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各个剧场作品的旅途中,田调采访一次又一次打开我的故事面向,破冰访题往往来自无关紧要、却把受访者带回自己生活场景的问题上。作品《微尘.望乡》,我去市场体验越南美甲店,问起越南姊姊是否给自己女儿剪过脚趾甲;作品《爱滋味》,访谈感染者朋友,我希望他们分享自己最浪漫的约会体验……
如果请你列出田调采访问题,你是否会把「你看过《后宫甄嬛传》吗」纳入其中?如果不会,现在加入还来得及。
当编剧最快乐的时光,绝不是坐在电脑前!最快乐的时光,几乎都是在采访过程中,当你有机会去浏览他者的人生风景。然而许多伙伴的采访三件套是录音笔、长访纲,搭配紧握笔记本的严肃表情,活脱脱像是深夜路旁抓酒驾。然而你愈是慎重以对,采访对象也愈会有去警局做笔录的紧张感受,连带讲出来的话皆是清汤寡淡,这时候你需要放下一切工具,和朋友互动般,聊起属于你的「破冰话题」。
从生活小处问起,打开故事的源头
2014年,为了写就独角戏《像我这样的查某人》剧本,我和演员江宝琳一同造访了基隆铁路街。这条毫不起眼、被压缩到城市边缘的街道,若你搭乘电联车从台北往基隆方向驶来,仅会看到路旁一整排低矮铁皮屋,然而几十年的历史积累,让即便未曾踏足过的老一辈基隆人都知晓,这里是不能说、最好也不要靠近的私娼寮。因过往吃了媒体记者的亏,即便有里长带路,私娼寮姐姐看见我们这种外人,也是异常冷淡。一次不成,再去,我表明身分和诚意,身上不带纸笔和任何电信产品,就在那里坐一会,就只是临场听听看看,采访也在无声中开展。
那次的破冰话题,是我聊起自己小姪女数学很差,高中段考30分不到,负责外场招揽客人的小芬姐(化名),心有戚戚焉,讲起自己读国中懂事的小女儿,说知道妈妈的工作,但从来贴心不问。当年丈夫赌债落跑,留下年迈中风公婆,连下一顿的饭钱都没了,小芬姐说没想过跳港自杀一了百了是假的。「可是基隆港很臭!」我说,我们就又哈哈地笑了起来。原来要走进这条巷子,脱下裤子讨赚,人人故事各有不同,唯有无解难题和处境如此真实,要活下去,就得勇敢往前走。
后来和姐姐们熟稔起来,我问起「你看过《后宫甄嬛传》吗?」、「你早餐会吃肉圆还是乾面?」、「是走路还是搭计程车来上班?」每个问题背后都是一个生活切面,貌似不重要的细节,却使故事角色开始有了接地气的可能。
从日常里,看到角色特别的一天
在发展各个剧场作品的旅途中,田调采访一次又一次打开我的故事面向,破冰访题往往来自无关紧要、却把受访者带回自己生活场景的问题上。作品《微尘.望乡》,我去市场体验越南美甲店,问起越南姊姊是否给自己女儿剪过脚趾甲;作品《爱滋味》,访谈感染者朋友,我希望他们分享自己最浪漫的约会体验;作品《丽晶卡拉的最后一夜》,我最好奇台式老派酒店的姐姐们,愿意跟菩萨求一个怎样的好老公一起过日子?
编剧的田调采访,最后指向角色和故事产出,不是专题报导或是职业剖析。当我们愈能从采访对象身上看到日常,愈能够从角色眼睛,一一开展她们平凡却又如此不同的一天,故事便会一一浮现。我记得,铁路街喜欢吃肉圆的姐姐,某日心情特别好。小芬姐见状补充说肉圆姐姐最近交了小10岁的男朋友,老牛吃嫩草。肉圆姐姐害羞说,晚上男朋友请她吃晚餐,还骑机车载她来上班。当我讶异其中的因果逻辑与情境时,却瞥见肉圆姐姐仿佛刚刚谈恋爱的少女,摀嘴哼歌地走了。可能正因为有人温柔疼惜,小日子便光彩焕发起来。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