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如何与「公共」产生连结?本文透过「近代剧场的7道历史切片」,从行动剧场、闲置空间、文创园区、身体解放、艺术工程、部落寻根、文化治理等关键字,提供大家思索剧场公共性的可能方向。
切片1:核废、兰屿、行动剧场
80 年代中期,因世界各地的核电厂事件频传,台湾的反核声浪达臻高峰,也在同一时期,政府预计扩大兰屿贮存核废料的容量,关晓荣则前往兰屿进行一年的报导摄影,成果发表于当时的《人间》杂志,亦为促成隔年由王墨林、周逸昌等人策划行动剧场《驱逐兰屿的恶灵》的近因。
他们飞抵兰屿,与达悟族青年郭建平等人会合,著手制作数个象征恶灵的大偶、结合恶灵祭的时节与意象,连结剧场形式与社会运动等,要「核废迁出兰屿」!行动剧场的聚众性,以及将恶灵祭转换为行动意象与殖民主义批判,将此一「牺牲的体系」翻转为群体的行动,反抗治理的去公共性。
参考资料
何明修,《绿色民主:台湾环境运动的研究》 ,群学,2006年12月。
吴玛悧主持,王墨林、陈界仁对谈,〈身体解严〉,春之文化基金会,2014年7月。
切片2:酒厂、声响、身体解放
1995 年在即将拆除的板桥酒厂发生的「后工业艺术祭」(即为第二届破烂生活节),核心人物为吴中炜,继首届后再次创造一个地下文化集结的另类场域,众团体轮番登场,以极端的声响与行为,反向推动观众的身体表现,甚而「创造了台湾艺术表演出现至今少见的观众身体,最早能够在完全无调、无拍的噪音中集体狂欢起舞的群众。」
但「这个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喧哗到沉寂的这一年,「意味著1990 年代上半极端主义噪音『浑沌』阶段的结束」,横越80到90年代,在地下噪音与小剧场,都可以发现诸多观演关系难分难解的演出现场。可不可以说,这些演出现场,藏起了一个谜样的身体公共领域?
参考资料
括弧内文字皆引自林其蔚〈台湾地下噪音:学运反文化之声〉,罗悦全策划、主编,《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的探索》,远足文化,2015年5月。
切片3:部落、演出、寻根
90 年代的「部落主义」热潮,许多原民回返部落,在地扎根。台东的布农文教基金会,在部落地图绘制与传统领域调查逐渐展开的原民社会,开始寻根运动。在基金会支持下成立的阿桑剧团,于2002 年,创作、演出《内本鹿事件簿一.海树儿的故事》;这也是「内本鹿元年」,在被迫迁徙的60 多年后,15 位耆老乘著直升机,最后顺利上山,而重返内本鹿的行动,一路延续至今不辍。与文化复振相互结合的戏剧,进而在剧场之外延续重返内本鹿的轨迹,把家屋盖回来,不但寻回旧部落,也寻回了牺牲的历史。
参考资料
刘曼仪,《Kulumah.内本鹿:寻根踏水回家路》,远足文化,2017年1月。
布农文教基金会,《第3届原住民艺术创作研讨会:创新与认同》,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