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台北 藝術節/台北

一場音樂的博覽會 訪馬水龍談ACL大會曁音樂節

以一首梆笛協奏曲打通了現代人接觸當代作曲家作品門路的馬水龍,希望五月舉行的第十六屆以「邁向亞太音樂新紀元」爲名的ACL大會曁音樂節,能邀請凡是對音樂好奇、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與這場音樂博覽會,聽聽不同的聲音,經歷不同的聆樂經驗。

以一首梆笛協奏曲打通了現代人接觸當代作曲家作品門路的馬水龍,希望五月舉行的第十六屆以「邁向亞太音樂新紀元」爲名的ACL大會曁音樂節,能邀請凡是對音樂好奇、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與這場音樂博覽會,聽聽不同的聲音,經歷不同的聆樂經驗。

ACL大會曁音樂節是亞洲作曲家聯盟(Asian Composers' League簡稱ACL)的年度聚會,藉這樣的聚會,目前亞洲九個會員國的作曲家們彼此相互觀摩、刺激,也讓聽眾能有機會了解亞洲現代音樂的發展現況。早在五〇至六○年代,台灣、香港、日本等幾個國家的作曲家們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而自覺到東方應該發展其自己的特殊性、尋找自己的文化精神,於是以如何結合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爲使命,在一九七三年成立了ACL,希望能以自己傳統文化的型態、結構爲材料,結合國際上的新技法,創出亞太音樂的方向,進而影響整個音樂的潮流。

然而在會員國的名單上卻獨缺擁有眾多作曲人材的大陸,大會會長馬水龍解釋說,大陸年年吵著要加入,但是卻要我們這個創始會員國改名,把一個本來以藝術爲出發點的結盟,弄成政治意味濃厚的活動,實在沒什麼意義。今年輪到我們主辦,我們禮貌性發函邀請,來不來就看他們了!

雖然大陸目前尙不是會員國,但是大陸作曲家對中國現代音樂的努力是値得注意的,尤其是台灣聽眾對大陸作曲家作品的熟悉度可能都要多過對台灣本土作曲家的作品,這個現象一方面是大陸作曲人材太多,國內許多有聲出版,在版權取得、編曲方面的成本考慮下,相較於台灣作曲家因時間有限索費較高,而容易捨近求遠,因此造成大陸創作、編曲作品充斥市場,反而聽不到本地作曲家作品;再方面,是因一般大眾對所謂的中國音樂都以大陸爲「正宗」的錯誤概念所致,「台灣本土文化系統下所產生的材料非常豐富,我們的南、北管、歌仔戲都具有獨特性,作曲家自己必須努力,聽眾也必須調整觀念」馬水龍希望在目前台灣經濟的基礎下,作曲家、演奏家、聽眾、官方、企業都能把握這個契機,推廣台灣自己的作品,讓它能夠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不再像數十年前,作曲家的曲子不但沒有人要演奏,甚至有老師跟學生說,「彈那些曲子,手指會扭斷!」

馬水龍利用他個人的影響力,鼓勵學生演奏本土作品、企業贊助「春秋樂集」(目前已發表過五十首以上的作品),同時他自己把得獎的獎金拿出來出版作品,並且呼籲作曲家嘗試與聽眾溝通,寫一些較雅俗共賞的作品,「不要讓聽眾很辛苦的來聽一場音樂會。當然,聽眾自己也不能自我設限,認爲只有古典音樂才好聽,對新的藝術要勇敢、誠意地去接受」。因此這次的音樂節就希望能爲喜歡音樂的人廣開大門,藉著入門講座、座談及音樂會的演出,讓大家對音樂的可能性與多元性能有更開闊的了解,同時,此次音樂節的一大特色是大會要求其他國家的作曲家爲我們的傳統樂器編制寫曲,如此聽眾可以聽到不同文化、不同思維的處理手法,「希望這樣的音樂博覽會形式能爲大家增加聆樂歷程上的見聞,給大家畢生難忘的經驗。」

 

特約採訪|靜言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