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离我们很近,灵感触手可及,在我们的周遭有很多的讯息,只待你有没有用全身的感官去看到、听到、发现到?」歌手桑布伊说,而引发他感受这一切的基底,仍是他从小成长的部落生活,那个山、那个河、那个海、那个虫鸣鸟叫、那个星空下,大家围起的那堆火……就是他的信仰、他充电的方式与能量的来源。
2019TIFA 桑布伊演唱会
4/12~13 19:30
4/14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一九九二年,两厅院「台湾原住民族乐舞系列——卑南篇」的规划,由知本、建和、利嘉、泰安、初鹿、下槟榔及南王等部落首度受邀北上。青壮族人带著七十多岁的长老,搭了七、八个小时抵达。跟在爸爸身边,十多岁的桑布伊也难掩兴奋的心情。当时他的工作并非上台,说是户外表演,但实则负责照顾老人家、协助翻译族语。音乐厅里规定不能抽烟斗、不能吃槟榔,让这小小的沟通桥梁头痛不已。勉强维持平衡,不料最后演出时,台上一唱,台下族人也一起高歌,工作人员不懂他们的习惯试图制止,但那是老人家们传给孩子们的骄傲、那是一起快乐的时刻,「自然」才是他们的法,阻挡不了台上台下一同歌唱!顾不得一切,最后也跟著开口的桑布伊,谈起往事仍历历在目,事隔廿七年,谁能料到他又将回到这个舞台,将当年未竟的歌尽情地唱。
艺术触手可及 等待发觉
不过那也许是一个契机,看到别的部落有那么丰富的文化祭仪,让桑布伊不禁自忖:「为什么我们这么老的部落,却只有一个『小米收获祭』?」回到家才知道,原来这些他们原本都有,只是丧失了。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才慢慢从事部落复兴、整合青年组织与传统祭典,连部落妇女、阶级制度也固定完整。
部落的古调就是「作息」,日出日落、稻田饱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唱什么歌,都有时序的依据。然而很多次部落祭典,年轻人有心回来参加,却已经不知如何歌唱了。桑布伊有感于此,在长辈们的指导下,将祭典歌谣一一录制,并且在CD里附上中、英文解释。如此一来,无论在家里、车上、或国外任何角落都可以听到部落的音乐、自己学习。「要想办法让他们学会唱,」桑布伊说:「即使是古调新编也不是改变,而是在编曲上批一件不同的外衣。目的也是要吸引年轻人、引起兴趣,这是我做音乐的目的!」
那么灵感哪里来?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来自生活,随时随地。」喜欢骑摩托车到山上、到海边,不是待在一个地方,而是自由享受迎接旋律进入脑海的刹那,在等待红灯前、在101高楼下哼唱。走路、搭捷运时,就用手机收集声音,就算是开关门的哔哔声,都可以化成美丽的旋律。「艺术离我们很近,灵感触手可及,在我们的周遭有很多的讯息,只待你有没有用全身的感官去看到、听到、发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