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召唤与极限
这场秀,一面打破了所有的实境,宣告这终究是一场梦境,一面揭示了似乎也颂扬著这一路上所经历一切事件的展演本质。对我而言,这样的展演本质在过程中因各种形式混杂、各景之间少有连续之下,早已无所遁形。展演愈是试图仿真,愈是让我有意识地好奇它能仿得有多真,愈是窥探且感受到其假扮,进而使得观者在这看似残酷的戏局里,得以乐在其中。
这场秀,一面打破了所有的实境,宣告这终究是一场梦境,一面揭示了似乎也颂扬著这一路上所经历一切事件的展演本质。对我而言,这样的展演本质在过程中因各种形式混杂、各景之间少有连续之下,早已无所遁形。展演愈是试图仿真,愈是让我有意识地好奇它能仿得有多真,愈是窥探且感受到其假扮,进而使得观者在这看似残酷的戏局里,得以乐在其中。
电影导演侯孝贤曾说,不要从电影里学电影,要从生活里学电影。多年前说的这话,在Youtube视频短片作为知识和娱乐主流管道的今天,大概愈来愈难被理解。可是,再如何VR直播NETFLIX,视觉终究会疲倦,届时,一个母亲从市场菜摊拾起一把蔬菜嗅闻土香,一位搜藏者从扬尘书堆里淘出一串檀香木手珠,醉心气味的爱香人燃起一把迷幻沉香屑那些棱角立体的生活切片隐藏的事物,终于提醒我们:「让人在专业走得长远的,正是建立在这些琐碎的、生活中的心理准备与身体积累。」(注) 这一切琐碎和积累,我们叫它「玩意儿」。 注:引自2015年穷剧场与澳门足迹合制《大世界娱乐场II》场刊内郑尹真访谈答复。 企画|邹欣宁
深坑山上的家,是姚立群的藏宝室,从高中迄今买下的书,黑胶唱片、卡带、光碟堆砌出的音乐收藏,还有旅游时带回的异国乐器、木石刻章与串珠恋物的他,乐于花大把时间购买感兴趣的物,所恋也是锁链,恋物项目太杂很难样样精通,有需要的时候才能讲究,但该把握的时候他绝不错过,姚立群笑说自家就是垃圾掩埋场,但不知他脑海幻想中被掩埋的是书、被书盖住的其他物品还是书里的知识。
知道怀孕那天,王世纬不停地哭,深知一切再也回不去了,但「母亲」这个角色,她也就此无悔接下,进而体会到生命中最强大的美好,「我真心觉得这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成功的事情,我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无论讲什么都会绕回女儿,生活中最滋养就是一家三口的日升日落,自嘲除了演戏不擅其他的王世纬,身为演员就把戏演好,不管是牺牲,还是享受,她甘愿昂首挺胸,花一辈子演好它。
唱南管的郑尹真古典味浓,也毫不违和地有著古典的品味爱好。品香,她赏香也赏烟,香烟袅袅,似有若无,如舞者脊骨左摇右荡,不时从旁窜出枝节缭绕,专注凝视,简直让人神游物外。品茶,她有良师带路,然壶或茶的入门知识无论积聚多寡,她更以为身体最值得信任,「要相信自己生物的本能,如果在外面茶席喝到身体不适应的茶,就算跟你说这茶几万都没有关系,就是跟你不合。」
获国艺会「表演艺术国际发展专案」补助的两个计划:「尼可乐表演艺术-台湾国际即兴音乐节及国际连结平台计划」与「莎妹剧团x第七剧场交换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计划」,分别在十一、十二月演出。前者以「台湾国际即兴音乐节」推出「聚焦荷兰」的主题展演,后者则是接续前两年的合作,推出以侯孝贤二○○三年为纪念小津安二郎导演而拍摄的日语电影《珈琲时光》为本的同名剧场作品。
崔颢的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道出了在时间与空间交会的当下,内心的惆怅与感怀;而当家国之界已渐趋模糊、定义共识一言难尽、你我他者分合不定的今时此刻,且莫说军人为何而战、保谁的家、卫哪方国,个人如何自处、该以何为据,在进退两难、模棱两可之中,更似崔颢那般,早在茫茫江上失了方向。由陶维均和崔台镐共同编导的《单兵基本教练》,假军事作战的教习名称为题,却以相应的英文剧名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承载如「乡关何处」的创作概念,并以单兵的「单」字为依归,点出个人处境。 