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陳惠文

發表文章 6 篇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他們的瘋狂

    她自殺是為了想活——英國劇作家莎拉‧肯恩

    如果說莎拉‧肯恩身上真的有著什麼瘋狂基因,那就是她太正常了,正常到無法容許整個世界都在瘋狂,正常到無法理解這個分裂的世界,怎麼可以如此無關痛癢地一直運轉下去。

    文字|陳惠文、鄭淑瑩
    第153期 / 2005年09月號
  • 葛傑果許(前左)與安娜(前右)帶領台南人劇團工作坊的學員進行訓練。
    工作坊

    豎然攀爬直上背脊的歌聲

    歌曲是羊之歌劇團探索身體與心靈的一項重要乘具。安娜與葛傑果許對歌曲動力的切入,與其說是心理聯想性的,毋寧說是行為性的。透過聲音在音符間編織、竄動、衝撞、飛翔,身體的脈波也隨之振盪。

    文字|陳惠文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 尤金諾.芭芭對表演藝術的視界,主導著他的表演文本書冩方式,進一步地左右對演員訓練的規畫。
    劇場思考

    懸而未決的意義

    今年四月,歐丁劇場應邀來台演出並舉行工作坊,引起不少關於尤金諾.芭芭與國外表演訓練體系的討論。本文作者在參與此次工作坊的活動之後,特別針對示範的内容,對芭芭的表演文本的工作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

    文字|陳惠文
    第116期 / 2002年08月號
  • 餐間討論。右起巴爾巴、歐忍辛斯基、Marianne Ahrne。
    回想與回響 Echo

    留白之後:葛羅托斯基在卡地夫

    一直以來葛羅托斯基被套以不同的思想主義解讀,不同的文本呈現不同的葛氏說法,以及隨即而來的爭議,「葛羅托斯基」已然成爲一個複合名詞,定義隨著文本而漂浮。大師已故,如歐忍辛斯基語重心長地說:「豎一座紀念碑將是讓他眞正死去的鬧劇」。

    文字|陳惠文
    第77期 / 1999年05月號
  • 一九八六年CPR舉辦的「京劇探索」系列中學員學習畫京劇臉譜。
    工作坊

    威爾斯的另類聲音

    表演硏究中心(CPR)一九八〇年中期改組之後,除持續推出創作,並開始製作與引薦來自世界各地的傳統與另類的表演藝術,舉辦各式形色的工作坊、示範講習、大師課程、座談、學術硏討,與論文發表會等等活動。透過硏究、分享,CPR正戮力扮演著劇場新思維的催化劑。

    文字|陳惠文
    第78期 / 1999年06月號
  • 《鑽石與灰燼之境:我在波蘭的學習生涯》一書之封面。
    表演書房

    「喇嘛與欽」的救贖之水

    在巴爾巴筆下,葛羅托斯基的神話性色彩漸然褪去,年輕劇場人的靑澀、笨拙、孤僻、狂熱、奉獻、達觀使得大師更具人性,而値得一書的是,作者不畏劇場硏究瑣細的罄竹難書,將整個葛氏體系的崛起置放於宏觀的歷史脈絡,同時那些曾經在葛氏探索中投下心力的無名英雄,也得到較爲公平的關注。

    文字|陳惠文
    第78期 / 1999年06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劇(曲)

    臺灣豫劇團70周年團慶大戲 《鏢客》召喚武俠的多重宇宙

  • 上海

    直播間成為蠶食演藝市場的「第二舞台」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思啊想啊起——滄桑中綻放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