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平
-
專題
張孝全 喜愛獨行 跟著直覺走
去年底張孝全以林奕華導演《水滸傳》站上國家劇院舞台,他充滿直覺、本能的演出,媚惑不少女性觀眾。他的旅行觀如同演出,跟著陽光、直覺走。
-
特別企畫 Feature 流行音樂劇/台灣篇
創作人說話 樂評人、音樂劇編劇 楊忠衡
相較於果陀劇場梁志民多次與流行音樂人合作,所打造的流行音樂劇,近來從樂評人投身音樂劇製作行列的楊忠衡,卻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從《梁祝》、《世紀回眸-宋美齡》、到六月中甫上演的《四月望雨》,楊忠衡陸續接下大風劇場這幾齣音樂劇的編劇,外界看不透這個樂評家的「轉型」,其實這一切是要確保齣齣作品「劇中有樂,樂中有劇」。 從音樂的角度去思考劇本 二○○三年,楊忠衡寫好《梁祝》的音樂劇提案,與幾個劇團洽談,卻都獲得否定的答案。因為古裝音樂劇,被認為是票房毒藥。後來當時兩廳院主任朱宗慶看好此劇,由兩廳院出面製作,讓這齣鍾耀光編曲、楊忠衡編劇的愛情故事站上國家劇院。且受好評,隔年又加演了一次。 楊忠衡的《梁祝》之所以不同於過去其他台灣本土的作品,就在於全劇是由音樂的思維出發。除了鍾耀光提出從中國南方的音樂取材,楊忠衡也將音樂放入文字之中。「我雖然是編劇,但是仍是從音樂的角度思考劇本,因為在寫作時,我就將音樂可能會造成的效果、節奏放進去。」楊忠衡說,雖然外界有人批評他的劇本角色的刻畫不夠深刻等問題,但這是顧慮音樂時必然的問題,他只有去面對,並持續磨合。 過去,音樂劇作曲者主要出身流行樂界的作曲、編曲,並沒有特定音樂劇傾向,雖然此舉包容了多元音樂類型的可能,但卻難保和戲劇情節緊密結合,換句話說,標準歌中有戲、戲中有歌的「劇樂」,是一般流行歌作曲者無法企及的。楊忠衡認為,樂界人士要吸收更多舞台實戰經驗,流行樂界有必要向嚴肅樂界取經學習。 下次要嘗試都會風格的音樂劇 他多次和年輕作曲家冉天豪合作,雖是業餘出身,但之前長久浸淫於歌劇和音樂劇的世界中,使他對組織一部合乎規格的音樂劇具有更堅實的概念。雖然每次都有新的進步和嘗試,楊忠衡強調,環境給作曲家和戲劇互動的機會仍不夠多,無法快速累積進步,音樂劇仍需更多的投資與創作,才能有新的生命。 楊忠衡說,他期待在每次作品嘗試不同的風格和題材,在以鄧雨賢的台灣歌謠為本創作的《四月望雨》之後,下個階段他想嘗試都會風格的音樂劇,除了給觀眾新的感受,也顛覆外界對他的印象。
-
特別企畫 Feature
說我們的故事,唱我們的歌
從二十年前《棋王》開始,無論是以中文音樂劇為招牌的果陀劇場,以女性創作為主體的春禾劇團,或是近幾年風靡亞洲、改編自幾米繪本的《地下鐵》等,台灣的音樂劇從發展伊始,就有著流行音樂與流行音樂人的參與陪伴。雖然歐美音樂劇紛紛來台攻佔表演市場,但本地的音樂劇創作者仍相信,台灣需要的是說自己的故事、唱自己的歌的音樂劇,只是那獨特的魅力,仍需找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流行音樂劇/台灣篇
創作人說話 果陀劇場導演 梁志民
「我覺得我就像實驗室,喜歡將將不同的東西加在一起,看看會有什麼不同。」果陀劇場梁志民如此比喻他嘗試不同音樂類型加入音樂劇的創作歷程。從十二年前《大鼻子情聖-西哈諾》至今,他已將近古典、搖滾等近十種音樂類型丟入他的戲劇實驗室裡,創造出多樣的音樂劇面貌。 從小抱收音機寫功課,音樂敏感度超高 梁志民在二○○二年推出以一九二、三○年代老歌為音樂主題的《情盡夜上海》,籌備時他對老歌的熟悉度,讓蔡琴驚訝不已。梁志民說:「那是因為我自小沒有收音機就沒法做功課,小時候就是抱著唱盤、收音機長大。」而且他自認很能掌握音樂旋律、調子,往往一首曲子,他聽過一、兩次,就再不會忘了。對於音樂的敏感,讓他在處理音樂劇時,更如魚得水。 