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灵魂的慰藉,但当视觉、嗅觉、味觉都打开时,听觉,怎么能闲著?对的音乐让你胃口大开,不对的音乐让你胃口尽失,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经验,而在《义大利音乐厨房》一书中,作家杨馥如透过文字道出她探索义大利美食与音乐文化的体验,以风趣的笔触,让读者知道义大利的「厨房」如何以魔法与创意愉悦著古今中外的灵魂,而音乐根本就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来约吃饭吧!」仔细想想,可以说出这句话的对象其实非常广泛。不论是许久未见的老友、为事业打拼的伙伴、各自忙碌的家人,或者满腔热情想要告白的恋人。一顿饭下来,什么心事、烦恼或紧张……似乎都能够从内心松绑,伴著细嚼慢咽中化为乌有。
吃美食听音乐 靠近靴子国
美食,是灵魂的慰藉,但当视觉、嗅觉、味觉都打开时,听觉,怎么能闲著?有研究发现,在进食时如果聆听特定的音乐,会让味道变得更好。当然音乐本身没办法创造出味道,但是却可以让人联想眼前食物的寓意,进而刺激食欲。例如吃巧克力的时候播放忧郁的音乐,就会让人感觉到苦味,或者在吃英国国菜炸鱼薯条时听批头四的歌曲,就能增加用餐的乐趣等。
事实上,就算吃饭不听音乐,耳朵也不可能关起来。因为当你端起炸得酥脆金黄的食物,在送入口闻到香味时,就会忍不住想大口咬下。那瞬间的「喀嚓」声,伴随著之后咀嚼的节奏,难道不像是耳鼓后无数个大脑细胞在手舞足蹈、欢呼喝采吗?
在《义大利音乐厨房》书里,作家杨馥如就是将这种喜悦传递出来。拥有大脑与神经科学博士学位的她,并不以冰冷的研究来让人倒尽胃口,而是卷起袖子,以她义大利媳妇热情与冒险的精神,亲自行走靴子国各地,从食材、食谱到作法等,一一网罗介绍。因此,在阅读时,除了有美妙的音乐与香气之外,背后的人文风情、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无不让人更靠近这个「又好吃又好听」的国家。
知名音乐家 就在餐桌上
虽然谈美食,但全书以「乐章」分节,每篇也以音乐家为主轴。不必担心不懂音乐,因为这些音乐家们懂得吃喝,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撰写食谱比乐谱有心得。他们将食材当作音符,佐料当作音色,翻炒出一道道「悦耳」的菜肴。多亏他们对美食的真爱,才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中,埋藏了如此多食物的芬芳;也多亏作者在诙谐故事背后的辛勤耕耘,才让我们知道原来遥不可及的音乐家们,也与我们一样著迷那一点味蕾的刺激。
说的是音乐与美食,但更深一层体会,却能接触到作者本人的温度。笔触温柔流畅,神来一笔的讥讽及趣味的比喻,就像与老朋友凑在一起闲聊(或使坏)一样轻松自然。书里聊自己、聊朋友、聊另一半,如同敞开心胸欢迎读者一起进入同好的世界。而她花了大把功夫整理的「享『乐』之选」清单,以及音乐家私房义大利食谱附录,也都大方公开。在「谱」上瞄到「义大利妈妈的小叮咛」之时,谁不会因为想要有个手把手的感觉,自己来成就一道音乐家们心目中朝思暮想、心心念念的味道?
当帕华洛蒂、罗西尼、韦瓦第、威尔第……纷纷变成「胖P」、「肥罗」、「饭桶先生」和「贪吃鬼」,音乐家就像楼上楼下的邻居一样,露出你所不知道的一面,嘻嘻哈哈地端著盘子凑到家里来凑热闹。这时候你就会知道,「厨房」是一个充满魔法与创意的地方,愉悦著古今中外的灵魂,而音乐根本不在殿堂里,而是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