崔台镐表示,最初的演出构想虽发自兵戎生活,却试图跳脱回忆发展出「认同」的题旨好似众人对兵役的观感纷乱复杂、矛盾难解,更遑论关于战争、军事,乃至于国族的各种态度。陶维均则取《礼记.大学》所述,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单兵,或说个人因以为据的处世顺序与社会结构;继二○一三新点子剧展编作源自椎名林檎歌曲的演出《本能》后,陶维均此次则言「本性」不管是分工保卫群体、战斗掠夺资源、以阶级区划职责等,皆属动物本性,而在线上手游里四海一家、捉对厮杀,或在工作生活中党同伐异、口诛笔战之后,谁也不能取代你的各位单兵们,如何继续在人世间拼斗存活?「基本教练」实为一种「生活手则」。
说艺术无用,说艺术玩物丧志,从根本上来说,或许并未说错。经世济民的「有用」,艺术未必想做;凌驾众人、翱翔天际的鸿鹄之志,也不一定吻合艺术创作者内在的真正需索。做艺术,搞创作,到底图的是什么?如果不是为了讨生活,而是过生活呢? 这次我们不再直面艺术、扣问创作,绕过它们,我们闯进剧场艺术创作者的生活现场,不拘命题,任他们分享生活中一切能够滋养自己的事物。当然,对某些人来说,创作本身即是滋养,然而离开艺术创作的中心,构成它的边陲长得如何?边界在哪?或许我们该说,这次探究的不是创作者也不是工作者,而是一个人,如何被他琐碎的癖好和兴趣,支撑著、浇灌著,让他有力气往艺术的深处走去
被誉为「偶戏天后」的资深操偶师薛美华,一直以来与偶、与物件的关系紧密,也是她创作的最佳伙伴与灵感来源。平素就喜欢捡拾旧物的她,总能在有过使用痕迹的二手物中找到乐趣,在满是拾来「宝物」与自己历史物件的工作室中,不断不舍不离的她,透过整理它们来整理自己,也透过「物」与访客互动
喜欢买花、逛宫庙、手做DIY服装设计师李育升的癖好很生活,但也不能说与创作无关。他喜欢神灵世界的系统井然,但宫庙也会成为他的恶梦场景,或者灵感来源。而「动手做」则是穷逼出来的,小时候穷只好自己做玩具,长大后在剧场工作,剧场穷只好想办法用有限资源材料来发挥创意,但创意不只为工作,夜来余暇,李育升还自造手工皮件,纯为自用,更是自爽!
参与许多表演艺术音乐设计的柯智豪,是个不折不扣的标准宅男,熟悉次文化汇聚的台北地下街,对电玩游戏、女仆和执事咖啡馆如数家珍,花大量时间逛网,还卖力追剧然后同时写曲创作。对各种事物的好奇程度远超过「猎奇」的柯智豪,会在奇观带来的感官冲击之后继续追问:然后呢?为什么?还有哪些可能?
编剧冯勃棣与导演Baboo的新作《神农氏》,看似大书「药物」与「成瘾」,内里其实在探究人因无力改变外在、只好借由药物寻求内在平衡的状态与依存关系,甚至也包含了对于信仰的诘问。剧本借用「神农尝百草」的上古传说,假想这个以吃药为己任的、因嗑药而身亡的人物,并将他置放于现世时空,一窥他眼中、脑中的精神世界。
这回的剧场约会,邀请到近年备受期待的剧场编导黄鼎云,以及白天上班族、晚上摇滚魂,近期以专辑《兄弟没梦不应该》强势回归的摇滚三人组「拍谢少年」,观赏的节目由黄鼎云点名出招,选的是连圈内人都认定高门槛的《春之祭》! 演出后众人黄汤下肚,抛开客套、直捣黄龙,竟「饮/引」出惊人言论编舞家萨维耶・勒华(Xavier Le Roy)在拍谢少年心中原来直逼浊水溪公社?剧场在黄鼎云脑子里,其实就是一场性愉虐?以《春之祭》的争议性为开端,双方逐渐展露彼此天马行空、毫不拍谢的脑内世界
今年五月底,骉舞剧场陈武康与泰国舞蹈家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历时三年的跨文化「共同谋逆」之作《半身相》在云门剧场演出,谋逆事实包含:演出中穿插演后座谈、真正的演出结尾交由随机观众Call Cue、明明是习舞多年之人却疑似「没跳什么舞」等等,评论两极比南北极还远! 这次剧场约会媒合了专业创作者与Pro级观众:《半身相》看了五场、担心「对谈资讯不对等」的骉舞剧场团长(a.k.a陈武康忠实粉丝)苏威嘉,与近五年开始观赏台湾剧场的科技业工作者李知懃,藉著《半身相》展开一场不知会「针锋相对」或「颇具共识」的谈话虽说两人不约而同穿著蓝色上衣出现,大展默契,但,当话题来到李知懃进剧场前还是「搞不清楚这演出要干嘛」,以及苏威嘉曾暗暗质疑陈武康「难道整个人生放弃了吗?」时,我们仿佛获得了关于这部争议之作的其他拼图
