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驯兽到杂耍、特技表演,马戏表演一直都试图展现各种「令人惊艳」的景观,这种惊奇的效果可能来自高难度表演的危险感,或是因为十分稀有、少见而令人惊叹,但其共通的原则可能来自像魔术表演一样「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奇观。本期「剧场ㄟ冷知识」精选5篇马戏历史与发展的小故事,一起看看马戏在不同时代中如何幻形成真。
跳蚤?!也可以表演马戏!
除了大型猛兽外,人类也驯服了另一种体型极为娇小的动物来表演,那就是跳蚤。跳蚤马戏团的起源最早追溯到16、17世纪,当时的钟表工匠为了展现自己的金工技艺,做出可以套在跳蚤身上的锁链,这样的技术被应用在制作跳蚤马戏团的道具。跳蚤会被套上金属线制的套索或缰绳,这些缰绳的松紧度刚好可以让跳蚤无法逃跑,但又可以正常进食。在一个仿佛缩小版的马戏帐篷中,观众即便靠得如此近,还是得挤眉弄眼,看这些跳蚤用强力的后腿表演拉三轮车、转动旋转木马、走钢索,甚至斗剑。
跳蚤马戏团中的跳蚤大部分都属于寄生在人类身上的蚤类,寿命只有短短1到4个月,加上跳蚤对环境温度很敏感,饲养不易。今天跳蚤马戏团几乎不复存在。和其他类型的驯兽表演一样,这似乎都展现人类想要驾驭、掌控大自然力量的欲望,即便只是那么微小、不起眼的生物。
成为传奇的小飞象
大象在马戏文化中的代表性可说是无以撼动。不仅过去马戏团的表演者相信在口袋放一搓大象尾巴的毛会为演出带来好运,更不用说许多大象都是让观众慕名而来的表演明星。即便到今天,动物表演逐渐被屏弃,大象和马戏团的连结仍然透过像迪士尼动画《小飞象》这样的作品,深深烙印在大众的心里。
《小飞象》的动画原名Dumbo其实衍生自一只真实的大象Jumbo,牠高达4公尺的身形就算在象界也十分庞大,也因此后来让Jumbo一词有「巨大」的意思。Jumbo是一只非洲公象,1861年在苏丹出生,被运送到欧洲后最早饲养在巴黎的动物园,后来在伦敦动物园期间开始广为人知,最后于1882年卖给了美国「巴努与贝利马戏团」的巴努先生,也就是电影《大娱乐家》的主角。让生前就十分出名的Jumbo更为传奇的是牠的死亡故事,至今都还流传著多种版本。一说是牠为了拯救一只年轻的小象被火车撞死,一说是牠和受训师外出散步却意外跌倒身亡在铁轨上,尸体被火车撞上。动物表演日渐受到质疑的今日,为了留住或再现动物表演带来的感受,许多艺术家利用偶戏、多媒体影像,让大象或其他动物再次出现在观众眼前。
解说人
余岱融,独立制作人、创作顾问。曾任《读马戏》季刊总编辑、FOCA福尔摩沙马戏团国际事务经理及驻团创作顾问。现为国际剧评人协会台湾分会副理事长,亚洲制作人平台成员。译有《火箭发射:24位当代马戏大师的创作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