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举办的「看家戏再现」剧展,自二○一四年推出至今已迈入第六个年头。该活动是为鼓励民间剧团挖掘频临失传的经典戏出,重新整理、再现资深艺人的拿手好戏,将一出出老戏的「戏肉」精髓保存下来。今年在蔡欣欣教授的策划下,以「再现看家戏精华」为题,除了入选的六支团队将带来各自的看家好戏外,还特别规划「精选站头专场」,邀请洪明雪、洪明秀两位国宝级歌仔戏艺人与明德少女歌剧团合作,由知名编剧刘秀庭修编剧本,青年演员轮番上阵,引领观众体验歌仔戏民间传统的剧艺魅力。
淬炼传统 挖掘「站头」表演精髓
「作活戏」向来是台湾民间戏剧重要的演出传统,在「幕表戏」的演出形式中,许多精采的戏出内容和技艺呈现并非写在剧本上,而是深藏在演员的「腹内」。在商业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演员的技艺经过舞台演出不断地打磨锤炼,造就了「活戏」演出「靠腹内」的剧艺特色。随著时间流逝,许多优秀的资深艺人老成凋零,过去精采的舞台光影也随之黯淡消逝。
今年剧展策展人蔡欣欣教授表示,「看家戏再现」的构想是希望以资深艺人为师,将资深艺人「腹内」的好戏提炼出来,在修编和再现的过程中思考,「我们怎么样去芜存菁,把好戏的精华承袭下来,同时又挹注现代剧场美学,锤炼出可以符合现今观众审美的当代看家戏?」如果说,「作活戏」是民间戏剧演出的重要传统,那么「站头」,便是「活戏」艺术的一切基础。
所谓的「站头」(chām-thâu;「站」有段目的意思,「头」是语尾词无意义),是民间艺人对「演出段落」的习惯用法,里面包含著特定情节段落,结合身段作表与说白唱段所组成的「表演套路」。不同的剧目内容经常会出现相同的「站头」,如武戏常用「攻关头」(或称「潼关头」)来作开场,用以炒热气氛、或交待故事人物和事件脉络;又如「活捉」的情节桥段,出现在《王魁负桂英》、《周成过台湾》和《林投姐》等戏出;或是描述丫环与小姐、小生与小旦相偕去花园赏花的「站头」,也出现在《山伯英台》、《陈三五娘》、《孟丽君》和《王宝钏》等多出传统戏出里。
蔡欣欣教授强调,即使相同的「站头」,会由于表演者自身的生平际遇、学艺经历、教育程度与技艺特质的不同,或应用戏出的情节场景与人物个性的差异,乃至于演出当下的「语境」与观众影响等因素,都会在「站头」定式中产生演化或变异。而「作活戏」的表演传统,仰赖的是艺人坚实饱满的「腹内」功底,及临场组合发挥的「活用」本事,这些「腹内」便少不了各式「站头」的
积累与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