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文:從整體平衡思考歌曲的風格與定位
「歌劇是有戲劇的音樂演出,注重歌者的展演,以音樂優先;音樂劇更強調角色與戲劇,歌曲及風格被依附在文本的基底上,歌曲是『可演的』,唱得好聽與否並不是音樂劇最主要的目的。」音樂劇作曲家王希文說。
「歌劇是有戲劇的音樂演出,注重歌者的展演,以音樂優先;音樂劇更強調角色與戲劇,歌曲及風格被依附在文本的基底上,歌曲是『可演的』,唱得好聽與否並不是音樂劇最主要的目的。」音樂劇作曲家王希文說。
如果說歌劇是藝術導向、流行音樂是商業導向,那麼「音樂劇」究竟是商業或藝術呢?
時至九月,秋天的氛圍也漸漸瀰散開來,配合秋日的易感與浪漫氛圍,長榮交響樂團將演出「初秋浪漫情」、「希里瑪蒂VS克拉拉」兩場音樂會,皆以被稱為「浪漫時期」的十九世紀作品為主,由音樂總監葛諾.舒馬富斯指揮,分別邀請台灣鋼琴家胡瀞云與大提琴家簡碧青擔綱演出,從「序曲」、「協奏曲」到「交響曲」作結,邀請樂迷共享專屬於秋天的浪漫詩情。
「音樂之都」維也納孕育出許多音樂史上重要人物,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莫札特,而「第一維也納樂派」奠定了古典樂基礎,廿世紀初「第二維也納樂派」更解放調性將古典音樂帶向「現代」與進步,這兩者之間,就以舒伯特、布魯克納與馬勒最能代表十九世紀的浪漫。長榮交響樂團的音樂會「聖神降臨」與「馬勒天國生活」,即以維也納代表作曲家來安排,以莫札特的協奏曲揭幕,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承繼,總結在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NSO的「名家系列」在十一月下旬邀來芬蘭指揮家歐斯莫.凡斯卡,領軍演出「不朽。命運」音樂會,曲目就是貝多芬最為人所知的經典交響曲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以及同樣來自北歐的丹麥作曲家尼爾森之第四號交響曲《不朽》。前者以前四個音開創了音樂難以用筆墨形容的浪漫時代,後者則在一戰背景下以「活著」為創作核心,在重重混亂、衝突之後,宣告音樂與人類靈魂的不朽。
維也納不但被譽為「音樂之都」,更在音樂史上留下不小篇幅,如主導古典時期的「維也納樂派」或稱「維也納三傑」、廿世紀以十二音列留名青史的「第二維也納樂派」,為奧地利打響名號。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首席高峰會」音樂會即以「維也納」為核心,邀請兩位來自維也納的樂團首席霍內克與達奈洛娃,帶來兩首來自維也納作曲家的經典大作。
五月中,長榮交響樂團將在「貝多芬情人夢」音樂會中,演出樂聖貝多芬的經典之作。上半場以貝多芬《艾格蒙》序曲開場,接著是與台灣鋼琴家巫熹芸合作演出《第四號鋼琴協奏曲》,重頭戲是下半場的《第七號交響曲》,被李斯特及華格納認為是「節奏的神化」、「舞蹈的神化」。因為影劇作品的加持,這首樂曲更成為近廿年來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在十一月初,邀來兩位當代大師俄國指揮家阿雷席夫與克羅埃西亞法國號演奏家弗拉特科維茲,與樂團同台演出,這個難得的組合將演出的是廿世紀初兩位大師的經典之作,包括理查.史特勞斯年少與晚年的作品,還有史特拉溫斯基讓大家如雷貫耳的前衛之作《春之祭》,當代大師與劃時代的大師巨作,這場交鋒,可說讓樂迷萬分期待!
在新樂季中,可以看到多位這幾年拿下各大賽獎項、紛紛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的新生代音樂家,成為各家樂團的合作對象,如指揮莊東杰、吳曜宇、林勤超、卡利,小提琴家曾宇謙、林品任、黃俊文等,他們讓樂季展現新氣象,樂迷也相當期待能現場聆聽這些新「聲」代的演出。
今年擴大舉辦的「2018誠品室內樂節」,四~五月由國內三組優秀團隊隆重揭開序幕,點燃樂迷對弦樂四重奏的音樂風潮。最後壓軸登場的是首度訪台的德奧天團阿特密斯四重奏與型男魅力組合丹麥弦樂四重奏。當代頂冠的阿特密斯四重奏,將帶來兩套重量級曲目展現天團的一流實力;北歐新銳丹麥弦樂四重奏,則以貝多芬篇幅最大,宛如四重奏聖母峰的作品132,為室內樂節畫下完美句點。樂迷將一睹國外頂尖音樂家的琴藝與風采,絕對是今年最不容錯過的音樂盛宴!
