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若乔、谢秋燕、陈昌锦(刘俊德 绘)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谁需要表演艺术(一) 看或不看演出,这是个问题(吗?)

编辑/家庭主妇/生技公司、长照机构顾问 他们怎么说

倪若乔(刘俊德 绘)

像是吃饭呼吸一样自然的事

倪若乔/编辑/49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我「需要」表演艺术,因为对我来说,看戏、观舞或听音乐会就像是吃饭呼吸一样自然的事。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现场演出是在台北新公园,半圆型的舞台上塞进了一个交响乐团,乐团前方还有一排舞者伴随著《匈牙利舞曲》的轻快旋律漫舞飞扬,小小年纪的我看得目瞪口呆、满心欢喜。随著年纪渐长,从国父纪念馆到两厅院,再到每次出国旅游时把握机会前往大小剧场、歌剧院与音乐厅,早已算不清有多少次踏入这些场馆。当然,令人失望的经验绝对少不了,然而只要曾经在某个片刻,真实体验过舞台上带来的震撼与悸动,如同电光石火的刹那,便能化为永恒的回忆,那是无论再顶级的音响配备或4K大萤幕也无法取代的。而每一次的美好相遇与感动,也串联起我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那就是我的日常,我的生活,理所当然、不可或缺的存在。

PAR广告买二送一广告图片
谢秋燕(刘俊德 绘)

有机会去看,我还是会想去

谢秋燕/家庭主妇/66

我在结婚前搬到台南文化中心附近,那时文化中心刚启用,但我从来没有进去里面看过表演,而是会跟先生在外头约会。不会去看演出,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不知道从哪里接收到讯息,所以也不可能将这件事情放进娱乐选项。

我第一次看演出,是前几年的事情了。我儿子从事剧场相关工作,开始带我们一家人去看,有去过台江文化中心,也有在户外欣赏演出,都很好看!或许是网路资讯比以前发达许多,我有时候会看到儿子写的报导、评论,或是他分享给我们的影片,慢慢认识一些业界人士的名字,像是王安祈老师,好像透过这种方式知道不在南部的儿子正在做些什么。

我觉得只要有去看过好看的现场演出,就会被震撼到,也会有想去看的念头。但我自己比较不会主动,再加上先生近年卧病在床,我能够长时间出门的机会变少了。像是外甥女想找我去看绿光剧团《当妳转身之后》,我知道剧场的魅力,也对这种生死议题有兴趣,只是晚上多半得在家,只能作罢。我不一定需要剧场,但有机会去看,我还是会想去。(吴岳霖 整理)

陈昌锦(刘俊德 绘)

陪著孩子学习,激发参与热忱

陈昌锦/生技公司、长照机构等顾问/68

表演艺术可以看到、听到不同的表演形式在剧场相关产业的应用,以及想像幕前与幕后的运作内容。个人在陪同孩子音乐、美术、演讲等学习过程,让我对实际操作参与不同部门的剧场艺术充满热忱,能够周延规划,做事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掌握细节并有系统的进行创作或执行。实体的表演艺术能感受周围的变化,被艺术作品吸引并产生共鸣,可以尝试在不同空间中,凭借观察与想像构思情境的表现。

个人非常钦佩他们愿意与不同领域的朋友合作,有勇气面对崭新未知的挑战与学习内容,努力解决困难并突破现状,并且在事物上发现一些新观点与思维!这效果就如小时候听收音机的歌曲一般,听完后用黑胶唱盘再听一遍,发现人与歌曲间的距离更近一点,再至现场聆赏该原唱者表演,有乐队、指挥、原唱者,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与唱机发出的声响效果,迥然相距十万八千里。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2/04 ~ 2025/05/04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