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等動作治療,可以增加參與者的「團體感」。(劉振祥 攝 歡喜扮戲團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特別企畫②/藝術治療/劇場

戲劇治療:面對自我困惑的一種過程

戲劇治療是將自己投射在戲劇角色,轉移參與者的情緒在角色上,或者扮演對方角色(稱爲反轉移)來面對自己的困惑。

戲劇治療是將自己投射在戲劇角色,轉移參與者的情緒在角色上,或者扮演對方角色(稱爲反轉移)來面對自己的困惑。

戲劇治療是戲劇或是治療呢?或者,它到底可達成怎樣的療效?在討論之前,我們得先做幾個簡單的瞭解。

何謂戲劇治療?

戲劇治療是利用角色扮演、傀儡、面具、儀式、表演等爲媒介來瞭解自我。

戲劇治療與心理劇有何異同?

基本上戲劇治療與心理劇的方法有許多雷同處,然而二者所引導出來的方向,却大爲不同。

以心理劇而言,個案(即參加活動者)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被鼓勵將自己困擾的因素模擬出來,並與之對話,透過引導紓解內在情緒的掙扎,以達到強烈情感的發洩,在結尾,並以瞭解、包容與分享來達成其治療目的。

戲劇治療則不用自己的親身故事,而是轉移參與者的情緒,將自己投射在戲劇角色上。

戲劇治療師和劇場導演有何不同?

治療師與個案的關係,和導演與演員的關係是不同的。

治療師會透過一些遊戲,引導個案將心中的結,一個個的展示出來,鼓勵個案在療程中自我發現癥結所在。

導演則是引導演員開發內在,經由導演的調整以達到角色扮演的精準。雖然戲劇治療也有角色扮演,且隨着角色對話而有劇情發展,但治療師却會在某些關鍵時刻挿入一些問話。並利用角色的雙重性格(Double Life)來使個案發抒另一面的心聲。

在團體治療中,治療師也會鼓勵其它成員來當做支援,扮演角色的雙重或多重性格。

雕像戲

以下是一段筆者所曾經參加過的一次劇場治療硏習營中的案例。

雕像戲:

①一男將一女雕塑成「哀愁者」,(遊戲規則:透過物體或角色塑造,找出一投射點,並爲「它」取名字)。

②男對雕像說:你爲何總是看起來那麼憂愁?

③二人交換,女將男雕塑成剛剛那個「哀愁者」,並與之對話:你爲何兩手緊緊互握,兩眼看着別處,把手鬆開來,來吧!眼睛看着我。

④二人再度交換,女爲雕像;男對雕像說:旣然這樣,我看算了吧!

雕像女說:你爲什麼要這樣對我?你要走?你眞的要走?(溫柔哀傷地說)(此時對話被治療師停止,並要求以不同的口氣來說。遊戲規則:找尋不同的角色特性。)女雕像便以生氣的口吻說出上述的對話。

治療師要求其他三位成員來做雕像的Double。

Double〈一〉說:雖然我不能正眼看你,但我多麼希望你好好的愛我。

Double〈二〉:難道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我們的問題嗎?

Double〈三〉你他媽的算老幾,你給我滾得越遠越好。

(Double Life的功用提供不同的選擇,或者應該說提供「以上皆是」的內在感受)

治療師要求他們做一結束段落。

男對女雕像說:這是一把雨傘,你拿着吧!我走了。(男走開)

女雕像生氣的抖著身體,好像要把附在身上的東西完全抖掉。

結束動作。治療師對女說,你想對男的做什麼事嗎?

女說:他對我那麼壞,我想打他。

治療師問女,該如何對你的〝Dou-ble〞?

女走向三個〝Double〞並一一與她們擁抱。

「遊戲」就此結束,表面上看不出來「治療效果」,但在大夥兒散去之前,治療師對男學員說:看看你的內在,那個哀愁的婦人是誰?!

從以上的例子你可以發現整個過程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緖宣洩,倒是由於治療師的問話,要求雙方交換角色(轉移情緖於物體──雕像上或反轉移的角色等)產生相當程度的距離感。

要培養出參與者的「自發性」

至於「療效」如何呢?筆者在那次硏習活動結束的兩週後才得知這位男學員平日雖然很酷,在內心却有一大片的溫柔處,自己很害怕去碰觸;在他親人去世三年來,他還每每夜半哭醒,淚流不已。

至於女學員呢?她也從練習中體認到她對所愛的人過於黏膩,以致於對方老想逃走,她也學着放鬆空間給彼此。

這種「自發性」所產生的力量往往是創造性的基本動力,若將其放在表演訓練課程上,則可以幫助演員探索內在自我。

筆者在倫敦受演員訓練,曾學到一個觀念是:「表演訓練彷彿是要演員走在一條鋼索上,鋼索的一頭是治療(therapy),另一頭是演技磨練Par-rotry。」一個好的表演者需在兩方面皆受到完整的訓練。

戲劇治療是一種治療,但我們得注意:戲劇只是其中的手段而非目的。它讓參與者增加了自省的能力。

 

文字|彭雅玲  歡喜扮戲團藝術總監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