲老師舉辦了一場名爲『紅薔薇』的作品發表會,上半場是鋼琴作品,下半場則演出十三首老師寫作的台語藝術歌曲,雖然場地祇能容納二百人,但當晚反應很熱烈,老師會後還上台和大家交換意見。」 此外,鑑於許多演奏家對本國作品的草率行事作風,楊珍慧、阮文池以及同爲推動藝術工作的和風工作室的陳耀文發起徵求有心從事本土作曲家作品演出的演奏家活
-
人物點描
不同階段,不同心情 林懷民的舞蹈創作
從事編舞廿五年來,林懷民已累積了六十二支作品之多。除了少數屬於他在美國編的舞(如《夢蝶》與《風景》),或屬他在一九八二年的「林懷民實驗舞展」所發表的《獨舞X3》、《我是男子漢》、《致魏京生》等,以及在一九八四年為一群非舞者所成立的子團「台北現代舞團」所發表的《阿司必靈的幻想》及《雜記簿》之外,其餘均屬雲門的舞碼。 從時間的角度來看,這些舞碼可以分為早期融合現代舞與國劇動作,以表達中國題材的《奇冤報》、《白蛇傳》等;以台灣本土為題的《吳鳳》、《薪傳》、《廖添丁》等;以反映現代台北都市文化的《一九八四年夏.台北》、《我的鄕愁.我的歌》、《明牌與換裝》等,以及近來較沈緩的《流浪者之歌》。 從小說家到編舞家,有人認為林懷民是「以舞蹈說故事」,也有人因其新聞系背景而認為他是「以舞蹈寫社論」。對這些觀點,林懷民解釋道:「舞蹈與文字是兩種不同的media,可以用文字表達的就用文字,需要用舞蹈的就用舞蹈。我想我是比任何人都明白舞蹈不等於文字。」 那為什麼他又經常將文學名著如《紅樓夢》、《九歌》、《流浪者之歌》等搬上舞台呢?「其實這麼做是很『犯忌』的,因為觀衆通常會被原著的情節所牽絆,但是我作品表達的是其中的情境而非情節!舞蹈作品必須經過轉化,編舞者必須了解文字才能go beyond it!」 那麼他接下來在構思什麼樣的作品呢?他回答說:「要是知道,就不編了!」 (本刊編輯 林亞婷)
-
人物點描
他是一個又「小心」又「挑」的人
姚老師是個非常「小心」的人,他對自己的作品要如何面對別人,十分、十分的小心。 姚老師對於他的劇作被不為他認可的團體演出,是不予承認的。事實上,我還在文化念影劇系的時候,我們班上就曾經演出他的《傅靑主》,但是,姚老師好像一直都認定那齣戲是在這幾年才首演。 至於書籍出版部分,他的態度就更「挑」了。姚老師習慣把單篇文章先拿到雜誌或期刊上發表,等過了幾年,時間蘊釀夠了、文章篇幅也夠的時候,他才會集結出書。這幾年,姚老師很有計畫的在整理他的研究成果,然後再口述出來由我整理成文字稿。 幾年前,他想把開設多年的《戲劇批評》講義整理出來。為此,他把我這個曾修過這門課的學生再叫回敎室修一次。然後,暑假又找我到他家裡專門為我再上一次,我們每一次上課三小時。回家之後,我通常得花將近九小時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來。每隔幾個禮拜,我再把電腦印出來的稿子送給他修改,然後再送出版社。 姚老師的「小心」同時也表現在他對別人的態度上。多年來,一直有許多姚老師的學生在推戲的時候,會邀請他去看戲。然而,大多數人是想從他這兒得到認可或鼓勵,而不是眞的要聽他批評。因此,姚老師只好少去看戲、或者以微笑來避免給別人難堪。
-
人物點描
頑強、堅靱的仙人掌 郭芝苑和他的音樂時代
在前輩音樂家中,郭芝苑是極特殊但也最受忽略的一位,由於受的是日式敎育不懂國語,致使終其一生均在民間活動而無學生、傳人,而其不擅交際的個性亦使他空有滿腹才華,卻無人知。自二十五歲回國立志從事音樂創作至今恰滿五十周年後的今日,其作品才在有心人計劃性推廣下漸為人知,透過這位傳奇性音樂前輩細數過往,彷彿經歷一場台灣音樂洗禮。
-
人物點描
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掌「門」人 棄文從舞的林懷民
他為何棄文從舞?創立雲門舞集,挑起台灣舞團職業化的重責大任?他又如何將雲門維持下來,並不斷推出新作,吸引國內外的衆多舞迷?在雲門八里排練場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沖了涼,吃了自己煮的冷凍餃子,並將來訪的鄰居小孩交還給父母之後,林懷民坐到窗台前的長條木椅上,回溯他與舞蹈的種種因緣。
-
人物點描
默默耕耘的劇場「唐.吉軻德」 姚一葦的四種身份
一向被文化界尊稱為「姚老」的姚一葦,和被尊為「中國戲劇導師」的李曼瑰是台灣戲劇史上,兩個相當具代表性的人物。後者投注她所有的心力於推展劇運,前者則持續創作超過了三十年,一直到今天都還在出書、做戲。不僅如此,姚一葦一人還身兼四種身份,繼續在台灣文化活動中默默耕耘。
-
人物點描
她以宗敎家面對神那樣的態度來從事劇運
曼老最大的貢獻,在我想:主要是在推動「劇運」的部分,她自己所寫下的鼓吹劇運的文章也是最有力的。 她一個人來台灣以後沒有組織家庭,所有的氣力都放在劇場和學生身上。她的劇本相對的來說,並不是那麼好,從收錄在《李曼瑰劇存》裏的劇本當中應該可以看得出來。當時或比她還早期的劇作家有好幾個都寫得比她好。 曼老的生活非常的嚴謹,她帶給學生和劇場界的影響,是從生活態度上就開始的。爲了劇運的推動,她幾十年的投入力氣、精神。她在這方面的態度和努力奔走,根本就像是一個宗敎家在面對她的神一樣。 即使到今天,你也很難找到一個在台灣不同的劇種:話劇、宗敎劇、兒童劇上,有像她這樣造成那麼大影響的人。 我想曼老最大的遺憾應該是:她沒有趕在生前看到國家劇院的落成。她早在三十多年前就一直呼籲說──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劇院!我們應該有一座現代化的劇院! (本刊編輯 李立亨採訪整理)
-
人物點描
在適當的位置做最適當的事 李曼瑰和她所推廣的劇運
如果她生在十六世紀的英國,她該是莎士比亞或班強生最親切的朋友,如果她生在十九世紀的挪威,她會是易卜生聯合作戰的伙伴,但在中國,多半的時候她是孤單的,她投身於一個戲劇藝術沒落的時代 張曉風〈關於李曼瑰敎授:一個愚不可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