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的故事》(红桌文化 提供)
编辑 Pick-Up

从声音的角度,重读音乐史

音乐史的撰写大多以时代、风格、地域、人物、乐种、图解等等方式分类,没有一定的准则。只不过,就像音乐的发展相仿,强势的潮流总盖过细微的声音,将边缘与非主流淘洗得一乾二净。

音乐史的撰写大多以时代、风格、地域、人物、乐种、图解等等方式分类,没有一定的准则。只不过,就像音乐的发展相仿,强势的潮流总盖过细微的声音,将边缘与非主流淘洗得一乾二净。

刚上大学那一年,同学们享受著摆脱联考与课本的束缚,自由投入跷课、打工、恋爱的必修学分。但玩乐不了多久,命运终究来敲了门,眼看著考试快到了,这才四处疯狂地打探考试内容。我好心地将笔记出借,不料同学影印完又传给了下一位,传来传去差点要不回来。最后终于考完试,纷乱的教室竟然有遗落的小抄。定睛一看,不就是那份笔记,直接被缩成小小的尺寸。看著自己的字迹变成蚂蚁一般,熟悉又陌生的滋味真不知如何形容。

笔记记得好,不一定就代表著分数高,而书写下来的文字,也仅仅是所有课堂的部分重点。事实上,即使授课的教师有满腹的学问,能够传授的,也只是他学识中的一部分而已。就像读历史一样,短暂的生命与千年的时光相比终究是沧海一粟,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楚所有史实?

音乐史的撰写也是,大多以时代、风格、地域、人物、乐种、图解等等方式分类,没有一定的准则。只不过,就像音乐的发展相仿,强势的潮流总盖过细微的声音,将边缘与非主流淘洗得一乾二净。然而,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神话、美学等,这些文化的结晶,不也是人类史上璀璨的亮光?

《声音的故事》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创系主任麦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所著。出生于19世纪中期的他,拥有作曲家、钢琴家、诗人、教育者等多重身分。早年在美国、法国巴黎及德国法兰克福修习,演奏曾受李斯特及克拉拉.舒曼赞赏,创作则使用美国文学等素材。耀眼的能力,使他备受乐界推崇。在1896年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成为第一位音乐系的教授,并且也是创系系主任。这本书便是来自他在大学教授音乐史课堂上的讲义,部分是手稿,部分是上课笔记,以及引述音乐的阐释。

全书细分为21个章节,从〈音乐是怎么来的〉、〈第一首歌与第一件器乐〉开始,经过谈论印度、埃及、中国音等音乐,谈及乐器与器乐形式、歌剧,最后结束于〈音乐中的朗诵〉及〈音乐中的暗示性〉,整体像是21堂关于音乐起源论与西方音乐史发展的课程。与一般惯用写法不同的是,他的铺陈并非单纯的「历时性」或「共时性」,而是在纵横的轴线上,以作曲家自身为出发点,连结出各时期作曲家的创作精神,以及他个人博学及音乐史外相关的美学思考。也因为如此,重点并非落在讲述「史」的窠臼,而是以「声音」作为中心向外辐射。而为了彼此呼应,出版社更刻意挑选了书中重要乐曲,以QR Cord显示,提供读者聆听比对。

虽然,如同导读文中指出:作者活跃的年代接近19世纪末,当时欧洲调性发展到极致,新艺术运动与思潮方兴未艾,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第二维也纳乐派、新古典主义等等百花齐放。但回到美国的麦克杜威与欧洲已有距离,且于1908年离世,因此书中看不到荀贝格、德布西、拉威尔等人划时代的作品。但是,从一篇篇的文章中,读者更能透过他的所见所思,了解当时是如何以多元文化看待世界各民族音乐上的发展。

就算是课堂笔记,也是精采的研究累积。这次,别再沿著一条线走,不妨换个角度,让声音作为导引,用耳朵听故事,重读一遍音乐史!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