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初疫情爆发,香港的表演艺术团队面对无法实体演出的困境,即展开线上展演的尝试,光线上现场直播或录播,或利用线上会议平台进行的表演制作接近200个。虽然在政府资源的挹注下,直播技术与网路硬体配套均有成长,但线上展演形式与美学是否有进一步探索?在抱持著权宜与临时的观望心态中,表演艺术工作者如何面对这样的未来,值得持续观察。
香港表演场馆自2020年农历新年始,因为疫情首波开始全面关闭数月,香港艺术节首次取消举行,演艺工作者在面临生计困难的同时,不少尝试开拓线上展演的空间,部分受资助的团队(编按)也因不同原因,譬如为维持资助顺利发放、不确定延期的可能性等,而选择在线上完成演出发布。根据粗略统计,去年香港表演艺术界因应疫情关系,而特别安排线上现场直播或录播,或利用线上会议平台进行的表演制作接近200个,还没算上大量如创作人在家进行的音乐会直播和播放旧作品记录等。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对直播技术的掌握从摸索到纯熟,政府场地也积极加强硬体和网路配套,可预见业界对现场演出进行同步直播,和制作更完善的演出记录会有更高的要求,这可能是疫情留给未来观众的一点慰藉。
留住观众、也开拓观众?
然而,未来观众在新常态下,对进入剧场的仪式和氛围的追求有异,对观众席社交距离不足也有考虑,这是否带动表演艺术工作者对线上展演在形式和美学上的进一步探索?去年香港在首波疫情影响下,其中一个把展演推上线的目的是要维系和留住(或更具野心地开拓)剧场观众,当中包含了在教育和赏析的意义。播放旧作品记录,对当时一些有这方面预备的团队来说较具优势,如一直为剧团拍摄录像的剧场网站「stagetv」在疫情初期(2020年2至3月)就和「影话戏」、「前进进戏剧工作坊」等合作选播多个作品,「香港话剧团」也在差不多的时期主办「戏宝重温」。在由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办的「疫向未来:在疫情期间思考香港表演艺术的危与机」网上讲座中,参与线上展演实践的讲者「香港八和会馆」总干事岑金倩和时任「城市当代舞蹈团」行政总监的黄国威分别表示,不论是选播旧作或是未来进行直播,首先要解决制作内各项版权和创作者权益问题(有舞者就曾因为看了网上展演版本才得悉自己的身体被局部聚焦);如果播放质素不理想,反而会让观众对团队和这种艺术形式留下坏印象。
另一方面,面对网路上大量的娱乐节目,在香港本来就不是主流的舞台作品如何突围,会是很大的问题。「一条裤制作」在去年中把原来在黑盒剧场上演的《捌次二○四七》转为在原场地进行的线上录播,但在单一和有限制的镜头处理下,大大削弱了这类型由不同编剧执笔的片段式拼贴作品的能量;同样于去年中在线上展演的「同流」《巴黎公社的日子》则在灯光、表演和镜头处理各方面都有相当准绳的拿捏和处理,并且有效地转化了拍摄场地在空间方面限制。但对这两个受资助的剧团而言,线上展演要投放的人力物力资源并不少,表演能量上的调整亦是另一挑战,剧场导演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舞台和镜头语言叙事的转换是另一问题;设计师是否有资源和时间,在高清摄制的情况下重新修整舞台美学的细节,也让不少线上展演在权宜与临时的情况下,出现相当多执行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