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藉展演探看藝術史 以多樣性令人重新思考「表演」
紐約「Performa雙年展」(Performa Biennial)被譽為當代最重要的現場藝術展會之一,由藝術史學家兼策展人羅斯李.戈德堡(RoseLee Goldberg)在2004年創立,以展示新的委託製作為特色,透過講座、展覽、工作坊等形式的公共教育計畫,深入探討行為藝術在藝術史和當代藝術中的角色。自2013年起,雙年展也推動了「無牆國家館」計畫,以無界限的展覽空間形式反映各國社會、地理和政治景觀,展開對跨文化交流和多元種族衝突的關注,例如2019年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及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攜手策劃第8屆Performa雙年展「台灣館」,帶入如蘇匯宇的《白水》等作品,更為整個計畫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代藝術共享學
Airbnb、Uber、Lyft、Eatwith、Up Go 共居、共乘、共食、共同工作合作社近年發展最猛烈,也最劇烈改變當代人們生活型態的獨角獸公司們幾乎有著同樣血脈以社群、科技平台為基礎,邀人們分享價值,並從中獲得價值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零工經濟(Gig Economy)、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此些名詞被交替使用、彼此相關,成為一股銳不可檔的新經濟模式。 那麼,在當代藝術領域的發展現況又是如何呢? 夥伴時代,沒有人是孤島,但島的架橋工程該如何進行? 當中有什麼樣的秘密與眉角,以共同形塑看不見的社交經濟? 而藝術家在社群中又是如何縱向形塑自我,橫向取得連結,分享價值也獲得價值? 國家級場館又是如何打造平台,與地方、國際創造連結,共構健全生態系統? 在本期特別企畫「當代藝術共享學」中,嘗試從藝術實踐中的工作空間共享、平台經驗共享、場館資源共享等面相,談藝術工作中「共享」的可能(或不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共」為名 藝術未來走向何方?
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中,每個「共」要對應的對象,皆是針對日益專業化、市場化與全球流動液態化的藝術生產體系,也就是由城市競爭、國家補助、各式各樣的藝術計畫所形塑的藝文生態結構,以及在其中的創造性個體要如何生存與創作。然而,「共」是為了擁抱市場化還是維持批判性距離,是要培育藝術工作者的適應力,還是要創造替代方案,每一個「共」都會因出發點的不同,進而形成迥異的實踐策略。
-
特別企畫 Feature
看得見的空間 看不見的社交經濟
開源與節流是當今世代「共同工作空間」風生水起的主因,社交網絡與經費讓從事創作的工作者們聚集一處,期望左鄰右舍分擔空間、器材設備成本,最好也具備超強戰力,能讓創作思考有所激盪。共同工作空間是要文化生產與社交圈融為一體,這是文化領域工作者大多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社交網絡的重要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參與式策展與共創 觀眾成為藝術要角
由歐盟「創意歐洲」資助的Be SpectACTive!計畫,聯手歐盟九個國家的多個藝術節、劇院、文化機構、大學與研究中心,以行動研究的方法為基礎,希望讓藝術家、觀眾與地方文化機構,在平等的前提下發展出新的共創模式。其特色為觀眾的參與式策展,與藝術家的駐村並與在地民眾互動共創,透過這樣的模式,以文化邀請民眾參與,期待讓公民意識更成熟。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相遇為始 搭起漫長探險旅途的驛站
網路世代萬物皆平台,「共」和「平台」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各個面向,對藝文圈來說,環境已經「共壞」那麼久,是該團結打群戰了。這幾年大家逐漸發現彼此做著類似的事,規模不大期間不長,要改變現況,著手統合資源以擴大效益,無論虛擬或實體的大量平台也應運而生。民間平台各有不同策略與計畫,重點是富有彈性,公部門的平台資源相對豐富,但以作品為結果的模式也造成限制。其實,平台不是終點,應該是一場漫長探險旅途的驛站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中生有 發揮「樞紐」無限可能
雖然場館的落成一再延宕,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藝術活力,已經藉由各種計畫的推展擴散開來,北藝中心從「樞紐」概念出發,自許成為「亞洲共製中心」,期望連結國家與地方各場館、藝術與社會關係,在創作培育與製作鏈結上共製共享,發展更靈活的思路和運動策略。從「亞洲當代表演網路集會」(簡稱「亞當計畫」)、「創意節目前期展演計畫」到「擴散計畫」,不只在製作、創作端提供支援,也在觀眾端打破限制,開發可能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資金與創意的匯集 成就的不只是藝術
目前對「共製」(co-production)這個字的用法,有兩種含意,一是指金錢上的投資,這通常會以一位知名的藝術家為核心來進行,另一種是指兩個不同的藝術團隊,共同創作一個作品。前者類似電影,參與共製的單位可以藉此打響品牌,後者則往往有著文化交流或外交的意涵,背後所涉及的資源更廣,經常有政府機構與非營利組織的參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場館各自貢獻 分段陪伴創作之路
