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学者林茂贤(林茂贤 提供)
专题 庙埕前、戏棚脚,美好的外台戏时光 民俗达人林茂贤开讲

庙口就是咱的文化中心 让你第一次看外台戏就上手

长期投入台湾民俗文化与传统戏曲研究的民俗学者林茂贤,经常带学生到各地参与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台湾传统文化与精神。刚结束九天八夜大甲妈祖遶境进香的他,趁著北上开会空档,应本刊之邀受访,来和大家聊一聊,传统戏曲在早期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外台戏究竟在演什么?是演给谁看?随著现代生活型态的转变,传统戏曲的发展和外台戏文化,又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与影响。

长期投入台湾民俗文化与传统戏曲研究的民俗学者林茂贤,经常带学生到各地参与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台湾传统文化与精神。刚结束九天八夜大甲妈祖遶境进香的他,趁著北上开会空档,应本刊之邀受访,来和大家聊一聊,传统戏曲在早期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外台戏究竟在演什么?是演给谁看?随著现代生活型态的转变,传统戏曲的发展和外台戏文化,又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与影响。

Q:在台湾早期的传统社会里,戏曲是如何与民众的生活结合?

A过去没电视、没手机的时代,庙就是地方的文化中心。阿公、阿嬷在庙会听南管、北管、八音,在庙口看布袋戏、歌仔戏,看阵头跳舞,民众很自然地在庙口接触到传统艺术,到庙口看戏成为生活的一个期待。妈祖生日要到了,就表示要演歌仔戏、布袋戏了!神明诞辰、岁时节日几乎都是配合农业周期,农忙的时候神明也不敢过生日。庙会在台湾传统社会中,就是民众生活作息的根据。

Q:外台戏的演出性质与功能为何?

A外台戏最重要、最常见的功能就是酬神、还愿,感谢神明保佑地方平安,这样的意义现在还是普遍存在。例如庆祝丰收在客家是「收冬戏」,河洛人叫「平安戏」。升官、赚钱也都会请戏班来乡里同乐。日治时代,家中男性平安从南洋退伍回来,请的戏叫「做兵戏」。此外,骂人、赌博、偷甘蔗、偷客兄也会请戏班,这叫罚戏,戏台上还写著公开道歉的缘由。打赌输了也会请戏班,只要戏班有演出、有钱赚,大家有戏可以看,都是为了斗阵斗热闹。

Q:现代生活型态的转型,早期传统的宗族势力逐渐消退,对外台戏班的演出情形有没有转变?

A现在民间戏班和庙方遇到最严重的问题是,每次演戏都会有民众检举噪音或环保问题。个人意识愈来愈强,不分缘由,民众觉得吵就去报案。本来一年一度的盛事,为了减少抗议变成三年一次,都不办的话信徒会不满。都会区寸土寸金,很多庙盖在高楼,要搭电梯才能拜拜,没有庙埕就连演戏的地方都没有。以前神明生日一定要请戏班来扮仙,现在变成影视歌星的联欢晚会,剩下穿著清凉的歌舞秀或钢管秀,甚至乾脆办卡拉OK,让社区民众自己唱歌庆祝妈祖生日快乐。外台戏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酬神,演戏酬神这样的习俗已经完全解体。戏班产业的内在、外在都有问题。外在环境面临个人意识抬头、环保意识冲突、庙埕空间消失、文化仪式价值不被重视等;传统戏班失去演出机会,歌仔戏、布袋戏、阵头等传统艺术也就没有了。内在问题是削价竞争、后继无人。很多剧团演员三个加起来超过两百岁。因为戏班市场无以维生,像是艺术大学、戏曲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只好转行。

两厅院-微笑圣诞季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