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与节流是当今世代「共同工作空间」风生水起的主因,社交网络与经费让从事创作的工作者们聚集一处,期望左邻右舍分担空间、器材设备成本,最好也具备超强战力,能让创作思考有所激荡。共同工作空间是要文化生产与社交圈融为一体,这是文化领域工作者大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社交网络的重要性。
去年底的最后几天,进驻「空总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的creator吴孟轩临时接到C-LAB工作人员的紧急邀请,「妳会不会刚好有时间可以来帮我们带个身体工作坊?」问清楚时间与内容,「好啊。」她回答,还找了她北艺大舞蹈研究所的同学郑筠、学妹钟仪,「那又不难。」反正她们固定每周都在空总进驻空间练瑜珈。那邀约来自郑淑丽与马修.富勒(Matthew Fuller)正于空总「再基地」一展中展出的睡眠计划《Sleep 79》,该计划邀请十一组人马「念书睡宿」,实验不同文本与睡眠的关系。但吴孟轩并非被邀请加入念书催眠参与者,而是带领参与者睡醒之后的清晨瑜珈肢体工作坊。从动作观照身体,这对这三位舞蹈研究者来说,自然不是难事。
这是最容易的找伙伴方法,也是「共同工作空间」最常出现的跨域工作模式。「Creators—进驻研发/创作计划」为政府单位的驻村型补助计划,二○一八年征选出十三组横跨视觉、剧场、声音、多媒体的创作者、研究者进驻空总,以类共同工作空间的方式分享园区内的一栋旧房舍。
不难理解,开源与节流是当今世代「共同工作空间」风生水起的主因,社交网络与经费让从事创作的工作者们聚集一处,期望左邻右舍分担空间、器材设备成本,最好也具备超强战力,能让创作思考有所激荡。共同工作空间是要文化生产与社交圈融为一体,这是文化领域工作者大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社交网络的重要性。毕竟在强调连结的伙伴世代,很少有什么事情是强人单一独大的事情,总归一句话:一切看你认识谁。还有,你认识的人又认识谁。
空间资源共享合用 也让人聚合激荡
当然有些人会质疑,共享空间建立的社交网络所带来的协作模式,不过只是传统的接案,就近发包给下游,所谓「共享」仅是用一个很炫的名词来包装既有的工作形态。但就实际操作而言,分担创作过程中的各种人力、空间、资源成本更是共享空间的首要任务,这不只是新创的好生意,也是文化产业中刚起步的独立品牌分享概念与资源的好方法。
比如松山文创园区的「松烟创作者工厂」,提供个人、工作室、品牌设计师等文创业者,借由创作交流空间,也运用资源链结辅导服务,搭配国际交流等营运项目,以激发创意产业群聚,更重要的是,完善的机具设备间搭配能源管理系统,备有木工、金工、编织、陶艺、数位制造等专业机具,能让创作者及会员进行产品测试、开发打样、微量生产。进驻创作者工厂的「天衍互动」与「YU FLORIST 花寓设计」也因此结合混合投影(MR)技术、花艺设计,共同举办了《以花寓意》光影花卉展。
进一步来说,当我们谈论文化领域,往往想到艺术、设计、音乐、电影等类别,但在当前世代,这其实是一个横跨与共生的整体,各创作型态在一个流动的群聚中运作,彼此合作,评估各自所长,相互提供机会与分享技术,像是今年由文化部搭桥的「Arts@ITRI艺术家进驻工研院」征选计划,算是台湾首次邀请科技艺术家进驻科研单位,由工研院提供技术、设备及空间,并支援科研人员与艺术家进行共创,获选者可进驻工研院三大实验室(身体感知创艺实验室、自动化与新媒体实验室、智慧制造AI辨识实验室),不啻为艺术家就近取经,科学家右脑激荡的最好途径。
但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表演艺术领域的「共享空间」单纯却又困难得多,强调跨领域现场协作的表演艺术,固定的排练、创作的物理空间仍是最大考量。现行的共同工作空间如艺响空间的「北投71园区」的排练场采预约制,亦提供外租,而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辖下的板桥435艺文特区第二期(2018-2021)进驻亦因排练空间紧缩,也让原进驻团队纷纷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