由「歐洲舞蹈中心網絡」成員、來自十六個歐盟國家的廿個舞蹈場館參與的Modul Dance Festival,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每個不同場館的優勢與特色,創造了在藝術家、藝術管理、場館合作等三個面向的工作模式,每個場館可以就自己的空間特性、創作資源與觀眾取向,各自支持藝術家創作計畫的不同階段。這個計畫不但對現今歐洲舞蹈場館的連結與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工作默契與方法,也形成了能夠有效幫助藝術家的跨國共製模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人」為本的交流 藉「陪伴」打開彼此的未來
二○一八年一月一日正式啟動的「開動計畫」,是國家兩廳院與法國國立「鳳凰劇院」共同簽訂、為期四年的交流計畫,透過節目交換、跨國共製與藝術家駐館創作的方式,推動台、法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計畫核心在於人的交流,以親身接觸化解語言與文化的隔閡,打開了藝術創作的視野,也拓寬了場館經營的思維。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家兩廳院的陪伴、共享、製作、鏈結
藝術基地計畫 近年因應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全到位,大場館時代來臨,成立卅二年的國家兩廳院長年以邀演國內外節目為主、提升觀眾視野的場館任務也進行轉向,近年以成為「藝術家的家」自詡,在節目邀演、製作之外,開放場館資源共享,建立藝術家培育、串連的網絡亦為核心目標。 「藝術基地計畫」開始於二○一四年,五年間邀請十二位藝術家駐館創作,是場館的泥土,也是場館橫向連結創作者、地方、國際的起點。該計畫目前收束了「長期駐館藝術家」、「短期駐館藝術家」、「Gap Year兩廳院壯遊」、「藝術行政實習計畫」等四項專案,除了「長期駐館藝術家」採邀請制之外,其餘都是公開徵選,且「長期駐館藝術家」也由一年制延長為兩年,建立更穩固的夥伴關係。 整體而言,計畫內容從青年培力出發,以充足的資源與時間培育相關人才,整體內容則涵蓋行政、製作與創作層面,挹注場館資源、排練空間共享、跨國連結,在不同階段給予處在不同創作階段的藝術家、剛入門的藝術行政不同支援,今年首次加入「導師」制度,邀請兩廳院藝術顧問林強領軍這群藝術老手與新血。 藝術總監劉怡汝指出,「比如創作者在田野階段,需要採訪相關主題的專家學者,也可以透過兩廳院聯繫,會有階段性呈現,讓兩廳院會員、專家學者可以參加,給予藝術家回饋,製作雖是最終目的,但不是唯一的路,重點仍是兩廳院如何在創作的過程中陪伴藝術家探索。」 月前公布今年度入選名單為:「長期駐館藝術家」的劇作家吳明倫、劇場導演樊宗錡、劇場及新媒體導演周東彥;「短期駐館藝術家」為演員王安琪、聲音藝術家紀柏豪;入選「Gap Year兩廳院壯遊青年」的有林陸傑、林靖雁、馬雅、張凱福、陳弘洋;以及7位「藝術行政實習計畫實習生」程鳳如、王晴毅、陳偉銘、李佳玲、游佳晏、傅米琦與林薇仁。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讓人生在年輪舞台上開展
由黃翊工作室+核心創作成員黃翊、胡鑑、林柔雯、駱思維共同參與創作的《長路》,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首屆千萬製作經費的三館共製作品,演出以旋轉舞台與懸吊裝置呈現,編舞家黃翊表示:「我用這個旋轉舞台呈現一段很長的路,旋轉舞台象徵時間,舞台永遠在旋轉中,或快或慢,人走在上面舞動、行走,速度反應行走的人的心境,變化也在時間碼中進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實驗開始 讓文化驅動未來
二○一八年夏天正式啟動,由文化部、經濟部、科技部共同挹注資源成立的「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以「實驗」為最高指導原則,以「集體」、「共享」、「連結」為方法,期待創造出以文化創新驅動社會創新的模式。因為這樣的實驗性格,C-LAB被文化部定為產業鏈的「從0到1」起點,執行長賴香伶指出:「重要的是,我們未來如何對接到不同的領域,合縱連橫,因此我們希望from Lab to Hub,不只是支持系統,更希望能成為一個平台,對接到不同資源、機構,以做到真正的連結與整合。」
-
ARTalks
口音政治的懺情錄
現實絕對永遠是藝術的指涉對象,但前者猝不及防,是冷血殘酷的對手,總握有致命的最後一擊。這點恐怕是藝術尚難追上,且亟需想辦法超克的。而家庭備忘展總算向這個難纏敵手做出了初步挑戰,並以其混雜著口音的影像與裝置部署在女性新住民的論題上,展現了至關重要的政治省思。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素人旋風 席捲巴黎秋天藝術節
今年的巴黎秋天藝術節聚焦「表演者」,除了有阿迪蒂絃樂四重奏與傑宏.貝爾兩組首席藝術家,另一特色是有許多以素人為主體的節目,如傑宏.貝爾邀請觀眾參與的《至少是場表演》、夏瑪茲邀請全民起舞的《瘋舞》,還有導演兼劇作家哈迪卜邀各年齡層足球粉絲上場的《運動場》,演出強調出舞台再現與真實人生之間的曖昧關聯,也成功突顯出藝術介入社會的政治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代藝術篇
銜接歐洲與拉丁美洲的樞紐
提到西班牙藝術,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必定是畢卡索(Pablo Picasso)、達利(Salvador Dali)和米羅(Joan Miro)這些廿世紀馳名國際的藝術家,然而,當地有識人士卻將其視為一個可能是「文化黑洞」的危機(後繼無人的緣故)看待。 因為從一九三九年內戰過後到現在,國家經濟情況一直是西班牙政府沒能及格的課題,常在歐盟國家中吊車尾,再歷經佛朗哥近四十年的獨裁專制政權,對於文化藝術的政策抱持保守態度。
-
巴黎
藝術家反映以色列
以色列的居民來源複雜,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與少數的巴勒斯坦人眈眈相視,在民族衝突的過程裡,彼此的文化也在相互激盪。以色列國土上的紛爭仍待解決,但以色列的藝術家卻已積極前進歐洲,試圖在世界舞台尋找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