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创作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空间革命,传统的「黑盒子剧场」概念逐渐被打破,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更多元的表演场域与观演关系。桃园市政府文化局于9月初正式宣布「2025桃园艺术绿洲创作计划」启售,三件入选作品以其前卫的创作理念与空间实践,为台湾当代表演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思辨能量。
2025/11/7-8 19:30
2025/11/9 14:30
桃园 米仓剧场
2025艺术绿洲创作计划─陈家声工作室《剧场交陪境:初生行动》
2025/11/15-16 14:00
桃园 米仓剧场及其周边场域
2025/11/22-23 13:00、16:00
桃园火车站 往返桃园〜富冈火车站
创造焦点《针毡》将于11月上旬在米仓剧场呈现,这部作品体现了当代马戏艺术对日常物件诗学的深度挖掘。魔鬼毡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其黏合与分离的物理特性,在艺术家的身体诠释下,成为探讨人与物质世界关系的隐喻载体。高空技巧与杂耍的结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展现,更是对重力法则与身体极限的哲学思考。表演者透过与魔鬼毡的互动,质疑了物件的既定功能,重新定义了材质与身体之间的对话关系。这种「去功能化」的艺术实践,呼应了当代艺术中对消费文化与物质文明的反思。

陈家声工作室《剧场交陪境:初生行动》采用策展的概念框架,将剧场空间视为一个有机的文化生态系统。11月中旬演出期间,米仓剧场及其周边场域将转化为多元叙事的交汇点,五组在地表演艺术团队的参与,构筑了一个跨领域对话的实验平台。「交陪境」一词借用自台湾民间信仰的概念,意指不同庙宇间的联谊交流,在此被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共构机制。观众在多点式演出中的自由移动,打破了传统剧场中观演关系的固定模式,形成了一种「游牧式观看」的美学体验。这种去中心化的叙事结构,反映了当代社会网络化特征在艺术领域的具现。

三十舞蹈剧场《来去富冈》无疑是本次计划中最具野心的作品,其将表演场域扩展至桃园与富冈间的铁道运输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剧场」概念。11月下旬的演出期间,电联车厢与月台将成为舞蹈诗学的载体,重新定义交通空间的文化意涵。这种与「2025富冈铁道艺术生活节」的跨界合作,体现了当代艺术节策展思维的成熟发展。铁道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承载著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的复层意义。舞者在移动车厢中的身体实践,不仅是对交通工具功能性的艺术化转换,更是对现代性经验的诗意重新诠释。

本次计划的三件作品,各自以不同的美学策略与创作方法,共同指向了一个重要的艺术趋势:表演艺术正在超越传统的场馆限制,朝向更加开放、多元与实验性的方向发展。这种艺术实践的创新,不仅丰富了当代表演艺术的表达语汇,也为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充满想像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