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天.綠水.甘迺迪中心(甘正宇 提供)
美國篇 文化補助/美國篇

波多馬克河畔的文明 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

我期許美國,非僅鼓勵政經發展,更應獎賞藝術成就。我期許美國,逐步提昇藝術成就的水平,並擴大全民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 ——約翰.甘迺迪

我期許美國,非僅鼓勵政經發展,更應獎賞藝術成就。我期許美國,逐步提昇藝術成就的水平,並擴大全民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 ——約翰.甘迺迪

今年初美國總統就職之夜,柯林頓總統吹奏薩克斯風與爵士樂團演出的情景,大家記憶猶新。那時台上台下洋溢著一片歡樂與溫馨,電視並作全國的實況轉播,而這一切即發生在甘迺迪中心。

聞名世界藝壇的甘迺迪中心,全名爲「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The John F.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西北區的波多馬克河畔,與林木靑鬱的羅斯福島隔河遙對,北鄰著名的水門大廈(Watergate),距東北側的林肯紀念堂亦僅有十五分鐘步程,附近公園綠蔭寬廣,環境極爲優美。

一九七一年九月八日,在伯恩斯坦彌撒曲的莊嚴樂聲中,甘迺迪中心正式開幕啓用。營運二十餘年來全年無休,六所不同容量的劇院及音樂廳,輔以頂尖的音響品質、觀衆視野、舞台技術等,爲來賓呈獻了全美數量最豐而且品質絕佳的藝術活動。

建築主體 內外皆美

甘迺迪中心是一幢長六百三十英尺,寬三百英尺,高一百英尺的白色長方體,由已故的名建築師愛德華.史東(Edward Durell Stone)所設計,造形精簡,取擷自希臘神殿建築的線條,以白色大理石爲面材,而用細緻精鍊的金色細柱取代希臘式建築原有的巨碩石柱,造形雍容典雅,頗具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的意念(註1)。它擁有六個演出場所,一個表演藝術圖書館,分別爲:一、音樂廳(Concert Hall)有二千七百四十三個席位,美國國家交響樂團(Th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爲甘迺迪中心所屬樂團)常駐在此,音樂廳中的管風琴有四千一百四十四支共鳴管,音色極佳,由費林基金會(The Filene Foundation)捐贈;二、歌劇院(Opera House),由華盛頓歌劇團(The Washington Opera)在此作經常性演出,同時也是芭蕾舞、百老匯音樂劇的表演場所,有二千三百一十八個座席;三、艾森豪劇院(Eisenhower Theater),爲著名舞台演出場地,有一千一百卅個座席;四、頂樓劇場(Ter-race Theater),五百一十三個座席;五、實驗劇場(Theater Lab),二百座席,位於中心的頂樓;六、美國影劇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二百二十四個座席,位於地面層;七、表演藝術圖書館(Performing Arts Library),是與美國國會圖書館(The Library of Congress)合作設立,位於中心的頂樓,連同辦公室約有七十餘坪使用面積,收藏表演藝術的書籍圖片或視聽資料。

在質量俱佳的演藝活動之外,甘迺迪中心尙以收藏世界各國爲賀其開幕而贈送的精美藝術品著稱。它的外牆及大廳舖著由義大利政府捐送,產自卡拉拉(Carrara)的白色細緻大理石,懸於音樂廳頂的精美水晶燈是挪威的餽贈,歌劇院的紅色與金色大幕是日本的賀儀,大型星狀的放射吊燈爲奧地利的禮物,艾森豪劇場的紅黑色大幕爲加拿大所貢獻。至於雕塑作品,如甘迺迪總統的頭像,是美國柏克斯(Robert Berks)的作品,高七尺,重達三千磅,置於長廳的大理石座上;門前廣場的兩座銅浮雕爲西德(當時德國仍爲分裂狀態)所贈,是韋伯(Jurgen Weber)的作品,北端的一座標題爲『美國』(America),南端浮雕則稱做『戰爭或和平』(War or Peace);東草坪上題爲『唐吉訶德』的銅與石雕塑,是帖諾(Aurelio Teno)的作品,西班牙贈送;位於南端迴轉車道側的黑色鋁製雕塑,是拉米瑞茲(Eduardo Ramirez)的作品,由哥倫比亞所贈送;其他尙有澳大利亞、巴西、比利時、英國等三十九個國家的禮物被保存陳列。

甘迺迪中心在藝術行政方面亦有非凡的表現,尤以藝術義工及藝術敎育活動兩項最爲人所稱道。首先來談規模龐大的藝術義工服務計畫──「甘迺迪中心之友」。甘迺迪中心設立義工辦公室,以迷你的編組──兩位支薪雇員,負責組織義工參與中心的運作,以彌補支薪人力的不足;義工全年的工作量約等於一百萬美金的薪水支出,效益良好。其次爲敎育節目的策畫。甘迺迪中心的藝術敎育節目不但涵括全國性與地區性的巡迴演出計畫、廣播電視的節目轉播,同時舉辦各種藝術講座、大師班、硏討會、演藝節目策畫硏討會、藝術活動的幕後參觀活動、音樂資優培育計畫等等。在中心全年的行事曆裡有百餘個計畫逐項實施,數百場次的敎育性演出活動,對於美國國家文化的厚實成長,其貢獻與成效令人讚賞。

