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雅玲
-
特別企畫 Feature 《鹽》 一場女子尋愛的奧德賽之旅
專訪歐丁劇場資深演員蘿貝塔.卡芮
歐丁劇場再度訪台,將帶來由主力女演員蘿貝塔.卡芮獨角演出的《鹽》。《鹽》是一場女性追尋愛情的回憶之旅,由卡芮發展出角色與演出形式。趁此機會,本刊特邀歡喜扮戲團團長彭雅玲,撰文介紹《鹽》劇,並專訪該劇靈魂人物蘿貝塔.卡芮。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尤金諾.芭芭的穿越之旅
四月下旬,本刊與江之翠劇場合辦了由歐丁劇場導演尤金諾.芭芭帶領的戲劇大師班;接續去年十二月的第一次工作坊,芭芭與江之翠的南管演員這次持續發展新的表演形式,在傳統與現代中尋覓相容之道。這次的大師班,除了演員之外,並有數位本地劇場工作者從旁觀察。本刊特邀歡喜扮戲團藝術總監彭雅玲為這次的工作坊為文側記。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對鏡看花 創造自己的美麗
去年的十二月初,劇場大師、丹麥歐丁劇場藝術總監尤金諾.芭芭與資深女演員茱莉亞.瓦雷,應江之翠南管劇場之邀,為該團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工作坊訓練。芭芭充滿創意的思考與訓練方法,讓習於南管傳統肢體的成員展現出另一種美麗丰姿。歡喜扮戲團藝術總監彭雅玲從旁觀察,特為本刊寫下芭芭與南管演員的工作過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導演彭雅玲 歐丁劇場裡的「台灣告白」
二○○一年那次去歐丁,演講介紹歡喜扮戲團近年以口述歷史為素材完成的「台灣告白系列」中的女人。我排了五張空椅子,上面貼著我團員的名字。我說完了故事,會後有一位男士過來,「雅玲,你讓我哭了。」 他很仔細地問我歡喜扮戲團的排練經過,每一個過程他都極有興趣,「你可不可以將你們的資料和照片寄給我,我以後寫書的時候想要介紹歡喜扮戲團!」,我心想真是一位用功的記者呀!你是誰? 「我是導演」, 「這裡每一個人都是導演。」 「我是這裡的導演。」這裡?我看他明明像南美洲人, 「你是說哪裡?」 「這裡,這裡的導演」, 「你是誰?」 「我是這裡的獨裁者,這裡的蔣介石,這裡的一切。」 「哦,你是尤金諾.芭芭」。 尤金諾.芭芭二○○二年來台北參加國際藝術節,一下飛機就對台灣的一切政治、社會、教育、文化非常有興趣,顧不得長途飛行的勞累,早上五點到台北,九點便去參觀國立戲曲專科學校。「還是一對一呀!」,芭芭看到劇校的角落胡琴老師陪著學生練唱,他非常感動,「真是最高成本的培訓呀!」。事實上他在一九七○年代曾兩度來台選演員去參加他劇場人類學學校的活動,他對中國的傳統戲曲非常有興趣。 二○○三年歡喜扮戲團再度去歐丁演出創新歌仔戲《千姿百態畫旦角》,演出完畢第一個叫好的是尤金諾.芭芭,他過來熱情地擁抱並在耳邊說:「你讓我哭了!」他到後台給演員熱情的鼓勵,並聯絡丹麥三個藝術學校邀請我們去演出。「我很欣賞中國的傳統戲曲,《千姿百態畫旦角》感動了現代劇場的觀眾。」,芭芭不僅說說而已,他後來到巴黎洽公,還邀我們在巴黎唸書的團員邱芳璇、曹雅嵐餐敘。 歡喜扮戲團兩度去歐丁劇場參加穿越藝術節(Transit),歐丁全體演職員參與接送及一般庶務性工作,可以看出來他們不會把自己捧得高高的,而是真正生活上的性情中人。 經驗交換與教學承傳 經驗交換(barter)在一九七○年代已成為歐丁劇場的一項重要活動,當歐丁與社區或其他劇團相處時,建立關係的一種儀式性步驟;彷如你帶一些青菜蘿蔔去市集交換一些雞蛋牛奶回來一般,他們要交換的是文化,歐丁帶著訓練技巧、街頭表演、即興以及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丁劇場—劇場演員的朝聖地
歐丁劇場是怎樣的一個劇場?為何能成為世界各地戲劇工作者絡繹不絕前往的朝聖地?二○○二年策畫邀請歐丁劇場來台演出,並曾赴歐丁劇場擔任客座講師的本地劇場工作者彭雅玲,從她與「歐丁人」相處與親身的經驗中,娓娓道來歐丁劇場之所以特殊之處。
-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
歡喜陪伴.遊戲取暖
口述歷史劇團「歡喜扮戲團」從今年初開始在南投草屯展開了長期的工作計畫,藉由對年長者的陪伴聆聽,與針對國小學童設計的戲劇治療,期盼幫災民走出創傷的陰影。
-
台前幕後
口述歷史劇場的一個起點
曾以創團作《台灣告白》受邀赴英演出的歡喜扮戲團,今年再推出以口述歷史入戲的《台灣吿白(二)》。這次,以及未來,他們還將持續以「口述歷史」的經驗與故事,來呈現「生命中的瑣碎與眞實」。
-
台前幕後
他們的脚印
人的脚掌是全身穴道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同時,那兒也是人體最敏感的位置。歡喜扮戲團在對六十歲以上的團員做訓練的同時,也對團員的脚部做特殊的按摩和精神上的分享。在分享和訓練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許多我們早已忽略很久的「秘密」。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戲劇治療:面對自我困惑的一種過程
戲劇治療是將自己投射在戲劇角色,轉移參與者的情緒在角色上,或者扮演對方角色(稱爲反轉移)來面對自己的困惑。
-
台前幕後
阿公阿媽的舞團 歡喜扮戲團
由一批五十五歲以上老人所組成的「歡喜扮戲團」,十月份,即將在台北演完他們創團作品之後,赴倫敦公演。結合民間藝人與老人的這個新團體,正要在台灣和國際舞台上呈現另一種「純眞年代」。
-
蜷川劇場
蜷川劇場──永遠的驚歎
人們穿洋服、聽搖滾樂、開汽車,而骨子裏仍是吃日本料理、高唱卡拉OK「爲何不把它們都結合起來?」蜷川的這個想法不但造成六十年代日本東京新宿區的小劇場運動,更把一向受語言及文化背景隔閡的戲劇表演推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