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安宫董事长廖武治。(林韶安 摄影)
专题 庙埕前、戏棚脚,美好的外台戏时光

与神同乐 现代都会的戏曲嘉年华

保安宫的「家姓戏」汇演

位于台北大龙峒的保安宫,是当地居民的信仰和生活中心,除了建筑已被列为国定古迹,庙方每年举办的盛事——保生文化祭,更是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其中为期一个月的家姓戏汇演,全台知名剧团汇聚于此,堪称传统戏曲演出的年度盛事,更是戏迷蜂拥追随的戏曲嘉年华。

位于台北大龙峒的保安宫,是当地居民的信仰和生活中心,除了建筑已被列为国定古迹,庙方每年举办的盛事——保生文化祭,更是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其中为期一个月的家姓戏汇演,全台知名剧团汇聚于此,堪称传统戏曲演出的年度盛事,更是戏迷蜂拥追随的戏曲嘉年华。

位在台北市哈密街六十一号的保安宫,紧邻著孔庙、大龙国小和大龙街夜市,是大龙峒当地居民的信仰和生活中心。保安宫兴建至今已有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初为泉州同安移民从原乡乞求保生大帝分火来台所建,因此「保安」亦有「保佑同安」之意。

保安宫历经两百多年的历史变迁,随著现代都市发展与空间重划,寺庙建筑屡经修整。民国八十四年在现任保安宫董事长廖武治(时任副董事长)的统筹规划之下,以现代科学铸入传统工法,进行大规模的修复与维护工程。民国九十二年,保安宫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奖」的殊荣,去年又经行政院文化部正式颁定,由国家二级古迹升格为国定古迹。

如今的保安宫融合了建筑美学与宗教信仰,透过历史古迹、民俗文化与生活美学的结合,让传统寺庙不再只是停留在祭祀的功能,而是蜕变成一座活的艺术馆,同时也成为传统文化在当代展演、再现的重要空间场所。

「保生文化祭」  传统庙会的文化转型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国历四、五月间)是保生大帝的诞辰,此时的保安宫都会举办「保生文化祭」系列活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内容包括家姓戏汇演、宴王祭、民俗艺阵、放火狮、三献礼祭典等传统民俗活动,另外庙方也规划了古迹导览、摄影比赛、美术展和健康义诊的服务。

保生文化祭的出现其实是一个缘分。民国八十三年行政院文建会正在策划全国文艺季活动,其中台北寺庙系列的活动交由保安宫主办,从那时起,保生文化祭便成为保安宫的文化品牌,而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规模。举办了廿多年下来,廖董事长表示,「我们就是不断让它更精致化、加入新的元素,像去年就加了一个医疗奉献奖,提供给在山区或偏远地区从事医疗工作的医生。」透过宗教信仰的力量,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人文精神与社会关怀,是保安宫得以转型的重要关键。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