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

2025 C-LAB 声响艺术节登场 一场「跨域实践」展示与声音哲学的对话

文字|李秋玫
摄影|赖纬哲
官网限定报导  2025/10/23
C-LAB 声响艺术节统筹黄意芝(左起)、文化部代表吴冠儒、董事长彭俊亨、执行长谢翠玉、北艺大音乐学系主任吴思珊、台中国家歌剧院创意发展组组长谢祥雯合影。 (赖纬哲 摄 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 提供)

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举办的「2025 C-LAB 声响艺术节:DIVERSONICS」于 10 月 23 日至 11 月 30 日举行,由 C-LAB 台湾声响实验室策划,以「DIVERSONICS」为主题,聚焦当代音乐与声响创制的前瞻与多样性。活动节目形式包含展演、装置、国际论坛、讲座、工作坊、大师班等,总计超过 40 场次,邀请来自德国、法国、美国、阿根廷、卢森堡、日本、韩国、越南等多国声音创作与演出者参与。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节目近7成为新创或重制作品,展现 C-LAB 推动声音艺术实验的决心。

2025 C-LAB 声响艺术节:DIVERSONICS

2025/10/23~2025/11/30

台北 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

艺@书广告图片
《霸王虞姬》交响组曲CD广告图片

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董事长彭俊亨在致词时阐释 C-LAB 推动「跨域」的核心理念,认为这必须透过实践来展现成果。他指出:「声响艺术节就是一个大家在谈跨域的时候,我们怎么把不同艺术类别的艺术家放在 C-LAB 这个平台,一起共创,一起实践,这个 practice 其实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很难看到现在大家看到的成果。」

他进一步说明,C-LAB 内部的组织设计,包括当代艺术平台、科技媒体平台、社会创新平台,以及声响实验室和未来视觉实验室,均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这种结构正是展现如何去「跨」和「实践」跨域的过程。艺术节不仅展现了 C-LAB 长久以来在不同艺术类别专业社群支持下的人才培育成果,同时也呈现了 C-LAB 与 IRCAM 等国际伙伴交流合作的丰硕成绩。

Melting Part于记者会中演出SoMO_ Sound & Movement体验。(赖纬哲 摄 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 提供)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艺术节统筹黄意芝表示,C-LAB 声响艺术节在台湾最具特色与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非常高的比例,是由我们团队跟各个艺术家跟团队来共创协力,而不是单纯指示挑选已经成型或完成的作品来展现。」她强调,无论是艺术家、团队或是制作团队,都是在共同摸索与成长的过程中打造节目。本届艺术节的六大单元围绕不同世代、技术工具和想像力展开。

本次艺术节涵盖六大单元,呈现经典与前卫的声响艺术景观:向布列兹百年致敬的《卓别林:工厂》与《布列兹100.台北》再现当代大师精神;当代新声单元以《一声响迷宫》、《竹之森》、双溪乐集AI共创及《台韩电声影音之夜》探索新世代与科技实验;跃舞乐音与MR新声境结合舞蹈、VR与混合实境,包含《KINGDOM》、《克莱欧》与《他在他方》;声响装置展演透过联展「声活混响」与《回声室》打造沉浸式音光互动体验;校际延展与国际链结单元则邀集国内大学师生演出,并与IRCAM合办国际论坛,讨论VR、AI及互动声响议题,展现C-LAB跨域共创与国际交流成果,全面呈现台湾当代声响艺术的多元面貌。

Authors

作者

数位资料库-开学季优惠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