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赛者接受评审们的点评。(香港中乐团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第四届香港中乐团「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特别报导 艺术与技术的竞技场

国际赛事如何规划?三阶段发掘中乐指挥人才

香港中乐团举办的国际中乐指挥大赛,是全球首个专注于中乐指挥的比赛,旨在发掘与培养新一代中乐指挥人才。此次大赛在决赛前经历了初赛、复赛和准决赛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均有严格的选拔和评审程序,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与提升技艺的宝贵平台。

初赛、复赛:筛选优秀人才

本届的初赛于2019年疫情前完成,根据参赛者于2019年10月底前提交的影像资料进行评审,由评审团于2020年1月底前公布入选复赛的名单。最终从初赛选出的27位参赛者中,因各种原因,包括找到教职或成为乐团的驻团、助理指挥及健康因素等等,仅有20人持续参加之后的赛事。

复赛于2024年7月中在香港中乐团演奏厅进行,由香港中乐团演奏。复赛分为两部分:参赛者需先指挥指定曲目,接著透过抽签形式指挥两首乐曲其中之一。各阶段的评审委员虽略有变动,但联合主席由前台北市立国乐团团长兼指挥、前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团长兼指挥陈澄雄及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卞祖善担任,以示公平。

崔媛媛(左2)获颁由香港中乐团团员投票选出的「最受团员喜爱大奖」。(香港中乐团 提供)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准决赛:全面考验指挥能力

准决赛进一步考验了参赛者的综合实力。分为视奏排练和排练指挥两部分,参赛者在临场情况下需要快速纠错并阅读总谱,考验他们的即时反应和乐谱识读能力。指挥曲目包括判定香港作品演绎奖曲目,由许翔威编作的《乐中法.法中乐》,以及音诗《骊山吟》,这些曲目具有高度的技术难度和音乐表现力要求。

准决赛的第一部分是乐谱揪错,这一部分考验了参赛者在短时间内发现并纠正乐团演奏错误的能力。每位参赛者需要在15分钟内找出乐团演奏中的6处错误,这些错误涵盖八度音高、力度、节奏等。多数参赛者在这部分表现出一定的困难,有的参赛者仅能找出部分错误,这主要是因为过于依赖乐谱而忽略了实际聆听。这种挑战强调了指挥需要具备的敏锐听觉、快速反应与即时纠正的能力。第二部分为指挥曲目的演绎,这部分不仅要求参赛者展现精湛的指挥技巧,还需要展示对国乐的深入认识、作品诠释能力,以及对排练时间的有效控制。参赛者需在短短40分钟内指导乐团,清晰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并有效地与乐团沟通。特别是在指挥《骊山吟》时,参赛者需掌握东西方音乐风格的融合,这考验了他们对音乐多样性和文化层次的深刻理解。

发掘年轻指挥人才的舞台

大赛特设的「最佳香港作品演绎奖」评分标准由乐团行政部、作曲家及其他评审共同决定,此次比赛中,崔媛媛凭借出色的表现和与香港中乐团团员的良好互动,获得了「最受团员喜爱大奖」,这奖项由中乐团团员投票选出,反映了她的指挥技巧和音乐表达得到了专业音乐家的高度认可。

此次香港中乐团国际中乐指挥大赛不仅是一场技术与艺术的比拼,更是一个发掘新一代国乐指挥人才的舞台。每位参赛者在初赛、复赛和准决赛中都面临著不同的挑战,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技艺,更是对他们作为指挥家必备的沟通、表达和即兴应变能力的综合检验。这场大赛的成功举办,再次突显了香港中乐团在推动国乐指挥艺术发展方面的卓越贡献。未来,这些年轻指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指挥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评审的5点点评

在准决赛结束后,评委们针对参赛者的表现给出了几点重要的点评,这些问题的改善需要时间的磨练和不断的实践,可以整理为以下5点:

1. 自信与沟通能力:指挥在与乐团沟通时要具备自信和明确的指示,清晰的语言和姿势能够更好地传达意图,这对于建立指挥威信非常重要。

2. 动作的清晰度与协调:这是很多年轻指挥需要改进的地方。指挥动作要清晰且具有指导性。左右手的动作要协调一致,但也需要在特定时候做出区别,以避免误导乐团。

3. 音乐的理解与诠释:指挥需要深入理解乐曲,知道如何把作曲家的意图和自己的音乐理念有效融合,并在乐团和观众之间建立一个平衡的三角关系。过多或过少的个人表现都可能破坏音乐的整体性。

4. 乐团的掌控与合作:指挥不仅要掌控乐团的演奏,更要懂得如何利用乐团的潜力。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指挥应当充分考虑乐器的音色、和声及乐团的编制和布局,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演出效果。

5. 实践与反思:指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参赛者们应该在比赛中多多吸取经验,并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指挥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只要仔细观察,也充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4/09/26 ~ 2024/12/26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