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Louis Fernandez
-
巴黎
作家亲自登台微观自我 欧斯特麦耶新作逼视社会矛盾
法国全新表演季在疫情肆虐下展开,每个剧院都战战竞竞。许多剧组只要有一人疑似感染,就马上中止演出(注1)。观众看戏也全程戴口罩,避免咳嗽,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尽管诸多限制,但观众依旧热情不减,让多部制作一票难求。德国导演欧斯特麦耶(Thomas Ostermeier)与法国作家路易(douard Louis)合作的《谁杀了我父亲》Qui a tu mon pre便是本季开幕叫好叫座的演出之一。
-
特别企画 Feature
一战中的殖民兵 为谁而亡的战士魂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但历史的背面,掩埋了多少当权者忽视的故事?向来不畏于颠覆既有观点的阿喀郎.汗将带来台湾的作品《陌生人》,即著眼于敏感的种族问题,挖掘一次大战当中被忽略的印度殖民兵历史。作为阿喀郎的生涯最后一支独舞,《陌生人》以原为印度舞者的士兵为主角,以普罗米修斯神话为隐喻,重点回顾了阿喀郎的舞蹈生涯。
-
巴黎
法国名导席瓦迪耶 将《人民公敌》化为当代警世寓言
法国鬼才导演席瓦迪耶近期将易卜生的《人民公敌》搬上舞台,原作透过兄弟之争描绘了科学真理与政治运作的冲突与矛盾,席瓦迪耶透过层次分明的舞台装置和节奏明快的场面调度,试图将这场兄弟斗争,发展成事实真相与现实利益的冲突。他运用混杂的元素,拼凑出一个超越时代的奇幻空间,更在演出中融合了即兴桥段,让台上台下直接交流,度过一段激发想像和思考的嘉年华。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打开人类身体 放动物出来
编舞家法布里斯.兰伯特的《今天,野蛮》,部分灵感来自人类学家李维史托的论著《野性的思维》,潜入未知寻找直觉,发现隐藏在文明皱褶中,在社会规范的表面之下,驱动身体的基本动作。七名舞者像笼子里的野生动物,游走在半透明织品装置、如蒙古包的空间雕塑中,极为直觉的舞蹈搭配不断重复、令人出神的打击乐鼓点作品探索了存在的起源,唤醒了我们的直觉,更逼近我们原始的欲望和远古的恐惧。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历史终结后的文明新页?
卅一岁的戈瑟兰被誉为法国最具潜力的青年导演。他擅长以充满感官的剧场效果,表现出优美且浩瀚的文学性。去年他应史特拉斯堡国立戏剧学院之邀,为该校毕业生发展一出全新创作,他与法国当代小说家贝隆杰合作,以加莱难民营为主题编创了《1993》,试著用「九○后世代」的批判观点,探究历史与当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寻觅欧洲梦碎的关键线索。
-
巴黎
剧场创作以亚洲移民为题 认识亚裔族群的契机
今年,巴黎两间国立剧院分别搬演了以亚洲移民为题材的作品新锐女导演恩桔妍的《西贡》,透过单一厨房场景,流转于两个时代与城市之间,重塑越南移民的辛酸史;曾来台创作的法国导演迪麦可《华人在奥贝维利耶》则用充满感官性的舞台效果跨越了文化藩篱,让法国观众突破成见,认识华人的现实处境。透过剧场,让法国观众有机会认识亚裔族群,让剧场艺术体现跨种族的人性价值。
-
艺号人物 People 法国剧场导演
德马西-莫塔 人性手法 创造现代的奇幻寓言
卅一岁就成为法国史上最年轻的国家戏剧中心总监,剧场导演艾曼纽.德马西-莫塔接掌巴黎市立剧院以来,即以多项计划巩固了该院多元、国际化的风格,更改编许多廿世纪经典剧作,企图打造一套市立剧院的定目剧,即将访台演出的《犀牛》就是其中之一。尤涅斯柯的《犀牛》是荒谬剧经典之一,但德马西-莫塔的新版却刻意淡化了荒谬语言制造的喜剧效果,而强调出人物内心的不安与惶恐,企图用人性化的手法烘托出剧作家笔下对于存在的困惑。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东风西渐的精采 跨域展演的能量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新视野艺术节」,将于十月下旬在香港登场,为期一个月时间内,展演多档亚洲具前瞻性的作品。开幕演出为日本旅德作曲家细川俊夫作曲、德国编舞家莎夏.瓦兹编舞、编自能剧的《松风》,闭幕演出则为由孟加拉裔英国编舞家阿喀郎.汗编创、取材自印度神话的《轮》,东风西渐的精采组合令人期待。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紊乱,定义的民主化?或创作的法西斯?
法斯宾达是德国一九七○年代最重要的电影导演,创作跨电影与剧场,能量丰沛,政治思维也相当激进,由德国导演福克.李希特与法国导演史坦尼斯拉斯.诺德合作执导的《我是法斯宾达》,基于李希特历年来大量的个人日记、法斯宾达的电影和人生,在制作过程中与演员共同创作,演出点出当下欧洲社会面临难民潮涌入、极右派重新抬头的矛盾情绪与氛围,并进行直接的提问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新作《狮若有言》 阿喀郎重现《摩诃波罗多》女性人物
编舞家阿喀郎.汗新作《狮若有言》,以女性视角,重新诠释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中安巴公主与毗湿摩的故事。其中阿喀郎亲自担纲毗湿摩一角,台湾舞者简晶滢则担纲吃重的安巴公主一角,在融合卡达克与现代舞技巧的演出中,简晶滢的身体动作从一开始的细致精巧,投胎时的蜷曲扭动,到最后复仇时的坚定,也展现了舞者的能量。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导演手法简洁大气 深邃幽微再探经典
义大利剧作家皮蓝德娄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是现代剧场的经典,虽然首演距今已超过九十年,但其探索剧场真实与虚幻的主题却历久弥新。巴黎市立剧院总监德摩西-莫塔在今年一月复排此剧,将十四年前版本搬上舞台,由前辈导演薛侯的爱将担纲主演。德摩西-莫塔不特别强调视觉惊艳,而是从大处著手,于细部顺势导入个人新的诠释以简单,在最小的改动范围内,让一出观众已熟知的现代经典,从戏里到戏外都具有更丰富的意涵。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巴黎
三出大河剧 剧迷顶礼膜拜
巴黎剧场新季开始,就有三出扎实的「大河剧」吸引剧迷入场,分别是波兰导演鲁帕的Factory 2、加籍黎巴嫩裔导演瓦吉‧穆阿瓦德的《滨海、焦土、森林》三部曲与德国导演彼得.胥坦的《附魔者》,演出长度分别是七个半小时、十一个小时与十二个小时,透过不寻常的演出长度,让我们继续确认,「剧场」仍然是一块人类无可取代的精神沟通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