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作者,始终渴望对自己喜欢的其他创作者有更多了解,甚至不只是传记式的,而是那个非常自由且未修饰的历程。因此,我想像的「近未来表演艺术图书馆」能够提供的功能,便是这种如「突触」般的传导与连结,让我们可以得知未被述说与记载的创作秘密或秘辛。
动物对于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与动作,依靠神经系统;其讯号传递并非一条神经可以完成,必须经由多条神经间的转换才能顺利传到目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腺体之间通信的接头,称为「突触」(synapse)。
会接触到这个生理学词汇,起因是我这学期的「青少年剧场」教学,尝试从「青少年」的定义讨论,于是理解到这个特殊时期,「突触」会开始进行第二波增生及修剪,而突触密度改变也会让认知能力转变。因此,我开始思考的是:能否有什么方式可以获知创作者的过去,及创作间的连结?
这也与个人经验有关。像是我从今年1月开始整理两厅院驻馆读书会的书单,以「#MeToo」为关键字,然后以「连连看」的走向在思考,其中一条线索是从伊藤诗织的《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实告白》里提到记者清水洁,才阅读到他追踪悬案的轨迹与纪录;另一条,则是林奕含以「成为一个新人」作为婚礼致词,而连结《成为一个新人:我们与精神疾病的距离》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当然,这些连结完全是我个人角度与阅读次序,并非原书逻辑。除此之外,我最近参与TIFA《浮光流影》的音乐会制作,也意识到两种创作的路径:一是,钢琴家王佩瑶虽是受吴明益小说《单车失窃记》启发,但在文字与音符的转换间,并非为其配乐,而是依据自己身为读者的体感对应到音乐家读谱的经验去召唤音乐;另一个则是,吴明益在讲座里提及,自己书写这部小说中群象千里迁徙时,心里配乐是「枪与玫瑰」2009台北演唱会DJ Ashuba弹奏的〈The Ballad of Death〉。这些旅程突显的是,若非创作者自述,其实很难去得知,且不一定符合经验逻辑。
作为创作者,始终渴望对自己喜欢的其他创作者有更多了解,甚至不只是传记式的,而是那个非常自由且未修饰的历程。
因此,我想像的「近未来表演艺术图书馆」能够提供的功能,便是这种如「突触」般的传导与连结,让我们可以得知未被述说与记载的创作秘密或秘辛。
比较单纯的一种是,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出版本,或是以「人」为中心去搜寻创作,这些或许能够用类似已有的AI推荐、以图搜图等方式,借由单一或多组关键字去拥有更进一步的功能。
另一种则是更深入地去探索创作者的神经元,透过表演艺术图书馆所建构的系统去探索作品背后的连结,产生「知识共享」。其中,更希望是种没有被修整过,如「突触」般持续生长、增生的过程。
但,入侵脑细胞,做得太极端,似乎会变成监控而失去人权?想像起来,有趣也恐怖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