成立果陀前,他在倫敦看了《貓》等音樂劇,決定要將這樣的表演型態帶回台灣。劇團成立初期,推出的多是舞台劇,他在工作中與音樂家吸取經驗,直到他認為時機成熟了,《大鼻子情聖-西哈諾》就此誕生。吸收經驗後,第一個試驗品,帶入的是音樂家張弘毅的古典樂風,從此音樂劇與果陀、梁志民三個名字再也無法分開。那一年,梁志民才三十歲。 從搖滾、拉丁,玩到藍調和RB?! 如果仔細回想果陀的歷史作品,從搖滾的《吻我吧娜娜》、拉丁的《天使不夜城》、取材原住民音樂的《看見太陽》,每齣戲就是一種獨特曲風。因為,這不只是梁志民自己的實驗,張雨生、鮑比達、陳國華、蔡琴、陳樂融等人,每次都為帶給每個實驗新的素材。剛創團時,台灣沒有人寫音樂劇劇本,寫歌詞起家的陳樂融,架出音樂劇的劇本骨架。被梁志民形容為天才作曲家的張雨生則是以搖滾,一新國內音樂劇的耳目。蔡琴更是從欣賞、享受音樂劇,甚至從果陀開出截然不同的演藝生命。 梁志民說,不同樂種的結合實驗,並非隨機發生,而是他從開始做音樂劇,便決定好的創作方向:「我的音樂胃口很大,不排斥各種形式,只是希望有能抓出一個架構一種線條。」他的實驗室裡已採用過搖滾、爵士等素材,他說接下來的「實驗品」說不定也可以有藍調和RB。
-
專題
范瑞君 演員與兩隻貓的劇場之家
「寵物會和人產生很特別的情感,我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棄養寵物」,范瑞君從怕貓,變成愛貓。她也深信人類本能上可以適應貓,她從最初需兩個月貓毛過敏適應期,最近新貓進家門,她過敏個幾天就能適應了。而她媽媽從原來的排斥,現在看到貓跳上桌,會喝斥別人:「東西拿開,貓要坐這!」
-
專題
小明明與施易男 共逐未竟的舞台夢
明霞歌劇團在四月初台北市中山堂公演《世間只有情難訴》,當家小生巫明霞(小明明)登台演出,資深戲迷們看她扮唐伯虎的風流倜儻,年輕一輩的觀眾就靠明星兒子施易男站台拉攏了。當代年輕人已經很少人知道,小明明在三、四十年前曾是轟動全台的歌仔戲小生、台語片巨星,演技和名聲只有楊麗花能和她相提並論。
-
特別企畫 Feature 高低潮交錯的戲劇人生
高英軒:影像表演,不能太過「努力」!
他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蒐集、整理自己的表演方法。高英軒笑說,後來發現:「早期我拍電視劇,我是在演給現場的工作人員看,現場有反應,我就會很高興,但是,如此一來,我投射出去的能量,就太多了,自然會和其他演員格格不入。」後來他調整演法,在《一年之初》裡,他的演出變得節制而俐落許多。
-
特別企畫 Feature 經紀人說話
有實力,也要有伯樂
劇場演員需要實力,也需要伯樂。圈內目前主要經紀劇場演員的經紀公司有李烈經營的影一事務所,去年正式進軍經紀的表演工作坊,以及簽下趙自強、劉亮佐的齊石經紀公司,每家公司的依照經紀人的性格和操作模式不同,旗下的演員都有不同的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如夢之夢》顧香蘭到《色,戒》第二女主角
朱芷瑩:第一個鏡頭,永遠不是我最好的表演
「我的表現是越來越好的,因為我必須有第一次失敗的經驗,才知道第二次該怎麼迅速的、猛烈的進步。」朱芷瑩說,因此有導演說她:「是個Take得越多,演得越好的演員」但拍得越多,底片、場租就要花得更多,當然無法無限制地磨戲,她苦笑說:「我這種特質,對控制預算的製片而言,應該會很痛苦,很想把我敲昏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台上 深情扮愛侶 戲棚下 慈母兼嚴師
他們的緣分不止一樁,或師徒,或親子,或工作夥伴 在藝術的領域裡攜手並行,在人生的路途上扶持前進 多重奏的緣分,是否也造就不同的藝術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