今年两厅院的新点子剧展,推出为青少年观众而设计的「心之秘密」主题,但真正的青少年看了有什么感想?本刊特邀本次新点子剧展策展人耿一伟,与参加「青少年剧场工作坊」的高二生张孟钰一起看戏,看戏后一起喝咖啡聊感想,分享不同世代的「心之秘密」
第11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将于五月初登场,今年的影片包含许多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与日韩中等国的纪录片也有罕见的亚美尼亚、乌兹别克、黎巴嫩、孟加拉的作品,为观众构筑一个更宏观、多样的亚洲印象。另有「想像式前卫:1960s的电影实验」专题,带影迷回顾那个压抑年代的影像实验创作,从纪录片体验「时间」的纵度。
首演于二○一五年的利贺艺术节,由鸿鸿执导、改编自西班牙作家阿拉巴尔同名作品的《战场上的野餐》,将于四月中重制推出。原剧以荒谬的悲喜剧探讨战争与政治,鸿鸿的改编引用小津安二郎的战时日记,并将剧中士兵的角色身分改为原住民,以此做「某种台湾状况的隐喻」。
拍摄过剧情片《我叫阿铭啦》、无垢舞蹈剧场纪录片《行者》的电影导演陈芯宜,近期推出了新作《大帐篷想像力的避难所》,这次的纪录主角是以演出帐篷剧为主的海笔子剧团。拍摄了十多年,陈芯宜从拍摄者,变成跟团队一起搭台拆台、吃大锅野炊的成员,当初为解除内在疑问而拿起摄影机的她,认为电影只是中点并非完结,如同革命或抗争永无止境,只能不断探问哪里可以改进,为何难以前进。
注目焦点 韦伯名作、本地原创 音乐剧浪潮来袭 音乐剧融合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表演元素,满足故事性的想像,同时刺激感官的欲望。与歌剧相较,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及琅琅上口的音乐,更容易引起共鸣。今年从三月开始,就有音乐剧《猫》Cats的登台,这部由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一九七七年创作的作品,至今诞生刚满四十年,已在台上演五次。首演至今仍备受欢迎,尤其优美的旋律、盛大的场景与猫主角的表现方式,为这部音乐剧下了经典的注解。接著四月,又有《艾薇塔》Evita全本音乐剧的登台,同样是作曲家韦伯的作品,与作词者提姆.莱斯(Tim Rice)的黄金拍档,一上演就获得肯定,至今已获得廿多个奖项。以阿根廷前第一夫人伊娃.裴隆(Eva Pern)为蓝本,剧情描绘出身低微的她力争上游,享尽荣华富贵却尝遍悲欢离合的过程,随著动人的歌声,无不为她绚烂又短暂的传奇人生喟叹欷嘘。 六月,「萌芽2018音乐剧联演」由耀演、CMUSICAL、A剧团、刺点创作工坊分别推出《女人的中指》、《焢肉遇见你》、《吉米不难搞》及《电梯》四出原创华文音乐剧,从月初到月底,在华山文创园区轮番上阵。接著七月还有绿光剧团以一九七○年代为背景的《再会吧!北投》,邀请陈明章担任音乐设计,将多年的音乐创作作品串连起来,重现当地的动人情爱与荣华兴衰。最令人眼睛一亮的是三月,台北市立国乐团与全民大剧团也将以《赛貂蝉》加入音乐剧演出的行列,将以最传统的乐器、搭配最古老的传说,演绎自古至今不变的爱情抉择。(李秋玫)
当我们将刷牙、洗手、擦身体等等这些行为与表演者还在车内时的谈话连结上时,表演者与物件间关系模式的型态学转化就很清楚了,这种转化是Baboo擅长使用的手法,在《重考时光》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发生在比手画脚这段表演中。表演者利用语意上错误却在语音或姿态形式上具邻近性的指涉,完成许多意义与脉络的滑移。这样的滑移所摧毁的,恰恰是过往阶层式世界观为每个层级所预设之本质、自然、属性、内涵。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