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宜人園於戲院演出「那嘎嘎」。右一徐賢福,右二李榮興,左一胡琴手范振聲。(徐永光 提供 徐亞湘 翻拍)
台灣劇場 台灣劇場

寶島第一京班 被遺忘的「宜人園」

由廣東二黃那嘎嘎起家的廣東宜人園,民國初年活躍於台灣中北部地區。爾後經留台大陸京班藝人授藝,改以演出京戲爲主,口白因地制宜或閩南語或客話而備受全省歡迎,演況甚至凌駕大陸京班來台的演出,全盛時期一年演出360日,且長持十年之久。終因電影興起而一墜落底,如電露消散。

由廣東二黃那嘎嘎起家的廣東宜人園,民國初年活躍於台灣中北部地區。爾後經留台大陸京班藝人授藝,改以演出京戲爲主,口白因地制宜或閩南語或客話而備受全省歡迎,演況甚至凌駕大陸京班來台的演出,全盛時期一年演出360日,且長持十年之久。終因電影興起而一墜落底,如電露消散。

台灣京劇演出始於淸代,巡撫劉銘傳即曾聘請大陸京班來台,觀衆多爲官顯、士紳。京班來台做營業性演出,則始於日治時期,從民前一年至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爆發,其間來台演出之上海、福州京班超過二十團(註1)。他們對日治時期台灣戲劇的發展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隨團來台的演員有與台灣人通婚者,或公演結束後滯留在台者,他們應邀到地方戲班敎戲,擴大了京劇在台灣民間的流行,有的戲班因而改唱京劇。

宜人園唱廣東戲道京白

廣東宜人園成立於民國初年,老闆姓名已不可考。初始於龍潭、中壢、楊梅等地客家庄招收童伶,聘請桃園蘆竹「同樂春」傀儡戲班張國才(註2)來班敎習廣東戲,此又名廣東二黃,一般人慣稱「那嘎嘎」,因生角演唱曲調結尾會發「那嘎嘎」三音之故。此時演唱廣東戲皆於戲院做內台售票演出,唱廣東二黃,口白則用正音(當時台灣戲曲界稱大陸京戲爲正音,或外江戲,此處指使用京白)。民國十三年八月九日起,廣東宜人園於台北永樂座公演《霞明關》、《淸涯河張順下山》、《烈女破腹驗花》、《三花會》、《麥城顯聖活拿呂蒙》等戲,節目單標榜本班「新到正音、男女合演」,當時角色有老生孔金雀(本名顏金雀)顏金生兄弟、曾更輝、曾雙立,紅淨葉祥雲(關公榮,楊梅人),武生劉石樹(阿細妹,龍潭人),大花陳換榮、徐賢福(龍潭人,1904—1982)、二花徐木火、三花莊接喜(新坡人)等。後廣東宜人園爲使觀衆更容易接受廣東戲,將口白改正音爲客家話。不過,活動區域也因此局限於桃園、新竹、苗栗、高雄、屛東、花蓮等地客家人城鎭。

京班帶進海派京劇舞台技術

民國十年前後大陸京班來台演出頻繁,不少京劇演員留台發展,廣東宜人園當時亦聘請一些藝人來班任敎,如上海上天仙京班的趙福奎(三花)(註3)、上海京都鴻福班的藍桂芳、藍通寶母子、慶昇京班的閻鳳霞(花旦)、閻鳳雲(二路旦)姐妹、福州京班「舊賽樂」的德福(武生)、一平(二花)等,知名演員筱三麻子亦曾搭班演出。當時這些留台京劇演員主要爲廣東宜人園排《三國誌》、《狸貓換太子》二齣全本戲,演唱京調,口白則因地制宜,閩南庄說閩南語,客家庄說客語,全台戲院巡迴演出,所到之處皆爲滿場,在台南、高雄演出,其純正的京腔更受當地藝妲的歡迎。他們並將海派京劇舞台裝置的機關、變景的觀念帶來,在視覺效果上有不錯的呈現,使觀衆耳目一新。此時廣東宜人園演員、行頭整齊,演員三十餘人,文武場六人,佈景工四人,燈光師一人,加上電工煮飯幫傭的,全班超過五十人(註4)。

民國十八年之後,廣東宜人園已以演出京戲爲主,當時與台南京班「金寶興」齊名。廣東戲「那嘎嘎」只是偶於客家庄搭配演唱。如《牧羊卷》、《油茶記》、《馬義敎子》、《人恩不如狗恩》等小戲。

光復後改名宜人京班

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人爲消滅台灣人的民族思想,開始推動皇民化運動,嚴禁民間演劇活動,廣東宜人園因而解散。班中股東葉國道糾合黃雙興,合資組「勝美劇團」,演出新劇,部分宜人園演員改演新劇。但大部分演員還是改行另謀生計,如徐賢福至日本投奔其兄學做生意,詹雙立至滿州當兵,羅秀鑑(武生,民國十三年生,龍潭人,現搭桃園秀琴歌劇團)至台北當木工學徒。日本此時亦將留台中國人趕回中國,班中藍桂芳母子、閻鳳霞姐妹、德福、一平等戲先生皆於此時回返大陸,趙福奎因戲班予以身份掩護得以繼續留台,他如於南部歌仔班任敎之李榮祥(原上海義和陞京班)、王秋甫(本名王春華,原上海上天仙京班)等亦因相同原因而繼續留台。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民間戲劇活動又開始蓬勃開展。廣東宜人園成員李榮興、葉國道、孔金雀、顏金生、劉石樹、徐賢福等合股出資,聘台南藝妲兼敎曲老師蔡泉(水先)來班擔任敎席,重整戲班演出,廣東宜人園演員紛紛歸隊。此時班名將「廣東」二字去掉,爲「宜人園劇團」演出京劇。因股東中李榮興持份最多,由其擔任戲班經理,爲實際負責人。

