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乐团举办的国际中乐指挥大赛,是全球首个专注于中乐指挥的比赛,旨在发掘与培养新一代中乐指挥人才。此次大赛在决赛前经历了初赛、复赛和准决赛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均有严格的选拔和评审程序,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与提升技艺的宝贵平台。
初赛、复赛:筛选优秀人才
本届的初赛于2019年疫情前完成,根据参赛者于2019年10月底前提交的影像资料进行评审,由评审团于2020年1月底前公布入选复赛的名单。最终从初赛选出的27位参赛者中,因各种原因,包括找到教职或成为乐团的驻团、助理指挥及健康因素等等,仅有20人持续参加之后的赛事。
复赛于2024年7月中在香港中乐团演奏厅进行,由香港中乐团演奏。复赛分为两部分:参赛者需先指挥指定曲目,接著透过抽签形式指挥两首乐曲其中之一。各阶段的评审委员虽略有变动,但联合主席由前台北市立国乐团团长兼指挥、前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团长兼指挥陈澄雄及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卞祖善担任,以示公平。
评审的5点点评
在准决赛结束后,评委们针对参赛者的表现给出了几点重要的点评,这些问题的改善需要时间的磨练和不断的实践,可以整理为以下5点:
1. 自信与沟通能力:指挥在与乐团沟通时要具备自信和明确的指示,清晰的语言和姿势能够更好地传达意图,这对于建立指挥威信非常重要。
2. 动作的清晰度与协调:这是很多年轻指挥需要改进的地方。指挥动作要清晰且具有指导性。左右手的动作要协调一致,但也需要在特定时候做出区别,以避免误导乐团。
3. 音乐的理解与诠释:指挥需要深入理解乐曲,知道如何把作曲家的意图和自己的音乐理念有效融合,并在乐团和观众之间建立一个平衡的三角关系。过多或过少的个人表现都可能破坏音乐的整体性。
4. 乐团的掌控与合作:指挥不仅要掌控乐团的演奏,更要懂得如何利用乐团的潜力。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指挥应当充分考虑乐器的音色、和声及乐团的编制和布局,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演出效果。
5. 实践与反思:指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参赛者们应该在比赛中多多吸取经验,并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指挥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只要仔细观察,也充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