建築甘迺迪中心的意念,肇始於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他在二百年前的開國初期,即倡議興建國家演藝中心,歷經世代遷移,終在艾森豪總統任內逐步實現。一九五五年,艾森豪首先成立一個委員會,負責規劃國家級的藝文設施,於一九五八年簽署立法,任命國家文化中心(The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的委員會成員正式將文化中心建設計畫付諸實施。在一九六四年甘迺迪總統被刺之後,美國國會爲紀念全美民衆心中的英雄人物,及表彰他對表演藝術的支持,決議將此施工中的演藝中心以他命名,使其具有總統紀念堂及表演藝術中心雙重身份,由聯邦政府以直接補助或融資的方式,來協助工程建設經費。完工時的造價爲七千八百萬美元,其中包含二千三百萬由國會撥款,三千四百五十萬的民間募款及二千零四十萬的聯邦政府貸款。

經營理念 上下統合

許多人不明所以,認爲甘迺迪中心應該是政府機構,營運經費自然來自聯邦政府。其實不然,甘迺迪中心在其前身『國家文化中心』籌設之初,即已設定爲『財務獨立自主機構』,雖國會的撥款決議推翻了原有規畫,補助了建築經費,但今天的甘迺迪中心仍然維持獨立的地位,不但在建築維護及警衛經費方面要與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分擔(與其他總統紀念館是平等待遇),同時它須獨力負擔節目營運、人事經費、劇場和後台設施的維護及更新費用;聯邦政府並未撥款支付其營運開銷,而向民間企業及基金的募款活動成爲甘迺迪中心的重點工作。

甘迺迪中心的全年總預算約爲五千七百萬美元(依91/92年度結算),而來自銷售門票及紀念品收入所佔的比例頗高,約佔年度預算的百分之六十五,所餘差額約一千八百萬則來自民間企業、基金會及個人的捐款。近數年來,將近百分之四的年度預算是來自聯邦敎育部的補助,但均用於中心與敎育部合辦的敎育活動支出。

現任主席沃芬森(James D. Wolfen-sohn)是位銀行金融專家,於一九九〇年三月接任現職。他在紐約卡內基演奏廳主席任內的傑出表現,受到甘迺迪中心董事會賞識,力邀其移駕華府,借重長才。當時,美國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停滯,演藝界普遍在票房收入及捐款籌募兩方面出現困窘,甘迺迪中心亦無法避免。沃芬森主席上任後,一方面積極整合領導體系,加強理念貫徹,另一方面調整甘迺迪中心的工作重點,突顯節目策畫的目標及功能,以新的角度深入開發演藝活動的生命泉源──華府都會社區觀衆,並以成功的社區服務爲後盾,積極向民間企業及政界大老溝通募款,以強化中心的財務狀況。

沃芬森主席接任兩年多以來,不但甘迺迪中心的工作同仁寄以厚望,國會山莊及白宮行政主管對甘迺迪中心的努力方向亦極度肯定(註2),重量級人物愛德華.甘迺迪參議員等人,便對沃芬森主席及其領導理念深表支持(註3)。由此看來,甘迺迪中心的營運正開始擺脫財務赤字的陰影,逐漸步入光明坦途。

甘迺迪中心臨河一側光潔的大理石牆上,銘記著四則甘迺迪總統有關藝術的講詞,涵蘊著深刻而明晰的理念及期許。其中的一句話是『我期許美國能爲舉世所尊重,非僅因爲強大的國力,更因爲我們所擁有足以傲世的精神文明。』或許這話道出了美國歷代精英的共同心聲,也明確標示了美國藝術政策的致力方向。

 

特約撰述|甘正宇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註1:據美國建築師學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的正式認定甘迺迪中心的建築設計爲『戰後國際現代造形的美國版』(an Americanized ver-sion of postwar international modern style)。

註2:參議員赫特斐德(Hatfield)說,現今正是強化文化中心功能及塑造一個「眞正爲全國民衆服務的文化中心」之契機。我想這也是沃芬森主席努力的方向,當主客觀條件成熟時,國會山莊將會全力配合,將財力投注於精緻的表演藝術活動中。

註3:甘迺迪參議員說,「毫無疑問的,沃芬森主席重新啓動甘迺迪中心的生機,他展現的使命感及高視野將可使文化工作更爲傑出與超脫。在深刻體認及掌握甘迺迪中心的國家藝術領導角色及社區責任的同時,他亦善處此獨特的地位,發揮卓越的強力領導,確使甘迺迪中心得以達成其顯著而重要的角色責任。」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