民國三十五年,宜人園至台北市公會堂(現中山堂)演出《封神榜》、《三國誌》、《狸貓換太子》等劇目。當時的台灣行政長官公署陳儀亦蒞臨觀賞,並對台灣京班有如此水準演出頗爲讚譽。事後,陳儀認爲大陸的京劇團,班名皆爲某某京班,於是建議宜人園改名爲「宜人京班」,宜人園欣然接受,一直到民國五十年解散,皆用「宜人京班」演出。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宜人京班於高雄岡山戲院演出,此時發生二二八事變,局勢混亂,戲班停演兩天。當時岡山守軍劉隊長請宜人京班演勞軍戲慰勞官兵,爲感謝戲班合作,特親發通行證使宜人京班得以繼續至高雄演出。據班中武生羅秀鑑所言,宜人京班在當時除了停演兩天外,演出幾乎不受任何影響。

光復後,大陸有不少京班來台演出,宜人京班常有機會和他們對台,最常的就是和正義京班(張家班)對台,無論是在旗山、內埔、東港,結果都是宜人京班的票房比較好,因爲宜人京班雖然唱京戲,但口白因地制宜使用台灣話或客家語,而大陸京班口白皆用京白,當時本省人幾乎聽不懂,故宜人京班較受本省同胞歡迎。

由盛而衰,被電影打敗

光復頭幾年,宜人京班所到之處皆大受歡迎,團員迅速成長。後股東葉國道帶走一些演員另於楊梅組「勝美歌劇團」,以演採茶戲、京劇爲主。這次的拆夥對宜人京班並無太大的影響,往後的演出仍極受歡迎,往往開演前還沒鬧台即已客滿。在劇目方面,除了《三國誌》、《狸貓換太子》、《封神榜》等看家拿手戲外,爲滿足觀衆需求,宜人京班亦開始新排全本《西遊記》及《楊家將》。

宜人京班的足跡當時遍及全省各大戲院,如台北永樂座、嘉義中央戲院、國民戲院、高雄大舞台、壽星戲院等,東部宜蘭、花蓮、玉里、池上、鳳林、台東等地戲院亦爲常到之處。民國三十五年至四十六年,爲宜人京班氣運最佳之時,每年至少演出三百五十天,連過年也只能休息一、兩天而已。當時演出掛頭牌的演員有孔金雀、李榮興、劉石樹、顔金生、徐賢福、羅秀鑑、徐永光(徐賢福子,民國二十一年生)、李榮興養女李寶蓮(現塔中壢勝拱樂歌劇團)、李秋蓮等。此時演員加上隨班眷屬,全班人數超過五十人,一袋一百斤的米,三天就能吃完。

民國四十六年以後,電影盛行,戲院多改放電影,內台戲經營困難,宜人京班的生意開始走下坡,昔日盛況不再。經過四年苦撑,民國五十年八七水災後,李榮興以一萬元將戲班賣與台北人「A米司」經營。一年後,因經營不善,加上大環境對內台戲發展不利,宜人京班終於在桃園文化戲院做完演出後宣吿解散。演員們轉搭外台採茶班、歌仔班,或因其京劇基本功紮實,到歌仔班擔任戲先生者亦有之。

宜人京班奉祀戲神田都元帥,因爲其前身廣東宜人園演唱廣東戲「那嘎嘎」之故,後來並未因改唱京劇而祀京劇祖師爺唐明皇。京班奉祀田都元帥實爲戲曲史上有趣的現象。

註1:見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頁196至212。

註2:張國才,1880—1966,福建汀州永安人。幼隨父祖習傀儡戲,後與父張兆金來台演出,於蘆竹自組「同樂春」傀儡班,除了做宗敎消災除煞科儀外,日治末期亦曾於戲院做商業性演出,此爲當時台灣僅有的例子。

註3:趙福奎,民國五年七月隨上海上天仙京班來台,於台北新舞台演出後留台,先後於廣東宜人園、小美園、新樂社、金興社等台灣戲班敎授京劇,期間並曾參與大陸來台京班搭班演出,如京都三慶班、京都德勝班、上海聯合京班等。民國三十五年底,趙與另一留台藝人雲中飛合組「福昇班」演出《三國誌》,由趙扮關公,雲扮馬伕。民國四十餘年病逝於苗栗三義,其對台灣本土京班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註4:據廣東宜人園演員申膺妹回憶所言。申膺妹,民國五年生,龍潭黃泥塘人。九歲入廣東宜人園學戲,學成期滿搭「日光」、「日月」等歌仔班,現居內壢。

 

文字|徐亞湘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講師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