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浮到海埔新生地、从盐田到良田、从鱼塭到开发科技工业区,到今日拥有台湾第八座国家公园,台江这方土地,有著独到的自然生态,也有长久发展的人文轨迹。今年四月,「台江文化中心」将正式开幕,趁此机会,本刊也邀请读者一同踏进台江,认识这个「水中之都」的过去与现在。
台江一带自古即为海湾,这片由沙洲与陆地形成的潟湖,在十七世纪仍为可停靠多达千艘船只的海域,清人蓝鼎元于《东征集》中将其名为「台江」。在被称作「青螟(瞎眼)蛇」的曾文溪数百年来转向改道、摆尾泛滥的冲刷淤积之后,船只从过去清领时期作为来往厦门的唯一官方渡口(鹿耳门),到日治时代改安平出港;台江也从陆浮到海埔新生地、从盐田到良田、从鱼塭到开发科技工业区,至今也有了得以保育生态、让土地歇息的国家公园。
十九世纪时,先民在此搭寮建庙,建立属于他们的台江生活(亦取菅芒花之名,将此地唤作「菅仔埔」),到得日治初期更有「台江十六寮」之称,可见其人口繁盛、已自成聚落,遂于一九二○年划立行政区「安顺庄」;战后,安顺并入台南市,成为现在的安南区。南边以盐水溪为界,与安平相邻、北方隔有曾文溪,与七股相望,这传说中一母一公的双蛇,不再如过去那样交缠位移,扰得人民受水患之苦,反而像是守护著此地一般,与台江一同相拥共生。
台江国家公园
台江国家公园自七股区至安南区海岸,可略分为几个区域,北部为七股潟湖区与盐田湿地、中区为曾文溪口湿地及黑面琵鹭保护区,南边则为城西、四草湿地和台江国家公园管理处游客中心。台江旅游的一天,或可就从南方出发,自安平走上四草大桥,右边是盐水溪、嘉南大圳排水线与四草渔港所汇流的出海口,另一边则是台湾海峡,桥面上亦能看见溪口的浮棚蚵架与河岸各处垂钓的人们;往北面瞧去,不难看见藏身在河道和树林间的一片白色建筑,那便是由建筑师郭英钊与团队共同设计建造的「台江学园」。
这一整片建筑群就建立在鱼塭之上,用高脚屋的形式、以台江岛为发想,组成有不同聚落、有大小巷弄,更有正中心庙埕广场的整体建物。同时,为因应此地承接海风且日照强烈的日常环境,墙面全为白色可适度反射热能,门窗开口则偏小,具有采光与避风的双重功能;建物位置的设计也经过特别计算,能在不同时节适当阻绝或引入季风。建筑墙面和屋顶亦放置不少蚵壳和漂流木,除增加隔热效果之外,也能成为四周鸟类的歇脚处,从水中的鱼类、贝类、浮游生物,到陆上的人与植物,这里不仅是我们的观光景点、打卡名胜,更是陆海空所有生物汇聚之所。
四草大众庙
四草大众庙所祭祀的主神「镇海元帅」为土生土长的台湾神明陈酉,他原生长于台南市区,而后成为清领时期的武官将领,现今为守护汕尾一带的台江之神。大众庙对面有国定二级古迹「四草砲台」、后方为古战场纪念碑与荷兰冢,庙口左侧则可搭乘竹筏悠游四草湿地。竹筏航程分为绿、黄两种,绿线即为「绿色隧道」航线,可在短短卅分钟的时间内,近距离观看多种红树林植物。根据过往文献记载,台湾原有三科六种红树林植物,包括红树科的水笔仔、红海榄、红茄苳(五梨跤)与细蕊红树,以及马鞭草科的海茄苳、使君子科的榄李;如今,除细蕊红树已因开发而绝种外,其他五种(或经引进与复育)皆能在四草看见。黄线航程则行经四草内海、北汕尾湿地和盐水溪口一带,深入台江水路,也仿佛搭上了百年前居民生活样态的时光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