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新视野艺术节」,将于十月下旬在香港登场,为期一个月时间内,展演多档亚洲具前瞻性的作品。开幕演出为日本旅德作曲家细川俊夫作曲、德国编舞家莎夏.瓦兹编舞、编自能剧的《松风》,闭幕演出则为由孟加拉裔英国编舞家阿喀郎.汗编创、取材自印度神话的《轮》,东风西渐的精采组合令人期待。
2016新视野艺术节
10/21~11/20
香港文化中心、葵青剧院、香港大会堂、沙田大会堂等
本月底即将于香港举行两年一度的「新视野艺术节2016」,向来以引入亚洲具前瞻性作品著称,开闭幕节目大手笔请来日本作曲家细川俊夫改编东洋能剧为歌剧,并由莎夏.瓦兹(Sasha Waltz)编舞的《松风》Matsukaze,还有英国舞蹈金童阿喀郎.汗(Akram Khan)去年於伦敦首演的《轮》Until the Lions(本刊前译《狮若有言》),预计将吸引各地舞迷前往朝圣。
此外,首演节目也不少,除了有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李六乙翻转希腊经典首度跨足喜剧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进念.二十面体电子音乐影像剧场《维根斯坦》外,艺术节还饶富趣味地另外整合了「跨媒体艺术类」节目,如香港作曲家、媒体艺术家梁基爵和台湾金马导演蔡明亮的装置音乐剧场《一零》,擅长统合声响、视觉的极简主义电子乐大师池田亮司superposition,及区雪儿、冯颖琪与周耀辉的《刹那的乌托邦》等。
细川俊夫《松风》吹开艺术节序幕
本届的开闭幕节目有趣地呈现了当代表演艺术中东风西渐的组合。《松风》首演于二○一一年比利时布鲁塞尔,由日本善于融合传统与当代音乐的中生代作曲家细川俊夫携手继碧娜.鲍许之后的德国舞蹈剧场代言人莎夏.瓦兹,重新演绎日本传统能剧为西洋歌剧,文本仍以日本室町时代初期的能剧作家世阿弥同名作品为蓝本,描述一位行僧至浦边遇两位所爱非人含恨而亡的幽灵女子(松风、村雨),求行僧解其妄执,但又耽溺往日情爱回忆风暴之中。
细川俊夫在东京近郊海岸录制了一个月的海潮声,将自然的宁静与暴力再现于舞台之上,该剧在叙事上将日式佗寂(Wabi-sabi)的简约内敛,融于歌者、舞者丰富且情感浓烈的身体变化之中,莎夏.瓦兹并非以能剧的肢体展现方式进行编舞,她在能剧传统中嵌入现代舞的脉络,放大了细微动作的象征意义。
「我想重新创作能剧。」而细川俊夫谈及编舞家大刀阔斧地新编转化传统中沉静幽缓的能剧肢体表现时,这样说道:「当今人们看到的能剧其实相当沉闷,长时间的演出却没有任何变化,就要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了。」
一九五五年生于广岛的细川俊夫,留学德国,旅居欧洲,创作母题皆为原乡日本,他的歌剧作品并不多,除了《松风》外,还有《李尔物语(リアの物语)》(1998)、《班女》(2004)、《静海》(2016)。
阿喀郎《轮》以女性视角诠释印度神话
闭幕演出《轮》去年首演于英国伦敦,孟加拉裔的阿喀郎以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达》Mahabharata为创作核心。《轮》并不是他首次触碰印度古老传说,早在一九八七年,时年十三岁的少年舞者阿喀郎参与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长达九小时的同名经典之作后,作为编舞家的阿喀郎,古老的梵文传说不断地在他的创作中返魂,比如同样发想于《摩诃婆罗达》,以为了追随失明丈夫而终生蒙眼的甘陀丽皇后(Gandari)为蓝本的《灵知》Gnosis(2009)。
《轮》同样以女性视角出发,新诠史诗中安巴公主(Amba)与毗湿摩(Bheeshama)的故事——发过一辈子独身毒誓的毗湿摩王子为了弟弟,将已有爱人的安巴公主拐到自己的国家,后来安巴获得释放,但她的爱人却不愿意娶她了,安巴转而要求毗湿摩取她为妻,但遭到王子的拒绝,安巴重生后化身为复仇之神。
除了阿喀郎饰演毗湿摩外,台湾舞者简晶滢演出安巴,另一位舞者克莉丝汀.乔伊.瑞特(Christine Joy Ritter)则为安巴重生后的Shikhandi,在叶锦添打造的巨大年轮舞台空间、曾获奥立佛奖肯定的麦可.霍尔斯(Michael Hulls)的灯光设计之上,表演者们的愤怒、纠缠、等待、焚后重生、激烈的争斗都适得其所,紧凑的叙事节奏、惊人的表演者能量与全明星的制作团队,让英国《卫报》给出五颗星的评价。
李六乙《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重新审视英雄
香港团队方面,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首演作品,如梁基爵与蔡明亮首度跨媒介携手创作的《一零》将结合音乐、影像和建筑空间,从数位科技的基本语言1和0出发,重新审视科技、城市、人的情感与欲望;长于为艺术家、建筑家、哲学家写传的进念.二十面体,集结导演胡恩威、音乐设计许敖山、漫画家利志达、德国影像艺术家Tobias Gremmler,以廿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维根斯坦为本,同名作品重现将横跨时空,重现维根斯坦语言逻辑世界。
众多节目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向来特立独行的中国导演李六乙破格以喜剧新诠希腊盗火悲剧英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是二○一二年开始启动的「李六乙.中国制造」戏剧计划三联剧的最终部(前两部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李六乙说:「在过去的戏剧史上,大家都认为普罗米修斯是英雄。在我的作品中,要重新审视他到底是不是英雄?我对于他是不是英雄表示质疑。」
「我希望探索,普罗米修斯有没有罪恶。」普罗米修斯遭宙斯绑缚,失去行动能力,也因此全剧甚少动作,多以言语表现,李六乙不更动原著一字,但却另辟蹊径以批判嘲讽、嬉笑怒骂解构希腊经典,「另外,在戏剧方面的表达,当不对文学作品做改变时,戏剧观念的变化能不能改变既定的戏剧认识?既定的认识中普罗米修斯是悲剧,但当戏剧观念发生变化,我们重新在舞台上实现它,是不是可以改变它原来的既定属性?」
以人类拯救者自居的普罗米修斯带来火种,如潘朵拉之盒,点亮火光不只带来希望,也带来罪恶与征伐,而两千前的普罗米修斯与众神的人性悖论将如何在李六乙的舞台上对应当前社会?「其实就是对英雄和英雄主义的认识。这个时代是不是需要英雄来拯救?英雄能拯救这个时代吗?」李六乙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