邁入第三屆的「誠品室內樂節」,將由三組國內團隊先行上陣,由Infinite首席四重奏揭開序幕,新生代的藝心弦樂四重奏緊接展現紮實的基本功與年輕活力,中生代的五度音弦樂四重奏則以經典曲目揮灑成熟技藝。在誠品表演廳這個小而美的舞台上,國內室內樂團體各展勝場,切磋磨練,透過音樂語言傳達思想與情感,以及純然的音樂之美。
在獲得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銀牌的十年後,鋼琴家胡瀞云再度展現她「十年磨一劍」的指下功力,以「極綻」獨奏會探索鋼琴的無窮可能,也以鋼琴展現精采的音樂藝術,巧心安排的曲目,在極端的聲音對比中,呈現豐富的音樂色彩。同月,她也將與國臺交和指揮陳美安合作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唯有透過琴音,才能領略胡瀞云無止境的藝術追尋
長年致力於推廣音樂藝術的力晶文化基金會,趁著國家兩廳院邀請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訪台演出,特地開辦相關的三場「力晶美學藝堂」,除了有演前為樂迷暖身的樂團介紹講座,更在樂團抵台後,邀樂團首席Sebastian Breuninger主講小提琴大師班,還有九十高齡的指揮大師布隆斯泰特與國內青年指揮黃東漢、徐惟恩進行大師對談,讓國內樂迷與專業人士有更多機會與音樂家互動,深入了解古典音樂的精緻與美好。
十九世紀形成、以管絃樂團編制為主的「序曲協奏曲交響曲」模式,高雄市交響樂團這次套用在新樂季的開季安排上,先演出韋伯歌劇《歐依莉安特》序曲,再演出布拉姆斯《A小調小提琴及大提琴雙協奏曲》,然後是柴科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更邀得小提琴名家胡乃元助陣。
柴科夫斯基、浦羅柯菲夫、齊爾品,分屬三個時代的俄國作曲家,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的「大師的對話─夏漢與水藍」音樂會,即以上述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呈現俄國音樂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面貌。其中邀到知名小提琴家夏漢詮釋浦羅柯菲夫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指揮水藍本身就是第一位灌錄全套齊爾品管絃樂作品的指揮家,合作早有默契的兩人,如何展現俄國大師傑作?令人期待!
本屆誠品室內樂節最資深的團體、同時也是壓軸演出的艾默森弦樂四重奏,成立迄今已超過四十年,經典樂音打造無數傳奇,被《泰晤士報》讚譽:「有這樣的音樂家在,人類就有希望。」此次訪台將排出兩場演出,將分別演出不同的三部作品,皆以「古典現代浪漫」組合,悠遊於不同的時空,展現全面立體的音樂詮釋功力。
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CMS)創立至今已成長為超過一百廿位演奏家的大型頂尖室內樂團體,包含世界各地的年輕新銳至家喻戶曉的大師級演奏家,頻繁舉辦巡迴演出、各式相關音樂活動、刊物發行等,對於室內樂的推廣功不可沒。暌違十年,兩位藝術將親自領軍台灣演出,在五月作為本年度亞洲巡迴首站外,並於十二月再度回到台北,為巡演掀起另波熱潮。
雖不像德布西、拉威爾之為後世熟知,艾瑞克.薩替卻是絕對是法國作曲家能人異士中最獨特的一位。其早期作品的和聲被認為是印象派之先驅,已跳脫傳統語法,甚至運用中世紀教會調式形塑旋律或和弦。中期作品著重對位手法,並在樂曲標題或音樂內容中,傳達滑稽嘲諷的幽默風格,令人莞爾。晚期作品以劇樂為主,並提倡「家具音樂」,即不用刻意仔細聆聽之背景音樂,可說是現今電影配樂之前身。
創立於一九八六年的國家交響樂團,新樂季將展開「三十而立」的歡慶活動,首先即由音樂總監呂紹嘉帶領演出開季音樂會「英雄生涯」,以理查.史特勞斯的同名音詩作品《英雄的生涯》為主打,也展現樂團淬煉卅年的成熟功力;同場音樂會的另一位「英雄」,就是當今樂壇聲勢如日中天的小提琴家卡瓦科斯,將演出炫技名曲康果爾德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而台灣作曲家錢南章為NSO量身打造的新作《璀璨三十》,也將重磅首演!
在調性瀕臨崩解之際,荀貝格毅然決然搶先一步、劈開調性的束縛,並以「十二音列作曲法」,用以代替傳統的調性。不論他是革命者,或是承擔歷史之必然,他都勇敢面對,披荊斬棘,影響的不只是「第二維也納樂派」,更為「新音樂」開創了康莊大道。如同他所說的:「對我而言,作曲曾是種樂趣,現在卻是種責任。為了音樂的進步,不管自己是否喜歡,都必須發展這個理念。」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